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3.4.1 依据基地条件进行的配置

虽然有很多植物种类都适合于基地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但是由于生长习性的差异,植物对光线、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要求不同,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不同,因此,应针对基地特定的土壤、小气候条件安排相适应的种类,做到适地适树(图3-13及图3-14)。

图3-13 某高尔夫球场

1)对不同的场地光照条件应分别选择喜阴、半耐阴、喜阳等植物种类。喜阳植物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是群体种植,应将喜阳的植物安排在上层,耐阴的植物宜种植在林内、林缘或树荫下、墙的北面。

2)多风的地区应选择深根性、生长快速的植物种类,并且在栽植后应立即加桩拉绳固定,风大的地方还可设立临时挡风墙。

3)在地形有利的地方或四周有遮挡并且小气候温和的地方可以种些稍不耐寒的种类,否则应选用在该地区最寒冷的气温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种类。

4)受空气污染的基地还应注意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选用相应的抗污种类。大多数针叶树和常绿树不抗污染,而落叶阔叶树的抗污染能力较强,像臭椿、国槐、银杏等就属于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

图3-14 某自然湿地景观

5)对不同pH值的土壤应选用的植物种类。大多数针叶树喜欢偏酸性的土壤(pH值为3.17~5.5),大多数阔叶树较适应微酸性土壤(pH值为5.5~6.9),大多数灌木能适应pH值为6.0~7.5的土壤,只有很少一部分植物耐盐碱,如乌桕、苦楝、泡桐、紫薇、白蜡、刺槐、柳树等。当土壤其他条件合适时,植物可以适应更广范围pH值的土壤,例如桦木最佳的土壤pH值为5.0~6.7,但在排水较好的微碱性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大多数植物喜欢较肥沃的土壤,但是有些植物也能在瘠薄的土壤中生长,如黑松、白榆、女贞、小蜡、水杉、柳树、枫香、黄连木、紫穗槐、刺槐等。

6)低凹的湿地、水岸旁应选种一些耐水的植物,例如水杉、池杉、落羽杉、垂柳、枫杨、木槿等。

3.4.2 依据比例和尺度进行的配置

植物的比例、外形、高度以及冠幅对于园林景观的氛围影响巨大。选择大小恰当的植物至关重要,如果植物过大,空间会过于幽闭;如果植物太小,空间就会缺乏围合和保护。植物应该与邻近的建筑、园林以及人体在尺度上相协调(图3-15)。

图3-15 依据比例和尺度配置的自然园林景观

为了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不同群组的植物应该在比例和数量上相互协调。尽量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植物形成平衡的节奏。例如,如果园林的一侧种植一棵大型灌木,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另一侧进行平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对面位置种植一棵相同的植物,但是如果使用小灌木,单株可能不足以平衡大灌木产生的“视觉重量”,可能需要种植3棵或5棵。之所以说3棵、5棵,因为奇数配置可以形成较自然的效果,而偶数往往显得更规则。

植物配置中要注重群组效果,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单株形态。一株鸾尾无法与一棵圆形的大灌木取得平衡,但大片鸾尾的体量可与之相当。

在设计植物景观时,要确保园林不同区域的植物通过一定程度的重复而相互呼应。种植相同植物是避免场地中植物种类过多的好方法,而且这样种植比看上去很凌乱的“散点布置”更能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3.4.3 依据植物形态进行的配置

植物配置应综合考虑植物材料间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又要保证能创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与设计主题和环境相一致。一般来说,庄严、宁静的环境的配置宜简洁、规整;自由活泼的环境的配置应富于变化;有个性的环境的配置应以烘托为主,忌喧宾夺主;平淡的环境宜用色彩、形状对比较强烈的配置;空阔环境的配置应集中,忌散漫。

1.种植层次

种植设计,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应尽量按照一定层次来配置植物。植床宽度应该能容纳一排以上的植物,从而使植物能够有前后的层次效果。所谓层次效果是指有些植物被前面的植物部分遮挡后形成的进深感。

