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知道“输出”对于运动区的锻炼来说很重要,自己也很想迅速行动起来,但是大多数人的行动力往往不足。就像研究生时代的我,总是对自己的论文很不满意,想要修改,却时常会陷入“心里清楚,却做不到”的境地。
事实上,越是这种时候,增强运动区的活动就越重要。我每天工作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不犹豫,先试试”,会在行动上施加“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是指通过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时间限制,来增加大脑的负荷。按时完成任务时产生的喜悦能够锻炼大脑回路。
和学习不一样,工作中没有“正确答案”。有时一味地想要追求完美,就会不自觉地一拖再拖。但是这样的话,不管过多久都没有办法“输出”,也就无法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好是坏,很多时候不能如期按计划向前推进。
敦促自己强行输出,对保持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平衡也很有帮助。给工作设定时间限制的方法,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法很简单。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我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工作”,然后努力实现就可以了。最理想的目标设定,就是设定一个“对自己来说稍微有点难度”的目标。相当于“自己和自己签订了一个不合理的合同”。
以我写稿子的时候为例,周刊杂志的连载大概需要2000字,差不多5页纸的长度。如果我加快速度,1个小时能写12页。也就是说每页需要5分钟,那么2000字的话就是25分钟。但是,就算20分钟就可以写完,事实上,我还要反复推敲、查资料,所以可能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当然,即使前期准备工作花了3个小时,经过一番头脑风暴,最后20分钟完成的话也是可以的。
在给工作施加时间压力的时候,不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1~2个小时之内需要完成的同一件事上是很重要的。我把这种方法叫作“1小时大脑准备法”。
这个方法与大脑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功能有关。
“工作记忆”由前额叶 为中心的一部分神经网络控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后作为长时记忆暂时贮存。人们可以对工作记忆进行任务操作和管理。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能够为处理复杂信息进行准备工作。
如果这种准备工作的期限延长到明天或者一周后,中间还穿插着吃饭、洗澡、睡觉之类的其他行为,那么每次要进入状态时,工作记忆就需要重新准备一次。由于工作记忆只能针对一件事进行准备,一旦被打断,记忆和信息就会快速瓦解,需要重新召集起来,等到“全体集合”为止。因此,时间压力最好控制在1~2个小时。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注意力就容易分散甚至被迫中断。
所谓不按时完成任务的人,大多都是把时限设成了长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时间,反而就不认真对待眼前的工作了。然而,长期的目标只能由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不断积累起来才能实现。
为了达成目标,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不断积累一个个小小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在1~2个小时内,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