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认识人格类型

反省自己,即使上帝没有关注你;

人类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

——亚历山大·波普,《人论》

认识人格类型的关键是什么?既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此把人勉强纳入一些范畴的想法似乎不合适。而且,即使人格类型从理论上说是有效的,也有可能因为太过学术化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帮助,或者因为太过含糊而没有任何意义——它们就像一个摸彩袋,谁都可以从里面找到某种东西。

虽然目前存在着许多有力的反对意见,但这些意见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研究人格类型是有充足理由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原本就是十分有趣的,同时也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同类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就是因为在周围环境中他们是最多变、最易怒,也最容易快乐起来的神秘的存在。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独自一人待上一天而不与人群——例如家人、朋友、路人、办公室中的同事、电视以及我们幻想中的和我们所惧怕的人——发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不太可能的。他人遍布于我们周围,对我们产生着各种各样或好或坏的影响。

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应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但我们无疑会在某些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们实际上并不了解周围的人,虽然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发觉我们对自己也不甚了解。别人的行为——甚至我们自己的行为——有时是十分奇怪和令人不安的。奇怪的事不断发生,似乎一切都不得其所。在这些令人惊讶的事情中,有些让人感觉愉快,有些却注定令人不快,甚至会对我们的现状乃至未来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要面对灾祸的影响,除非我们对能够表现人性的人格类型有深入的了解。我们自认为了解的人最终被证明是一个恶魔或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论者,我们发现自己被人无情地利用了,我们的合理需求因为某些人的自私而被忽视了……除非我们具有洞见,否则就可能惨遭蹂躏,反之亦然;除非我们具有洞见,否则就可能与好的、宝贵的东西失之交臂,或草率地断绝实际上仍然值得挽救的人际关系。若是我们不具备对人格类型的洞见,就可能受到伤害或变得愚蠢。无论怎样,其结果都只会使我们陷入不幸。

因而,努力提高洞察力是值得的,哪怕只是为了避免痛苦的后果。认识自己和他人能使我们更加幸福。

然而,问题在于,尽管每个人都想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使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今天的竞争性文化已经把德尔斐神庙中古代神谕的重点从“认识你自己”转变为“洞察他人的心灵”。我们希望具有X光那样的透射力,能够洞察他人的面目,可我们又不愿让他人看到我们的弱点和不足。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目光来观察我们自己。

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要矫正它,就应当记住克尔凯郭尔的话,他曾告诫人们:“对他人宜主观,对自己宜客观。”这就是说,当我们评判他人的行为时,应当设身处地把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尽力去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自身和世界的;而在评判自己时,应当如别人看我们一样看自己,克服为自己找借口的侥幸心理,不要认为自己如此这般是情有可原的。当然,克尔凯郭尔的建议很难付诸实践。当我们观察自己的时候,要抛却空想和自欺,要像我们评判他人时那样,具有讽刺精神和防范意识。我们必须鼓起勇气面对自己,善待他人。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感受力?如何才能明白人格的多样性?如何才能具备那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的洞察力?

答案是具有悖论性的:我们将发现,除非我们已认识了自己,否则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他人;除非我们认识了他人,否则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对于这个谜一样的问题,答案就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实际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那就是认识人性。

人性涵盖的领域如此广泛,所以对我们而言,拥有一幅准确描画这个既熟悉又未经探究的领域的地图,是非常有帮助的,拥有一种能够说明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从而使我们不致迷失方向的可靠工具,是非常有益的。

图1-1 九柱图

我们相信,九型人格就是一幅人们一直在寻找的人性地图。虽然九型人格的象征体系与其心理学理论中的许多依据一样,十分古老,但它确实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是不变的。九型人格从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精神和哲学流派那里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它体现了我们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其中一些认识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我们所必需的。这里所讲的九型人格理论是诸多深奥的学派关于心灵智慧的结晶,是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古老又现代,体现了新旧智慧的奇妙、动态的综合。本书的目的就是向普通读者介绍这一著名的体系。

心理学一直致力于解答一个问题,就是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格类型学(一种对人性进行分类的方式),它不仅准确、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理论上简洁洗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自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开始,希腊哲学家就认识到,人格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类型存在着。然而,一直没有人为人性找到适当的基本范畴或者基本的类型来描述它。