在空间有限、植床狭窄的情况下。可以在垂直方向的层次上做文章,即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生存的情形。例如,在林地中,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几“层”,大乔木在上层,小乔木和灌木在中层,草本植物和球根植物在最下层。

按照这种方式种植,可以在同一个地块形成几种景观效果,且整体效果好。例如,春季和秋季开花的球根植物可以种植在草本植物中间,上层的灌木和乔木在这两个季节亦有景可观。

2.光线质量

植物的纹理会影响其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效果。有些植物叶片有光泽且反光,而有些植物叶片则粗糙且吸光。叶片光亮的植物可以使一个黑暗的角落赫然生辉,而叶面粗糙的植物可以作为很好的背景来衬托颜色艳丽的植物或者装饰性的元素(图3-16)。

图3-16 某古宅门前花簇与古树

园林设计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纹理,光滑的、粗糙的、金属质感的、皮毛质感的等。一般来说,应以一种质感为主,并在园林的不同区域重复出现,以增加不同地块间的联系。

3.纹理

选择植物首先要考虑颜色和形状,然后就是叶片纹理。与布料等织物一样,植物叶片也有不同的粗糙度和光洁度。叶面的类型很多,从粗糙到细密,像软毛、天鹅绒、羊皮、砂纸、皮革和塑料等。为了最有效地展示植物的纹理,可以将纹理相差悬殊的植物对比配置。有些植物本身上部和下部的叶片就有显著差异。

3.4.4 依据颜色效果进行的配置

虽然硬质景观元素(如墙体和铺地)也是整个园林色彩构成的一部分,但是植物与园林色彩的联系可能更为密切。

在种植设计方面,你所喜欢的颜色搭配未必能适合现有的硬质景观颜色。更明智的做法往往是首先考虑背景,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补色或者对比色。

植物的颜色可以突出整个园林的重点。例如,植物的颜色搭配可以影响空间的透视感。冷色(如淡蓝色、淡褐色、白色和灰色)植物如果布置在稍远的位置,将会有延伸空间深度的效果。

暖色(如大红色、亮黄色)植物由于更容易引人注目,所以有一种感觉比实际距离观者更近的效果。出于这方面考虑,应避免在面对重要景点的道路旁使用强烈的颜色,以免与整体景观发生冲突,分散对主景的注意力。

虽然花朵的颜色为大多数人关注,但是在进行种植设计时,应该对保留时间更长久的叶片、树皮和枝干的颜色予以重视(图3-17)。

图3-17 某城郊植物景观植物色彩规划方案效果图

叶片的颜色很多,仅就绿色系而言就有黄绿色、灰绿色和蓝绿色等。此外,还有紫色系、红色系和黄色系等。有些植物的新生叶片呈现嫩绿色、黄色甚至是粉色,成熟时颜色就会变深变暗。植物颜色的季节变化也能形成令人惊叹的美景。

喜酸性土壤的植物,秋季时叶片的颜色会从橙黄色变成红色,再变成深紫色。在秋日的阳光下,这种丰富的跳动颜色可以使整个园林异常地缤纷绚丽。有些植物,尤其是落叶乔木和灌木,其树皮和枝干的色彩在冬季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光线影响人们对颜色的感知,所以画家们喜欢在光线变化相对较小的朝北房间作画。当光线强度增加时,所有的颜色都显得很淡,但是很强的色调(如亮红色和橘黄色)比淡的颜色有更多的光泽。

典型热带地区中,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淡的颜色几乎被完全“漂白”了。在温带地区,天空中略带蓝色的光线下,颜色的区分更明显,淡色倾向于变浓,而浓的颜色看上去更加浓丽。

