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齐心协力

顾敏背着背篼准备回家,却在村口的小溪停住了,小溪水很清,关键是里面有鱼!鱼也算是一道荤菜了,顾敏想着,便从背篼里抽出一根柴火,准备叉鱼。

一旁的村头玩耍的孩子看见了,十分好奇的围着她。

“我爹说了,溪里头的鱼可贼了,抓不到的。”其中一个小孩道,“我爹都是用网才能抓住的。”

另一个小孩也赞同道,“抓鱼还不如抓黄鳝呢。”

话虽如此,几个孩子却依旧好奇的看着顾敏能不能抓到鱼。

而此时的顾敏,正全神贯注的看着溪水里的鱼,诚如孩子们所言,小溪很窄,里面的鱼十分的狡猾,波光粼粼的躲在土石之间,行动迅速。

可顾敏眼疾手快,没一会儿就叉起了一条肥大的鱼,欢喜的笑着。

这下孩子们可炸开了,他们没想到居然真的能用柴火叉起来鱼,他们可真羡慕。

“真厉害,居然真的能叉起来鱼。”

“你能不能教教我们。”有孩子问道。

顾敏收起鱼,背起背篼,一副高深莫测的说,“这可是秘密。”

抓到鱼的欢喜一直延续到了回家,走到屋外,耳聪目明的顾敏就发觉了不对劲,屋内齐嘉正和二爷爷说这话。

“你说刘秀才那里你不能去了?”二爷爷的声音涩涩,像是受到了刺激。

齐嘉低着头,听不清情绪,“刘夫子说他已经没什么可以教我的了。”

赵氏在一旁心疼的道,“那可咋办,刘夫子那里去不了,县学那里也去不了。”

“没事的娘,我就在家自己温书。”齐嘉劝着母亲。

二奶奶愤愤的道,“要我说,大哥家这次做的事情实在欺负人,拿着咱们阿嘉的名额去讨好黄员外,我可听说了,黄员外搭线让他们齐孝可是进了县里的书院读书,如今齐大媳妇见人就说他家齐孝厉害。”

“厉害个什么,读了这些年书,儿子都三岁了,连个童生都不是。”赵氏来了气,“儿啊,咱们也去县里读书,娘供你。”

齐嘉皱着眉头,“娘,我在家自己读书就好,您和爷爷奶奶已经很辛苦了,您也不要天天织布,你的眼睛一见风就流泪。”

顾敏开门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二爷爷沉默不语,二奶奶一脸愤愤。齐嘉正哄着赵氏。

“爷爷奶奶,娘,我抓了条鱼,今晚我来做饭吧。”顾敏仿若未觉得笑着,把柴火搬进厨房,便开始卷起袖子做饭。

感谢原身得记忆,让自己对灶屋不至于一无所知。土垒的灶头,旁边一个柜子,柜子带着锁,里面放着米和白面,外面放着几个瓦罐,里面放着油,粗盐,还有颜色略深,不明的调味品。

顾敏收拾完鱼,走到后院的菜地里,摘了些葱和白菜,总体来说,菜品简陋,调味简单,器具不全,顾敏颇有些无从发挥的感觉。好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做些酱和酱菜,那酱咸香,来烧鱼倒还可以。可惜油少,不然鱼炸一炸再烧会更好吃。

做了鱼,顾敏问二奶奶要了些豆面和白面,掺和着做了几个软乎乎的饼子,配浓浓的鱼汤,刚刚好。

“阿遗做什么,怎么这么香?”二奶奶有些好奇的走了进来,“平日里做鱼都嫌腥气,今儿做的到闻着还好。”

顾敏傻乎乎的笑着,“奶奶,马上好了。”撒上一把小葱花,倒出了几分香味儿。

晚餐的时候,齐嘉终于走了出来,不再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了。顾敏再次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小丈夫,年纪不大的原因,才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间,非常的瘦,脸倒是不黑,就是带着几分青色,到底是营养不良。

看着齐嘉,顾敏想到了自己的弟弟,不由得有些心疼。顾敏盛了一碗鱼递给齐嘉,脱口而出的嘱咐道,“你多吃些,你看你瘦的。”

这话说的过于自然,以至于没有其他人认为不对,只有齐嘉抬头瞪了她一眼,随即红了脸,颇有些小孩子的傲娇。

“阿遗的手艺真好,这鱼真好吃。饼子也软乎,有滋味。”二爷爷感慨道。

赵氏看着齐嘉,若有所思道,“阿遗改明儿再去抓两条鱼,趁阿嘉在家,给他补一补。”

顾敏未觉有什么不对,忙点了点头,倒是齐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娘,不用,村口小溪的鱼哪有那么好抓的。”

二奶奶道,“他娘,要不咱们杀只鸡吧,那只老母鸡已经不怎么下蛋了。还不如杀了给阿嘉补一补。”

家里好像就一只鸡,怪不得记忆中很久没有鸡蛋的味儿了。想到鸡蛋,顾敏又开始得劲了,好想吃鸡蛋。

赵氏点点头,转头又对顾敏道,“前些日子从镇上拿回来的荷包可绣好了?过两日我去卖布,随便再去接点活。”

顾敏这才想起,原身好像是会些刺绣的,绣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整个甜水村也算是数的上的。

“娘放心,我已经绣好了,待会儿就拿给您。”顾敏乖巧道,心底却在狂躁,果然童养媳不是这么好当的,砍柴挑水,刺绣做饭,都得干,简直就是压榨劳动力啊。不过原身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不仅会些功夫,还会刺绣,好像还识字。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识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估摸着原身的家境不差,只不过家道中落……

吃完饭,齐嘉又回屋了,顾敏抱着荷包到了赵氏屋里。赵氏正把织好的布收整在一起,见了顾敏,招呼顾敏坐在一旁。

“阿遗,娘也不避讳你,阿嘉读书要花钱,咱们家里没什么进项,二爷爷年纪大了,两亩水田老人家要养老,要养家里一家老小,能花在阿嘉身上的有限。其他就只能靠咱们娘俩了,我织布,你刺绣多少能挣一些。只是辛苦你了。”赵氏拉着顾敏的手,絮絮叨叨。

顾敏到对赵氏刮目相看,这是在对童养媳做思想工作,一起供养大学生的节奏呀。顾敏忙道,“娘,那日后您多接一些绣活儿,我多做一些,娘,您别那么幸苦。”

赵氏满意的笑道,“等阿嘉读书读出来了,咱们日子就好过了。阿嘉那么聪明的孩子,才三岁就知道蹲在村里私塾旁边,跟着大人念书了,但凡听上一遍,嘉哥儿都能背下来。刘夫子也说,阿嘉的天赋极高,若是不供他读书,实在是埋没了他的天资。”

原来齐嘉从小就是个天才儿童,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能考上童生。古代的科举制度极其严苛龟毛,能够熬过来的人,都是心性非常坚韧的人。

“等阿嘉考上秀才,娘就让你们正式成亲。”赵氏看着顾敏道,“你年纪也大了,不能一直拖着。 oOz3QE3QQK7RtyLDGj8wOSJmzi5tgqwL9veRwAhdXPb6nftwzhcnwhE9Zswy40w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