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格鲁伯(June Gruber)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心理学教授。
众所周知,情绪会影响个人的幸福感。许多研究表明,人类情绪的强烈程度和灵活性会对幸福指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让情绪体验(正面的和负面的)的多样性达到最佳,可以大幅度提高幸福指数,减少得精神疾病的概率。然而,情绪对幸福感的影响仅限于个人层面吗?
最新研究给出的回答是:情绪还会影响环境。包括情绪状态在内的心理过程在应对紧迫的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一作用在以前被低估了。当人们处于遭到破坏的环境中时,大脑的不同神经区域(如前岛叶)会产生反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个人捐助保护国家公园了。由此可见,负面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催生支持环境保护的行为。布里安·克努森(Brian Knutson)和尼克·萨韦(Nik Sawe)的研究也明确证实了这一点。鉴于情绪相关过程(如情绪调节和回应)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情绪进行了相关研究,最终也得出了上述结论。此外,将个人情绪反应相关的研究成果用于激发公众保护环境,这种心理学层面的进步意义重大。
情感科学与环境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表明,情绪可以通过塑造我们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情绪反应以及保护环境的频率和程度来改善环境。不过,我们要研究的还有很多,包括搞清楚我们在制定决策和规划时,情绪和环境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知识,包括环境的迅速变化(如清洁水资源、局部的空气污染)会对情感状态和动机性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应当进一步研究个人判断和现实生活中的选择行为是否可以以及如何纳入全局政策制定的考虑范围。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渐关注,包括森林的大肆砍伐、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栖息地的破坏、关键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情感科学的研究成果将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家是时候与工程师、自然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联合起来,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