当傍晚来临太阳变红时,亮色先是变得更加浓重,然后逐渐变深呈紫色直至黑色。更淡的颜色,尤其是白色,将会在其他颜色变弱后还持续发亮。可以利用这种现象配置阴暗处的植物(图3-18)。

图3-18 根据阳光变化配置阴暗处植物

3.4.5 依据种植间距大小进行的配置

作种植平面图时,图中植物材料的尺寸应按现有苗木的大小画在平面图上,这样,种植后的效果与图面设计的效果就不会相差太大。无论是视觉上还是经济上,种植间距都很重要。

稳定的植物景观中的植株间距与植物的最大生长尺寸或成年尺寸有关。在园林设计中,从造景与视觉效果上看,乔灌木应尽快形成种植效果、地被物应尽快覆盖裸露的地面,以缩短园林景观形成的周期。因此,如果经济上允许的话,一开始可以将植物种得密些,过几年后逐渐减去一部分。

种植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速生种类的比例,然后用中生或慢生的种类接上,逐渐过渡到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图3-19)。

图3-19 某景观设计植物分布图

3.4.6 依据植物种植风格进行的配置

凡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作,都有一个风格的问题。园林植物的景观艺术,无论它是自然生长或人工的创造(经过设计的栽植),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而植物本身是活的有机体,故其风格的表现形式与形成的因素就更为复杂一些。一团花丛,一株孤树,一片树林,一组群落,都可从其干、叶、花、果的形态,反映于其姿态、疏密、色彩、质感等方面,而表现出一定的风格。

如果再加上人们赋予的文化内涵、诗情画意、社会历史传说等因素,就更需要在进行植物栽植时加以细致而又深入的规划设计,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从而表现出植物景观的艺术风格来。下面简要介绍几类植物风格。

3.4.7 以植物的生态习性为基础,创造地方风格进行的配置

植物既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大类的生态特征,更有耐水湿与耐干旱、喜阴喜阳、耐碱与怕碱,以及其他抗性(如抗风、抗有害气体等)和酸碱度的差异等生态特性。如果不符合植物的这些生态特性,就不能生长或生长不好,也就更谈不上什么风格了(图3-20)。

图3-20 创造植物生态习性风格景观

如垂柳好水湿,适应性强,有下垂而柔软的枝条、嫩绿的叶色、修长的叶形,栽植于水边,就可形成“杨柳依依,柔条拂水,弄绿搓黄,小鸟依人”般的风韵。

油松为常绿大乔木,树皮黑褐色,鳞片剥落,斑然入画,叶呈针状,深绿色;生于平原者,修直挺立;生于高山者,虬曲多姿。孤立的油松则更见分枝成层,树冠平展,形成一种气势磅礴、不畏风寒、古拙而坚挺的风格。

如果再加“拟人化”,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体现其不畏严寒、超逸、坚挺的风格;或者以“兰令人幽、菊令人雅、莲令人淡、牡丹令人艳、竹令人雅、桐令人清……”来体现不同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特征,就能产生“拟人化”的植物景观风格,从而也能获得具有民族传统的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效果。

由于植物生态习性不同,其景观风格的形成也不同。除了这个基础条件之外,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整体来说,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考虑不同城市植物景观的地方风格。有时,不同地区惯用的植物种类有差异,也就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风格。

植物生长有明显的自然地理差异,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树种与北方树种的形态如干、叶、花、果也不同,即使是同一树种,如扶桑,在南方的海南岛、湛江、广州带,可以长成大树,而在北方则只能以“温室栽培”的形式出现。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树种,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植物生长的形态与景观也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就整体的植物气候分区来说,是难以改变的,有的也不必去改变,这样才能保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风格。我国北方的针叶树较多,常绿阔叶树较少。如在东北地区自然形成漫山遍野的各种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这种景观在南方就很少见;而南方那幽篁蔽日、万玉森森的高耸毛竹林,或疏林萧萧、露凝清影的小竹林,在北方则难以见到。除了自然因素以外,地区群众的习俗与喜闻乐见,在创造地方风格时,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江南农村(尤其是浙北一带)家家户户的宅旁都有一丛丛的竹林,形成一种自然朴实而优雅宁静的地方风格;在北方黄河流域以南的河南洛阳、兰考等市、县,则可看到成片、成群的高大泡桐,或环绕于村落,或列植于道旁,或独立于园林的空间,每当紫白色花盛开的4月,就显示出一种硕大、朴实而稍带粗犷的乡野情趣。

