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音乐学生,读点书吧!

音乐学生,泛指所有学习音乐各专业的学生,在本文中狭义地指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窃以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音乐方面的技能技巧之外(必不可少),还应当有些“学问”,因为将来要教书育人,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但当前有技能技巧者众多,而有一定学问者少之又少,原因是许多学生“练琴(歌)不念书”,“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思”看书(包括报刊、专业网站等),连与专业相关的书都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博览群书。于是,在人们眼里,音乐学生不喜欢读书,整天唱唱跳跳、弹弹琴(谈谈情),罗曼蒂克得很。

我也算是学音乐出身,深知学音乐有学音乐的难处。真正学好音乐绝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仅专业学习不付出“一把辛酸泪”,也要撒下“一身辛苦汗”,“练功又念书”确实需要时间、意志与毅力。我本想为“正在学习音乐的、繁忙的”学生们辩解一番,但看了期考试卷上许多学生的“满纸荒唐言”之后,改变了主意,从心底冒出一句话:音乐学生,读点书吧!

几年来,我在两所院校任教的“音乐教育学”课程里,大力介绍面向基础音乐教育的报纸杂志、音乐教育专著、音乐教育网站等,因为这门课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期末考试卷里,我超出课本范围出了3道“调查题”:“你正在阅读的音乐教育专著”、“介绍一个音乐教育网站,简述其特点及浏览后的收获”、“列举2份音乐(教育)报刊并对其一进行简单评介”。

在“音乐教育专著”一栏,84个学生中只有1个写着我最近推荐的《心之河——28年音乐教育实践》(姜金富著,远方出版社出版),有56%的学生写着本学期作为教材使用的《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其实除了上课,平时学生很少翻书,书是新的,但能记住书名已让我感到欣慰。其他学生要么空着,要么写上一些报刊的名称(还有错),要么从课本封三出版社的新书介绍里抄几个书名……从答题结果看来,几乎没有同学到图书馆借阅有关的音乐教育专著。

在“音乐教育网站”一栏,有62%的学生对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中国音乐教育网、音乐教师在线等网站有所介绍。根据调查,100%的学生“读网”,但真正上网“读书”的,要远远低于了解音乐教育网站的学生。几乎没有学生选择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而全都选择上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音乐(教育)报刊”一栏,真让我开了眼界,除了少数学生能列举两份报刊并略谈一二以外,许多学生在不到两小时内,为中国“创办”了目前我闻所未闻(也许我孤陋寡闻)的十来份音乐报刊,有《中国音乐报》、《中国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教育报》、《音乐报》、《中国音乐教育周刊》、《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报》、《少儿音乐教育报》、《流行音乐》……大概受我介绍之影响,这些学生的“自创”报刊“创办”得有些眉目,但如果他们真正有去了解的话,不至于记不准报刊的名称;这或许对中国音乐报刊界有些“启发”,说不定哪天会出现一份这卷面上“命名”的报刊来。

音乐学生不读《音乐周报》,将来从事少儿音乐教育的学生不关心《儿童音乐》,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一分子不关注《中国音乐教育》,面向基础音乐教育的学生不翻阅《中小学音乐教育》,整天“泡”在音乐里却不懂得享受《音乐生活》,更不用说投入《音乐研究》、《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这样的学生当然也可以毕业,也可拿到教师资格证从事音乐教学,但不读书看报(刊)的教师是很危险的。仅仅成为一个传授技艺的“匠人”(没有贬低匠人之意,匠人也有杰出的),只能从事“技育”而不能很好地从事“美育”,这不是普通艺术教育的初衷。

柯达伊说过,做一个好的音乐教师比做一个歌剧院的指挥还重要得多。对于一个不好的指挥,失败的是他的一场演出,对于一个不好的音乐教师,他的失败会持续30年,将会扼杀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著名声乐教育家石惟正先生说:“我首先是文化人,然后是音乐人……一个文化人应该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一个不学文化的音乐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很难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音乐教育家。从这几届中央电视台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素质题考评环节来看,许多歌手并非紧张,而是“腹中空”、“茶壶里没饺子”,其中不少选手本身就是音乐学生、音乐教师。

读点书吧!音乐学生。不要再将亨德尔写成“享德尔”、将柯达伊读作“柯伊达”、将柯尔文弄成“达尔文”、将“时光如梭”写为“时光如椤”(几个学生居然将《音乐周报》写成《音乐同报》),时光确实如梭,趁今天拥有美好青春,勤练技艺,多读点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文章写于2005年之前) PD/b3VtOwrBtYFYKLi7oDeCfR8lj2NgVCBrZNdSkp/oGFL4SG0mBi3HE6rpK2h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