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欧洲小说”的特质

昆德拉特别声明,他的“欧洲小说”概念并不是出于地理因素的考虑,他心目中的“欧洲小说”并不简单等同于“欧洲人写的小说”,也不包括欧洲在希腊、罗马时代和中世纪一千五百年间的散文性叙事作品(即古代小说);它指的是“作为进入现代(les Temps Modernes / the Modern Times)以来的欧洲历史之组成部分的小说”。 [1]

西方进入现代史的标志性事件,或者说关键性事件,是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随着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其他地区渐次被拖入现代阶段。

在《小说的艺术》开篇文章“塞万提斯的遗产”中,昆德拉特别提到了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1935年分别在维也纳和布拉格所作的关于欧洲人文危机的著名的学术报告。“危机的根源,他相信是在现代之初,已经潜藏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思想中,潜藏在表现为具有单向主义特点的欧洲科学中——它将世界缩减为数学和技术研究的简单对象,将他所说的活生生的世界从视野中逐出去。” [2] 和许多现代思想家一样,昆德拉批评说:“科学的突飞猛进将人推进了专门学科的隧道中。专业知识越多,人越看不清楚世界整体,也看不清自己。” [3] 他由此联想到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的“漂亮的、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一个表达式:“是的被遗忘”(l'oubli de l'être)。 [4]

对于“是的被遗忘”,昆德拉作了如此解释:“在笛卡尔思想的影响下,作为‘大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人对于那些诸如技术的、政治的、历史(Histoire)的力量而言,变成一个简单的物,并被这些力量超越和占有。对于这些力量而言,人的具体的存在,他的‘活生生的世界’不再具有任何价值,不再引起任何兴趣:人隐没了,在(现代)开初即被遗忘了。” [5]

笛卡尔以《谈谈方法》(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1637)及其他著作为现代哲学和科学提供了新的逻辑和方法。他因此被看作现代思想的奠基人。然而昆德拉指出,现代的奠基人不仅是笛卡尔,还应加上塞万提斯:“如果说哲学和科学确实忘记了人的存在,那么随着塞万提斯,一个伟大的欧洲艺术形成了,而它恰恰就是对于这被遗忘的存在的探索。” [6] “因此,现代世界诞生了,而作为它的写照和模型的小说和它一起诞生。” [7] 昆德拉认为,自从现代之始,小说就一直忠实地伴随着人,捍卫着具体的生活,免得它落入“是的被遗忘”状态。因此,欧洲小说的演进被他看作是对于现代性(modernité / modernity)所引起的“是的被遗忘”的一场持续的斗争。

对于现代西方人来说,小说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人。

真正的创造者不是为了无意义的描画乐趣而去描画。无论他是否愿意,他是否知晓,当他在他创造的人物中寻找时,他所作的,就是在笼罩着所有人的阴翳中投下一些微光;就是让他笔下分散、陌生、迷失的生灵们忏悔,而如果没有他的话,他们将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邪恶;就是给他们展示在其灵魂里蠕动着的阴暗的兽性,以便他们在被搅得不安、恐惧的同时,也许“最终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并自思。……真正的小说是些隐秘的问卷。 [8]

所以,小说甚至被看作是现代欧洲人文化身份的载体:“小说给了欧洲人的探寻以最有力和最丰富的文化表达。可以从中找到一切,它是一种对自由的练习,而欧洲人借以产生和维护自己的身份。” [9]

昆德拉说:“由于它(欧洲小说)形式的丰富多样,由于它演进的令人目眩的高强度,由于它的社会作用,在其他文明当中,没有任何可以和欧洲小说(以及欧洲音乐)相比拟的。” [10] 这话很容易让非西方读者联想到欧洲中心主义。事实上,正是因为欧洲最先进入“现代”阶段,“现代性”在欧洲和广义的“西方”得到了远比其他地区更为充分的发育和发展,西方作家也比其他地区的作家们更早、更深、更多地注意和思考了“现代社会”的问题。昆德拉的断言是对历史事实的认定,而非出于“欧洲中心论”的意识形态。

[1] Milan Kundera, Les testaments trahis op . cit .,p.41.

[2] Milan Kundera, L ' art du roman op . cit .,pp.13-14.

[3] Ibid .,p.14.

[4] Ibid .

[5] Ibid .,Cf.p.56.

[6] Ibid .,p.15.

[7] Ibid .,p.17.

[8] Charles Plisnier, Roman ,Paris:Grasset,1954; in M.-A.Baudiouy et R.Moussay(éd.), Civilisation contemporaine ,nouvelle édition 1976,Paris:Hatier,1980,p.146.

[9] Jacqueline Lévy-Valensi et Alain Fenet(dir.), Le roman et l ' Europe ,Paris:PUF,1997,p.10.

[10] Milan Kundera, L ' art du roman op . cit .,p.176. svOo/S6TCVeelYm7QK9FGijjZ0csYke2rVWyWmlPEhbqOlxc8tbt8l2gHKIp0q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