如北方沈阳的小南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葡萄。每当初秋,架上的串串葡萄,清香欲滴,形成这一带市民特有的庭院风格,与西北地区新疆伊宁的家居葡萄庭院遥相呼应,这都是受群众喜闻乐见而形成的庭院植物景观风格。

所以说,植物景观的地方风格,是受地区自然气候、土壤及其环境生态条件的制约,也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风俗影响,离开了它们,就谈不到地方风格。因此,这些就成了创造不同地区植物景观风格的前提。

3.4.8 以文学艺术为蓝本,创造诗情画意等进行的配置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从其表现形式发挥园林立意的传统风格及特色来看,又是一门艺术学科。它涉及建筑艺术、诗词小说、绘画音乐、雕塑工艺等诸多的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发展至唐宋以来形成的文人园林中,这些文学艺术气息与思想就更为直接或间接地被引用或渗透到园林中来,甚至成为园林的一种主导思想,从而使园林成为文人们的一种诗画实体。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文学艺术的“诗情画意”对于园林植物景观的欣赏与创造和风格的形成,尤为明显(图3-21)。

图3-21 艺术创意风格景观

植物形态上的外在姿色、生态上的科学生理性质,以及其神态上所呈现的内在意蕴,都能以诗情画意做出最充分、最优美的描绘与诠释,从而使游园的人获得更高、更深层次的园林享受;反过来,植物景观的创造如能以诗情画意为蓝本,就能使植物本身在其形态、生态及神态的特征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也才能使游园者感受到更高、更深层次的精神美。“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也是中国园林的一种优秀传统:它既是中国现代园林继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形成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3.4.9 依据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品位,创造具有特色的多种风格进行的配置

园林的植物风格,还取决于设计者的学识与文化艺术修养。即使是在同样的生态条件与要求中,出于设计者对园林性质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差别,所表现的风格也会不同。而同一设计者也会因园林的性质、位置、面积、环境等状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风格。

在同一个园林中,一般应有统一的植物风格,或朴实自然,或规则整齐,或富丽妖娆,或淡雅高超,避免杂乱无章,而且风格统一更易于表现主题思想(图3-22)。

在大型园林中,除突出主题的植物风格外,也可以在不同的景区栽植不同特色的植物,采用特有的配置手法,体现不同的风格。如观赏性的植物公园,通常就是如此。由于种类不同,个性各异,集中栽植,必然会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

大型公园中,常常有不同的园中园,根据其性质、功能、地形、环境等,栽植不同的植物,体现不同的风格。尤其是在现代公园中,植物所占的面积大,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就更应多考虑不同的园中园有不同的植物景观风格。植物风格的形成,除了植物本身这一主要题材之外,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与其他因素作为配景或装饰才能更完善地体现出来。如高大雄浑的乔木树群,宜以质朴、厚重的黄石相配,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玲珑剔透的湖石,则可配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之旁,以加强细腻、轻巧的植物景观风格。

从整体来看,如在创造一些纪念性的园林植物风格时,就要求体现所纪念的人物、事件的事实与精神,对主角人物的爱好、品味、人格及主题的性质,发生过程等,作深入的探讨,配置与之外貌相当的植物。如果只注意一般植物生态和形态的外在美,而忽略其神韵的一面,就会显得平平淡淡,没有特色。

