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欧洲小说”即“现代性小说”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性”这个词语作些解释。“现代”虽然源于对历时性的时间更替所自然造成的时间距离远近的界定,但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尤其是人的精神状态(mentalité / mentality)的迥异。判定一个共同体是否“现代”,最重要的标志在于该共同体的价值观是“传统”(tradition)占主导地位,还是“现代性”(modernité/modernity)占主导地位。具体到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是看其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审美观。英国文学史家弗莱泽说:

在文学中人们叫做“现代性”(modernity)的东西,在所有国家的表现都有些共同特点。……如果我们把一部作品定性为 现代的 modern ),我们不止是说它出版于五年前或十年前,五十年前或六十年前,或者是在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当我们说一部作品是 现代的 ,我们就赋予了它某些本质(intrinsic qualities),虽然这些本质不是那么明确。我们可以在卡图卢斯 那里找到一些“现代的”东西,而在维吉尔 那里就找不到;在维庸 那里找得到,而在龙沙 那里找不到;在多恩 那里找得到,而在斯宾塞 那里找不到;在克拉夫 那里找得到,而在丁尼生 那里找不到。

“现代”的发生,源自西方(基本上是西欧)的历史嬗变。它酝酿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随后逐渐向邻国扩散。到了1750年代,西欧诸国大部分进入“现代社会”。随着西欧诸国在地理大发现以后的商业和殖民扩张,世界其他地区自足演进的历史进程被打断,被渐次拖进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被动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所以,横向观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在同一时段上,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形态不尽相同,所经历的社会和经济形态也不完全一致(不是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经历了马克思从西欧历史归纳出来的演变模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然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却已经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嬗变,虽然各自的“传统”之内涵大不相同。

在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集体价值观,其审美重视古典,参照系是往昔的历史。而在现代社会里,个人可以甚至必须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重视文化创新,人们的心态是面向未知的将来。各民族的传统各有不同,但进入“现代”以后却有着精神特质的相同和相似。

“现代”发端于西欧,并在西欧以及广义的西方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通过考察昆德拉所陈述的“欧洲小说”论的上下文,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欧洲小说”与“现代性小说”同义。证诸“现代”由西欧向周边扩展的历史事实,昆德拉如下的宣称是有道理的:“法国小说、英国小说或者匈牙利小说,并不是在创造它们各自独立自足的历史(histoire autonome),而是参与一个超民族(supranationale)的、共同的历史。只有在这一历史所形成的特别背景中,欧洲小说整体演进的意义和个别作品的价值才能够显示出来。” [1]

[1] Milan Kundera, Les testaments trahis op . cit .,p.42. bZn9F+AFjKHDqwshNXOg0BBnN5uAIS1w72z+2j6L4hkNUxgN9ztT2ylWyfHRKo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