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中原文化

秦先出和晋梦金结婚已经快三年了。他们都已经快三十岁了,也许错过了播种的季节,也许播种的土地过于贫瘠,他一年四季忙于播种,整整忙活了两年,连一点儿绿芽都没有看见。他怀疑晋梦金不能生育,因为她和鲁汉结婚两年,也没有孩子;他也怀疑自己当年在哈尔滨道外桃花巷寻花问柳的时候染上了花柳病,致使种子出现了问题。秦后出比他晚结婚一年,居然先有了孩子。秦先出心焦火燎,迫不及待地想让晋梦金开花结果。由于急火攻心,秦先出竟然连播种的功能都丧失了。最后,他彻底绝望,打算放弃了。

秦先出和晋梦金整天忙忙碌碌也没什么成果,王旷野都为他们着急。王旷野突然想起他有一支泡在白酒里的鹿鞭,于是,他把白酒坛子连同鹿鞭一起给秦先出送了去。秦先出开始说不要,王旷野只好把鹿鞭酒拿回去,可刚一转身,秦先出叫住了他:“旷野大哥,既然拿来了就别拿回去了,我就当白酒喝了。”他比王旷野还大一岁呢,光耕耘不收获,也在情理之中。

王旷野本来是不打梅花鹿的,有一次打猎,因为天空阴暗,他把一只低头吃草的梅花鹿当成狍子了。洋炮精准地打倒了狍子,他走近一看才知道打错了,竟然是一只梅花鹿。他本想把梅花鹿埋了,一想,把鹿鞭拿回去,如果村里有谁需要,就送给谁,反正梅花鹿已经被误杀了。

一个月以后,秦先出耷拉的脑袋突然抬了起来,甚至表现出从未有过的雄壮挺拔,让本来含蓄羞涩的晋梦金春心激荡,忘我地大声呻吟了起来。晋梦金竟然怀上了秦先出的孩子!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朝政府开始放荒招垦。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清朝政府于蜂蜜山设招垦局,管理密山、虎林、饶河一带的招垦事宜。一九〇〇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俄国武装入侵,垦户惨遭杀害,招垦局被迫撤销。一九〇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朝政府复设招垦机构,隶属于穆棱河招垦分局。一九〇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朝政府设置蜜山府,隶属于吉林省。上报书为“蜜山府”,清朝政府下发批文、印鉴为“密山府”,将“蜜”字改为“密”字。密山的地名由此诞生。

蜂蜜山开荒解禁,使兴凯湖沿岸捕鱼的人增多,以捕鱼为业的渔民逐渐在大小兴凯湖周边发展起来。他们继承了古人的冬捕技艺,形成兴凯湖冬季捕鱼的独特文化。每年冬季十一月二十五日,小湖开始打第一网;十二月二十五日,大湖开始打第一网。冬捕之前要举行简单的祭湖仪式,摆上猪头、羊头什么的,意在祭祀湖神神龙,唤醒冬网,奉拜天父地母,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幸福安康。然后,渔民用马拉的爬犁沿着冰面把渔网运到选好的区域,凿冰窟窿、走杆、走钩、摆网、拉网、候鱼、起网,一个周期有几天的时间。冬捕起网的场面非常壮观,有上万斤鱼被拉出冰面。

新开流人都没有多少文化。奶奶渴望能有一个有文化的人教王天鹰学习文化,学习写字,把她讲的故事记下来、传下去。

一九〇七年,王旷野带着王天鹰到小湖边的沼泽起捕鱼须笼,突然看到一个人躺在沼泽边上。他立马上前查看,只见躺着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还有气息,王旷野看他不像坏人,就把他背回了家。

王旷野估摸他远道而来,累和饿使他昏迷,就喂他喝了几口水,他慢慢苏醒了过来。王天鹰又喂他吃了一碗苞米面儿粥。

他看了看四周,说话了:“谢谢你们救了我!请问这儿是什么地儿啊?”

王旷野刚要告诉他,王天鹰抢着说:“这儿是新开流村。”

他问:“这个水面是兴凯湖吗?”

王天鹰刚要告诉他,王旷野抢着说:“这个水面是小兴凯湖,过了湖岗,才是大兴凯湖。”接着又问他,“你姓什么?从哪儿来的?”

他有气无力地说:“我姓关。从哪儿来的……说来话长了。”

王天鹰看他戴着眼镜,估摸是个有学问的人。因为奶奶在讲故事时把有学问的人叫先生,于是,就叫他关先生。

关先生一听说自己到了大小兴凯湖之间,刚才还是乌云密布的脸立马晴空万里了。他有些激动地说:“我十年前从北京出来,去了东北好多地方,但是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兴凯湖畔生活,死后埋葬在兴凯湖畔!”