当然,也并不是要求每一块的植物配置都有那么多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文化色彩,但既谈到风格,就应有一个整体的效果,尽量避免些小处的不伦不类、没有章法,甚至成为整体的“败笔”(图3-23)。

图3-22 某校园内景观休闲区

图3-23 没有章法的创意景观

故植物配置并不只是要“好看”就行,而是要求设计者除了懂得植物本身的形态、生态之外,还应该对植物所表现出的神态及文化艺术、哲理意蕴等,有相应的学识与修养。这样才能更完美地创造出理想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图3-24)。

图3-24 某休闲度假中心休息区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格依附于总体园林风格:一方面要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风格;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外国的、适用于中国的园林风格。现代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居住区建设中,常常出现一些“欧陆式”“美洲式”“日本式”的建筑风格,这使中国园林的风格也多样化了。但从植物景观的风格来看,如果在全国不分地区大搞草皮,广栽修剪植物,就不符合中国南北气候差别、城市生态不同、地域民俗各异的特点了。

在私人园林中选择什么样的树种,体现什么样的风格,多由园林主人的爱好而定,如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郑板桥喜竹,则其园林或院落的植物风格,必然表现出菊的傲霜挺立、莲的皓白清香、梅的不畏严寒以及竹的清韵萧萧和刚柔相济的风格。从植物的群体来看,大唐时代的长安城,栽植牡丹之风极盛,家家户户普遍栽植,似乎要以牡丹的花大而艳、极具荣华富贵之态,来体现大唐盛世的园林风格一样。

以上诸例,或从整体上,或从个别景点上,以不同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都能表现私人园林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风格。

3.4.10 以师法自然为原则,依据中国园林自然观进行的配置

中国园林的基本体系是大自然,园林的建造应以师法自然为原则,其中的植物景观风格也当然如此。尽管不少传统园林中的人工建筑比重较大,但其设计手法自由灵活,组合方式自然随意,而山石、水体及植物乃至地形处理,都是顺其自然,避免较多的人工痕迹。中国人爱好自然,欣赏自然,并善于把大自然引入到我们的园林和生活环境中来。

3.4.11 植物景观配置实践案例及欣赏

1.绿篱

我国“以篱代墙”的造景手法十分悠久,素有“折柳樊圃”“兰薄户树,琼木篱些”的诗句流传至今。从“篱”的字形演变和字面上理解,可以猜测早期的绿篱是运用竹子对空间进行分隔的。

随着时代发展,西方景观设计理念也不断涌入国内,横纹绿篱、绿篱色块渐渐遍布各地,如图3-25所示。

现代对绿篱的定义是: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而成,或成行成列分隔空间,或形成精美图案式效果,或覆盖建筑物墙面的藤蔓植物的,都被称为绿篱,如图3-26所示。

图3-25 绿篱色块

图3-26 经典绿篱景观

(1)绿篱的种类

1)绿篱的高度划分

①绿墙高1.8m以上,能够完全遮挡住人们的视线。

②高绿篱在1.2~1.8m,人不能跨越而过,多用于绿地的防范、屏障视线、分隔空间或作其他景物的背景。

③中绿篱高0.6~1.2m,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多用于种植区的围护及建筑基础种植。

