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上学物品、工具准备上的“衔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学要有及时的、必要的物品准备,保证孩子上学时不会因为突然出现的需求而手忙脚乱。当然前期的准备不需要太多,否则就有些浪费了。

有一位妈妈,在女儿还在幼儿园大班时就给她买了3个书包,说是等上学的时候用。后来在同班小朋友的妈妈的推荐下,又看上一个书包,她又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再加上女儿爸爸给买的一个书包,这个还没有上学的小姑娘,就已经拥有了5个书包。妈妈还笑称,“每周上五天学,每天换一个都不重样”。

不得不说,这其实也算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而且并不利于孩子安心上学。所以,关于如何准备合适的上学必备品,也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上学必备物品清单

孩子上学必备的物品包括以下这些:

书包: 考虑良好的负重性能以及舒适的使用感,不需要太花哨和太多零碎的饰物。

铅笔盒或笔袋: 选择朴素实用、容量大且拿取方便的样式即可,多功能文具盒以及太漂亮的样式都应避免。

铅笔和削笔刀: 选择质量过硬的品牌铅笔,否则会出现书写不清、易断芯、笔杆易劈开的问题。一般学校会要求每天都准备五六根削好的铅笔,要根据孩子的消耗情况来准备充足。卷笔刀、削笔刀这样的工具,出于安全考虑,老师不会允许带去学校,所以准备好放在家里就可以了。

橡皮: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老师会提倡少用橡皮,培养孩子的专注、认真的能力,可以给孩子准备简单的橡皮,不要花里胡哨和香气扑鼻的。很多老师也不建议学生使用修正带(液),因为正式考试是不允许使用的,再就是很多这类用品的质量不过关,不建议使用。

尺子: 推荐低年级的孩子使用柔软材质的尺子,尤其是三角尺,以免尖锐棱角造成伤害。

作业本: 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需要拼音本、拼音田字格本(生字本)、数学本、英语本,可以先准备一部分,因为有些学校低年级是没有书面作业的,仅供练习使用,而有些学校可能会提供。所以,不需要准备过多,以免孩子乱写乱画甚至弄丢而浪费。

书皮: 可以选择8开或更大幅的厚纸张,或者包书皮的专用纸。虽然市面上有方便的透明塑料书皮,但还是推荐大家给孩子动手包书皮,这也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再就是有报到曾说,市场上有些书皮质量不合格,含有有害化学品,危害学生健康。所以,我特别推荐“手工”书皮。

大号文件袋: 方便分装不同科目的学习资料、练习纸或试卷。

其他工具: 美术课需要用到的彩笔,老师会给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水彩笔、马克笔、勾线笔等,可以跟着老师的要求走;音乐课可能会用到一些乐器,也要跟着老师选择合适的乐器;特色课也会有要求,比如跳绳、篮球等。

这些物品,都要遵循“朴素、实用、方便”的原则,也要提前和孩子讲好,上学主要的精力都在认真学习上,不需要花里胡哨的物品来转移注意力,工具物品以能用、好用为主。

请记住,学校也有对“上学工具”的要求

除了我们自备的一些物品,不同学校对于“上学必备物品”也有自己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我们也要“照章办事”。

水杯和餐具: 夏季水杯和保温水杯最好各自准备一个。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午餐餐具,也要根据要求来进行准备。

小黄帽: 有的学校会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小黄帽,有的学校可能会集体配发。

红领巾: 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六一”时会有新队员入队仪式,此后红领巾会成为孩子上学时的必备品,可以多准备几条以备不时之需。

校服: 不同学校对校服的要求有所不同,可以向老师详细咨询关于购买时间、套数的规定,比如有的学校可以一年一购买,那么在码数选择上就可以更灵活一些。有的班级还会有班服,如果经济不是特别紧张,建议随班一起购买。

趴枕和薄被(毯): 五一劳动节后一直到国庆节这段时间的在校期间,学生是有午休的,如果在学校午餐午休的话,学校一般会要求准备午休用的趴枕和薄被(毯)。

证件照: 有的学校会给学生制作“学生证”,根据要求来准备尺寸合适的照片。

不同的学校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要求,除了提前了解,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

如果说前面这些物品需要大家自己准备,那么下面还有一些物品,则是提醒大家尽量避免“误带”。

零食: 小学是没有加餐的,这跟幼儿园不一样。学校规定不得随意携带零食,这就要求我们提早规范孩子的三餐,以免他因为不习惯而产生身心不适。

玩具: 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并不能像幼儿园那样可以随意分享玩具,要抑制住孩子想要随时随地玩耍的心思,收好玩具。

电话手表: 严格来说,绝大多数学校都不会同意学生随意佩戴电话手表,有的学校是明令禁止带进校园,有的学校则是早上可以带来,但要交给老师统一保管,放学时再还给学生。

关于电话手表的问题再多说几句。电话手表属于贵重物品,孩子们若对其看管不力,一旦丢失,无法确定到底是谁的责任。同时,现在的电话手表功能繁多,有的家长忘记设定“上课免打扰”模式,孩子就会胡乱使用,很容易分心。而且刚入学就开启“朋友圈”模式并不合适,有的孩子因此会陷入莫名其妙的“比较”中,比如比较谁得到的“赞”多、谁的朋友多、谁的手表功能多等。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所以,关于“要不要戴电话手表”这件事,服从学校安排就好。如果你已经给孩子准备了电话手表,那对不能使用的情形也要和他讲明原因,以免他抱怨;而对可以使用但要限定功能的情况也要提前说清楚,弱化电话手表的存在感。在我看来,若不是特别必需,不建议一年级的孩子在校期间佩戴电话手表。

让孩子参与到准备工作中来

在准备上学物品时,有的妈妈习惯一个人“单干”,就是什么都给孩子准备好,不需要他操心。但比较好的方式却应该是,邀请孩子和我们一起也参与到准备工作中来。毕竟孩子才是上学的主角,理应为自己的事情操心。

如果是在网上选购,就和孩子一起浏览购物网站,选择合适的商品;如果是在实体店去购买,那就带着孩子一起体验真实的购物过程。

让孩子参与到选购过程中来,会让他对即将到来的学生生涯引起重视,并产生主人翁的意识,自己亲手选择的物品也会更珍惜。经过这样的过程,他也会从内心深处重视起上学这件事,并更快地让自己进入到新角色之中。

而且,这个购买过程还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额外的收获。比如,购买过程肯定会涉及金钱交易,尤其是线下购物,也可能涉及与售卖人员的沟通交涉。对金钱数额的计算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而和售卖人员的沟通则可以锻炼孩子的交流能力、胆量以及接人待物的能力。

在整个选购的过程中,我们也刚好可以借此机会和孩子交流物质生活态度以及培养他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也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货比三家,学会珍惜,学会审美。 QbR7F0h5SAjA23KeNi9ALvAZ+F3m/jCadEjQ6rJju8IRFwZvdcJoFHshzo0N7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