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分类法,但每种分类法都存在问题,都有不准确或相互矛盾之处。许多类型学根本无法说明人性的极端多样性——它们适用的范畴太窄,理论太过抽象,再不就是一门心思地关注形形色色的神经官能症,而忽视了正常的行为。研究个体的人格类型是一个巨大的理论难题,更困难的是要寻找一个体系,以说明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由此揭示人的变化和成长。在九型人格出现之前,建立一种能真正说明人性的人格类型学一直是个未解的难题。这将是本书要予以说明的。

每一个心理学体系都有其组织原则。我们简要地看一下其他体系,就会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着九型人格中的某些类型。例如,弗洛伊德的3种不同性格类型强调了一个信念,即心理能量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就围绕口腔、肛门或生殖器被固着了。这些固着过程最终产生了口腔型、肛门型和菲勒斯 型3种性格。弗洛伊德的另外一种性格类型研究强调了自我、本我或超我在人格中的主导性。这一研究是对弗洛伊德所定义的概念的更为复杂的运用,理论家们发现,这些概念运用起来比较困难,虽然——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它与九型人格也存在某种关联。

荣格的类型学以一个人的心理态度——内倾型或外倾型——如何受到4个基本心理功能——荣格称之为情感、思维、感受和直觉——中的一种的修正作为基础,描述了4种类型,如情感外倾型和情感内倾型、思维外倾型和思维内倾型,等等。

卡伦·霍尼则以她对人际取向的临床观察为基础——即一个人基本上是“朝向他人”、“远离他人”或者“排斥他人”的——描述了不同的性格类型。她并没有在这3种基本类型内进一步考察所有的亚类型,如果她这么做了,她的体系可能会像九型人格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产生9种人格类型。(有关弗洛伊德、荣格和霍尼,我们会在讲到基本理论时进行更充分的描述,尤其是他们的类型学与九型人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九型人格的组织原则很简单:9种人格类型来自3种最基本的人格类型,每一种最基本的人格类型都包含着一个三元组。九型人格的3个三元组具体地表现了基本的心理取向(包括正面的人格特质和负面的人格特质),它们或者与情感和自我形象有关(如果是这样,那就属于情感三元组),或者与思维过程和寻找安全感的方式有关(如果是这样,那就属于思维三元组),又或与本能和与世界相关联的方式有关(如果是这样,那就属于本能三元组)。

现在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这9种人格类型的特征,更详尽的说明留待后文。在情感三元组中,有助人者(第二型:激励人的、善于说服他人的和富有占有欲的),成就者(第三型:有抱负的、讲求实际的和注重自我形象的),以及个人主义者(第四型:敏感的、自我陶醉的和抑郁消沉的)。在思维三元组中,有探索者(第五型:感知性的、理智的和喜欢挑衅的),忠诚者(第六型:忠诚的、负责任的和犹豫不决的),以及热情者(第七型:好动的、享乐的和过度的)。在本能三元组中,则有挑战者(第八型:自信的、自负的和勇往直前的),和平缔造者(第九型:乐天派的、随和的和自我满足的),以及改革者(第一型:理性的、理想主义的和讲求秩序的)。

从上述简短的描述中,或许你已经能够从中找出自己的人格类型了。如果找不出来,也别担心,在第三章“指南”中,你可以学到怎么确定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类型。对于9种人格类型,我们将各用一章的篇幅来充分介绍,因此还有很丰富的资料可以让你熟悉这9种人格类型。(如果想先很快地对每种人格类型有个概念,可以参阅每一章开头的“简介”,其中人格“简介”将列举出每一种人格类型的主要特质。)在第三章中,对于九型人格的3个三元组以及它们如何衍生出9种基本人格类型和各种亚类型,也会有更进一步的讨论,而在第十三章“高级指南”中,还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正如你所预料的,九型人格的运作十分复杂玄妙。将某一人格类型归为3种基本心理取向(情感、思维或本能)之一,不过是九型人格的一种分析层级而已。到本书的最后,你将看到,我们可以分别从弗洛伊德、荣格、霍尼及其他角度来探讨这9种人格类型,因为九型人格可同时在不同的抽象层级来运作,故而可以作为强调深层心理与强调行为这两种人格研究取向间的沟通桥梁。我们从九型人格中获得的洞见既有有关人性的最抽象的概述,也有对每一种人格类型的具体描述,而且具有悖论意味的是,越复杂的分析,反而越易于理解。