④矮绿篱高0.5m以下,多用于花镜镶边、花坛、草坪图案花纹。

2)绿篱的外形划分

①规则式绿篱:规则栽植,修剪成一定的几何外形,如方形、曲线形等,如图3-27所示。

图3-27 规则式绿篱

②自然式绿篱:任由绿篱植物自然生长,不加修剪。其中有一些植物是直立生长的,另一些植物的枝条呈放射状生长。

③藤蔓绿篱:由木本或草本的常绿或落叶藤蔓植物构成。这类藤蔓植物常用架或竹篱供其攀缘,有时也用于覆盖建筑物的墙面。

④栅绿篱:间隔规整,成行栽植的灌木,修剪成方形、球形等形状。

⑤模纹绿篱:经过精心布置与修剪,形成精美的几何图案效果,如图3-28所示。

图3-28 几何图案绿篱

3)按植物的类型划分

①绿(树)篱:由乔木或灌木构成,包括常绿和落叶种类。

②花篱:由花色鲜艳或繁花似锦的种类构成。

③果篱:由果色鲜艳、果实累累的种类构成。

④刺篱:由具刺的灌木组成,防止外界入侵。

(2)绿篱的功能

1)空间功能

①边界。当绿篱作为边界使用时,具有一定的边界效应。作为绝对的边界,绿篱替代实体围墙来作为场地的分界线,既起到边界的作用,又达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作为相对的边界,绿篱也可以用来暗示边界。

②围合。空间的围合能创造领域感和归属感,符合人的心理需求。而不同的围合形式产生不同封闭的效果,通过合理设计绿篱的围合形式,可以达到需要的效果。用绿篱进行空间围合时,还须考虑绿篱围合空间的竖向高度,不同高度的绿篱所形成的空间封闭性也有很大的差异。

③引导。在园林空间中,绿篱既具备植物自然的特性,又能像实体墙那样,组合出不同的空间。因此,绿篱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很适合布置在道路的两侧,形成狭长的空间,引导游人向远端眺望,去欣赏远处的景点,如图3-29所示。

2)景观功能

①主景。绿篱是园林植物造景的一种方式,当它作为主景时,其形式既可以是大型的组合式植坛,也可以是小型的精雕细琢式的组合景观。当绿篱景观作为空间主景时,我们必须考虑人视角的问题;绿篱作为局部空间的主景,同样需要处理好与空间的关系,其关键就是控制好景物的高度和宽度。

图3-29 引导作用的绿篱

②衬景。绿篱作为衬景,既可以是某些花坛、花镜、雕塑、喷泉等的大背景,也可以配置在园林小品旁,起烘托气氛作用。用绿篱作为空间衬景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从之间的关系,使得衬景与主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

3)生态功能

①降低噪声。当声波遇到植物所组成的屏障时,部分声波被吸收,部分声波被反射。理想状态下灌木丛对声波的衰减作用比乔木强。绿篱一般由灌木或小乔木密植而成,在城市绿化中绿篱的种植密度高于一般林带的密度,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②调节微气候。绿篱通过对风向、风速以及地面温度的影响来实现微气候的变化。在外部空间设计时,可以利用绿篱改变微气候的机理,科学合理地布局各功能区。

③生态廊道。城镇规划设计时,在人类使用强度高的地区通过绿篱网络化的方式来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这种做法可以减弱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有效手段之一。

想要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首先需利用绿篱形成连续紧密的生态廊道,然后通过人为的改造和拼接来形成生态廊道网络。绿篱生态廊道的设计应结合绿篱的布局现状,以增强生态廊道的连通性为目的,并考虑道路的走向和建筑的布局,尽可能地形成公共空间。

4)美化挡土墙

为了避免挡土墙在立面上的单调枯燥,常在挡土墙的前方栽植绿篱。

绿篱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能与生产结合将取得更好的收益。如杞柳、紫穗槐、雪柳等,其枝条剪下来可以编筐;香水玫瑰、金银花、葡萄等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竹景观

竹,形态优美,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能净化空气;具有庞大的地下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很强。竹林的屏障具有较好的防风、抗震能力,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竹是浅根系树种,并能横向扩展,而且具有覆盖保护作用。竹乃常绿树种,又不开花,无花粉散播;繁殖容易,养护管理费用低;不同种类高矮、叶形、姿态、色泽各异,用作景致搭配效果理想。

竹的造景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不同形态的竹,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

(1)统一空间 以大面积竹林面植或线植、带状的列植,可使公共开放空间中的景致和谐划一,如公园绿地、人行步道的街景,不仅有掩饰作用,又有统一的效果,如图3-30所示。

