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恨晚,恨晚!但愿少些恨晚

苦苦等待数日,终于拿到这期沉甸甸的《中国音乐教育》,开始不敢认这位“陌生的老朋友”——面目全新了!再看:百期特刊。祝贺!祝贺!怪不得“浓妆艳抹”(彩版),姗姗来迟。打开目录,一股书香袭来,是老朋友“生日蛋糕”的余味。嗅着沁人心脾的温馨,我一口气读完杂志,虽然没有杂志约“特稿”的任务,但难以抑制倾诉的起伏,“自作多情”来献上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相见恨晚于二者而言,一见钟情是我的真心。初见《中国音乐教育》已是1998年的暑期,我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生班进修时从同学处看到《中国音乐教育》,大呼:还有这等好的音乐教育杂志!回桂林后到收发室询问订阅的事,“得来全不费功夫”,学校帮教研组订的《中国音乐教育》居然无人领取。我如获至宝,一期一期慢慢读来,越读越有味,同时感叹:恨晚,恨晚!

2000年春天,我到桂西北的侗族地区支教,行李中唯一的杂志就是《中国音乐教育》。侗乡的春天很美,我在侗族大歌、多耶(集体歌舞)和春天的交响中,有充分的时间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篇文章,包括广告。在听了乡中心学校的音乐课后有感而发的《农村学校怎样上好唱歌课》中,我提出“教师要从繁重的教唱中‘减负’、学生要从辛苦的学唱中‘减负’”等四个观点。2001年第4期,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斧正下,《农村唱歌教学与“减负”》使我的梦想成真,尽管文章被“砍掉”后面两个观点只剩半页篇幅,但其中令我折服的是,编辑的修改就像一次深刻的作文辅导,告诉我写文章要精炼、要讲究个性与特点。2001年第8期,我通过问卷、实地采访写的《对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的调查》原文得以发表,篇幅“发展”到一页。2001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21世纪面向基础音乐教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我的论文《从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调查,谈高师课程的针对性调整》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获得大会二等奖。《音乐周报》、《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纷纷对我的观点给予了评价和肯定。

2002年4月,我在教育部原美育研究室网站上发表《让学员“动起来”的培训》和《多少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后,收到几位专家、老师的E-mail,都谈及音乐教育的科研。2002年第8期,两页篇幅的《让学员“动起来”的培训》在《中国音乐教育》上发表,此文还获得即将在福建召开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参评资格。在《中国音乐教育》的“培养”下,2000年下半年以来我的稿件被《音乐周报》采用了16篇(在此要感谢《音乐周报》的“熏陶”),令我受宠若惊,也获得巨大动力;去年立项的省级课题“广西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研究”正在进行,在老师和同行的鼓励下,我的课题成果计划结集出版。

至此,我在思考,如果早些时候认识《中国音乐教育》,情况会是怎样?相见恨晚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上学时为何没有发现?忙于练琴和其他事务?现与学生交流,他们亦说学习太忙,没有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如果没有老读者引荐,许多新读者又将“恨晚”。参加工作后单位图书馆应当订有《中国音乐教育》,但几年里我忙于教学和生计,与杂志无缘相识。更令人深思的是,学校为教研组订有《中国音乐教育》,但老师们却不知道。当我把无人认领的杂志介绍给同行时,大家都爱不释手,许多音乐老师在评职称时“万事俱备,只欠论文”,我深刻体会到,早认识《中国音乐教育》就早走上教学科研之路。

现在图书馆、教研组都有《中国音乐教育》,我还是自订了一份,便于在上面圈圈画画,并作为重要的“补充教材”向学生大力宣传,这是一本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得不读的杂志。在此建议编辑部通过有效途径将该杂志介绍给广大的音乐教师和大中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相信许多人会一见钟情,订阅数会成倍增长,《中国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力将无法估量。

认识《中国音乐教育》,恨晚,恨晚!但愿少些恨晚。

这是我在2002年11月13日看到《中国音乐教育》创刊100期纪念版时的感想,时光如梭,晃眼10多年过去,中国音乐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我当年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ZOAp50fRJHsRejcFPewCNLoT2ieIZvFUOcqVReb1gHkayrQfzvKTJVhamgjFzTZ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