另外要注意的是,虽然九型人格将人格分成了9种不连续的类型,但不能将之视为一成不变的。要知道,九型人格是开放式的、极具灵活性的,正如人的本性一样。这一系统的本质就在于认为人格类型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向整合方向发展,也可以走向解离。由于本书对所涉及的人格类型的描述上至健康及整合层级,下达神经官能症的层级,所以不仅能描述个体的行为,还能预测行为的产生,这是九型人格最为实用的一点。

由于本书只是导论,宜求简易,故无法详论九型人格的全部复杂性,有关九型人格的许多极为复杂高深的理论或是略去不提,或只是扼要论及。

对于读者如何运用对每一种人格类型的描述,本书并不打算提供具体的建议。尽管如此,感兴趣的读者仍可自行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描述运用于诸多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心理学家及精神科医生可以利用九型人格来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而患者在治疗中也可借此迅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同时,九型人格也为患者与治疗者提供了共同的沟通语言,无论治疗者属于何种心理治疗学派,他们都可以找到共同的语言来讨论问题之所在,以及治疗的进展情况。

律师则可借此更清楚地了解所接个案,提高自己在法律事务上的可信度及处事能力。在人格因素具有重要影响的离婚及子女监护案件中,九型人格理论的作用尤其明显。内科医生在与患者谈话时,更易发现病人的病情,尤其是那些生理失调与心理问题相混杂的病人。牧师在处理教会工作时,可借此与他人更加顺畅地进行心理沟通,虽然本书不涉及此类心灵、宗教事务,但心理与心灵问题皆基于完整的人格之上,二者有共通之处。教师则可借此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情和学习方向,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人事主管及商业领导者通过深入了解员工的人格类型,可以更胜任其职务。当员工觉得上司能体会他们的个人需要时,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都会提高。无论是在会议室内还是在生产线上,为某一目标而成立的工作小组的领导人或管理者会发现,熟知每个成员的人格类型非常有用。此外,对于记者、政治家、广告界人士而言,熟知他人的人格类型也大有裨益。简而言之,对于所有属于某一人格类型(谁不是这样呢)和所有对他人的人格类型有兴趣的人(谁会不感兴趣呢)而言,九型人格都很有用。

除了对上述各行各业的实际作用之外,本书对于你的私人生活也将大有助益。

但我要声明,本书不是那种自助手册:它不可能承诺创造任何奇迹。要写一本心理学的“烹饪手册”,让人照着做就能获得健康、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事。成为完人只是我们理想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为此不懈努力。书可以给我们信息,给我们建议,给我们新的洞见,鼓励我们,但知识本身并不足以改变一个人,否则最有学问的人岂不就是最完美的人了?就我们每个人的经验而言,大家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知识可能与德行相平衡,也可能不是这样。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只是朝向幸福美满的生活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仅拥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能拥有德行、快乐,或幸福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书不可能解答每一个人遇到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为长久奋斗所需的毅力注入力量。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同时立足于自身之内和自身之外观察自己。

还有,本书不是也不可能是有关九型人格或人格类型的总结陈词。永远都有未尽之言需要说明,有新的关联有待建立,有新的理解等待我们去发掘。或许心灵之谜永不可能完全解开,因为它们不可能被完全证明。人类怎么可能站在自身之外,以完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自己呢?要如何才能完全达到克尔凯郭尔所谓的“对他人宜主观,对自己宜客观”呢?试图客观描述人性的心理学家也难免会犯人性中的扭曲事实、自我欺骗的错误。没有人拥有“上帝之眼”,能洞悉人性的一切,所以没有人有十足把握说他完全了解人性。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中总有一些信仰的成分,尽管这种信仰并不一定是宗教信仰,但至少是对于人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超越了科学可以验证的范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自己。有一点比追求终极答案更重要,那就是要不断努力寻求答案。在诚实地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摆脱痛苦、有限的行为,以及对我是谁的追问,这样,我们就会逐渐以我们无法预见的方式,走向更为完善的自我:更丰富、更能肯定生活、更能超越自我。 q6H9SdHsJHIlgz2dovppdmw8m9LnTQFej2kDCKrQ26gvwCYz21sF17C5ipVfiC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