图3-30 统一空间

(2)协调空间 以竹类做绿篱,可使修剪过的植物造型与建筑物的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如图3-31所示。

(3)分隔空间 可依照基地的实际需要,选用竹类形成各种高度不等的绿篱,借以划分大小不同的空间,如图3-32所示。

图3-31 协调空间

图3-32 分隔空间

(4)改造地形 部分竹类可为地被植物,如岗姬竹,可依照庭园的地形起伏,作高度不等的变化,如图3-33所示。

(5)柔化线条 选择较低矮的竹类,如观音竹,在屋基、墙角种植,以其独特的形态与质地柔化建筑物的生硬线条,可使得空间显得和谐而有生气,如图3-34所示。

图3-33 改造地形

图3-34 柔化线条

3.园林花镜

在园林景观中,总有一些细节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园林中的花镜,就能让人感受到林缘地带野花交错盛开的浪漫情怀。其实,在园林景观塑造过程中,如果有了那些林缘或灌草结合的花镜,就会起一个点睛之笔的作用,这就像普普通通的衣服,如果镶了花边,加了淡雅的流苏,就凸显了少女的纯真浪漫之美。

(1)花镜的起源 园林花镜源于英伦,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也首推英国。花镜和花坛、花带等的区别,就像自然风景式造园和其他西方古典式造园的区别,在于其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回归自然的形式和本质。

(2)花镜的特点 花镜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的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手法。

(3)花镜的分类

1)路缘花镜,是设置在道路一侧或两侧的花镜。

2)林缘花镜,是布置在树林边缘、以乔木或灌木为背景的花镜。

3)隔离带花镜,是布置在道路或公园隔离带中的花镜。

(4)花镜的位置图 想要做好一个花镜,就要从画图开始,花镜的图分为位置图、平面图、立体效果图。花镜位置图是为了表现所在位置的周边环境以及光照、风向等自然条件。

1)花镜的平面图通常在图纸上先画出花镜的轮廓线。方便在每一个轮廓线内确定植物的分布。

2)立面效果图是为了确定花镜在立面的层次关系,同时在施工时对植物的位置能有一个更确切和感性的认识。

(5)花镜的营造

1)花镜一般都是在灌木种植完成后,最后一道营造工序,具体步骤:根据场地特性(大小、重要程度、周边植栽品种),构思方案,备苗。

2)土方精细整理,根据方案高低关系,可适当做微地形。

3)确立好1个或2个或3个点,采用规格高的苗。

4)根据叶片的大小、颜色,花朵的颜色,合理搭配布置第二层次。

5)将最矮小的花卉,根据色叶区分搭配于最外层。

6)总体上把控高低层次、色块大小、色叶变化等。

在营造过程中,要随时清理多余的材料,保持场地干净整洁,有利于理清营造思路,如图3-35所示。

图3-35 花镜

(6)花镜植物选择 不要过于贪图植物的多样化,要从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以及高低错落考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错季植物,如图3-36所示。

图3-36 花镜植物搭配

(7)花镜植物的配置 尝试多种造型、双面造型,多利用周边景观进行造型。

(8)花镜的季节考虑 落叶与常绿相搭配,保持绿性植物的主题骨架,确保在冬季依旧能够保持花镜的意境,及时补充时令花卉,如图3-37所示。

(9)花镜的养护 花镜不能做到一次造景终生免修,一定要及时修剪造型,发现枯死的要及时补苗、修剪枯枝残叶,防止虫害。

(10)花镜植物的最佳搭配(图3-38~图3-41)

图3-37 花镜植物季节性配置

图3-38 大丽花或小丽花灯花镜

图3-39 野蔷薇花镜

图3-40 亚洲百合花镜

图3-41 虞美人花镜 FDp0PbxRE0IyjYDPBPaMKHY4Ha24dAJXm4FroebjphhHPUF2s7CL83H3eyTeTh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