王旷野和王天鹰听关先生这几句话,感觉有些不着边际,听不出他是什么来路。

关先生,名叫关阅博,一八六〇年出生,是朝庭的官宦子弟,满族镶黄旗。关先生家学渊深源远,受到过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童年时,家里就为他聘请了家庭教师,致力于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他除了对《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倒背如流外,还熟读四书五经。处于内忧外患的清王朝,迫切需要经世应变之才维持其统治,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开始注重时务。关先生本想进入八旗官学,复从名师受业,进而重实务,研史学。

关阅博之父关国志原为清朝翰林院掌院学士,学识渊博,胸怀坦荡,尤其精通中国历史和文化,专门研究关东历史和祖先肃慎族系的历史和文化。他爱国胜似爱家。关国志坚决反对关阅博进入八旗官学这类归属国子监的贵族学校,学习一些不能治国安邦的东西,所以继续为他聘请家庭教师,并亲自为他传道授业。关先生受其父影响,熟知历史,酷爱考古,尤其对研究东北的古老民族肃慎的历史和文化情有独钟,如醉如痴。他立志像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那样远游天下,续写《史记》。

关国志是个正直正义、忠厚忠诚的人。他敢说敢做,不畏强权,尤其对清朝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深恶痛绝。

一六八九年,在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的重大胜利后,清朝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划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俄国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但是,清朝政府却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于中国的尼布楚部分土地让给了俄国。

一八五六年,以英法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八五八年五月,俄国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条约规定,中俄由额尔古纳河沿黑龙江至海口划界,右岸属中国,左岸属俄国,“黑龙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据此,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六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了俄国,只保留了江东六十四屯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清朝政府对这些居民的永久管辖权。

一八六〇年十一月,奕䜣被迫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该条约使清朝政府确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并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为俄国进一步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八八一年二月,在俄国与英国的共同逼迫下,清朝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伊犁条约》,条约把中国霍尔果斯河以西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一八八二年到一八八四年(清光绪八年到清光绪十年),双方又签订了《伊犁界约》和《喀什噶尔界约》,中国再次被俄国割去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伊犁条约》等都是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关国志坚决反对《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然而人微言轻,他无力改变统治者的意志。《中俄北京条约》,关国志更是极力反对,尤其是当他得知条约规定,兴凯湖一带的国界是以“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大兴凯湖西北部并没有白棱河这条河流,俄国强行指鹿为马,蓄意以快当必拉迤北之分支小河为白棱河,就是说,俄国强行确定兴凯湖西北方向快当必拉之分支小河为两国国界,这是俄国人强占大兴凯湖的大阴谋。关国志立即上书朝庭:“俄国乃虎狼之属,垂涎我大清国疆土的野心由来已久,如果同意快当必拉之分支小河即为俄国指定的‘白棱河’,那么兴凯湖西界即由西南部变为西北角,兴凯湖的大部将归属为俄国。割地求安只能是饮鸩止渴、为虎作伥,这种丧权辱国的行径将无以面对当今百姓,无以面对历代先祖,也无以面对后代子孙!”

开始,有人给咸丰皇帝出主意,欲在关东偏远地区封地,将关国志逐出北京:“他不是反对割让大兴凯湖吗,就把他封到大小兴凯湖中间的湖岗上去。”咸丰皇帝念关国志学识渊博,尤其念其祖辈是大清国的开国功臣,就将关国志由翰林院掌院学士降为翰林院学士。

关国志深感无力报国,志向无法施展,毅然辞官,在家著书教子。这个时候,他爱家胜似爱国。

关国志进一步研究古史,专心致志地研究满族的祖先肃慎族系的历史和文化,对肃慎文化的研究成绩斐然。

关阅博深受其父影响,也开始专注于对肃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关国志写了一部专著,名为《俄国强占大清领土详记》。书中历数清朝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大片国土的史实。他从一六八九年九月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的重大胜利后,清朝政府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写起,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这对中国十分不利;一直写到一八六〇年十一月,清朝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在这段时间内,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共割去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他在《俄国强占大清领土详记》一书中直言不讳地谴责直接参与签约的大臣,并将锋芒直指咸丰皇帝。这本书在大臣中间传阅,甚至流向社会,引起广大百姓的强烈不满。

咸丰皇帝深知朝庭许多大臣对这几个条约不满,《俄国强占大清领土详记》则如一块重石,必定会激起千层巨浪,会重新激起朝庭一些大臣乃至百姓的不满,甚至引起国家的动荡。所以,朝庭立即派人收缴这本书,一些曾参与签订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朝庭重臣一齐向咸丰皇帝进献谗言,请求咸丰皇帝将关国志处死,以安民心、定社稷。咸丰皇帝在万般无奈之际,下诏处死关国志,将其直系亲属流放大兴凯湖畔,其余人遣散。

关先生一家在去往东北的路上,刚离开京城不远就遇到了劫匪,他两个哥哥被杀害。劫匪抢走了他们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关国志保留下来的最后一本《俄国强占大清领土详记》。关先生保护母亲和两个丫环到树林里解手,才幸免于难。关先生一直怀疑这帮劫匪不是真正的劫匪,而是那些对关国志恨之入骨的朝庭重臣们派来的。关先生气愤地说:“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

关先生致力于关东历史研究,尤其是满族族系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他查阅了所有记载着有关肃慎人内容的古籍,坚信黑龙江地区原始社会的土著肃慎人是满族的祖先。他总是感觉肃慎人的发祥地应该是在兴凯湖流域,所以,他悲愤之余,又高兴和母亲到大兴凯湖畔生活,这有助于他研究肃慎族系的历史。然而,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刚刚进入吉林地界又迷路了。他的母亲因为长途跋涉而心力交瘁,实在无法继续走了,他们只好在一个山村住了下来。这是长白山下的山村。

母亲去世后,关先生开始孤身朝大兴凯湖进发。他身上除了母亲留给他的五块银币(他舍不得花)之外,没有别的散碎银两或者铜钱,只能靠乞讨和吃山野菜为生。他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让他魂牵梦绕的大兴凯湖畔。

秦先生、秦后出兄弟在哈尔滨干活的时候,结识了一些患难与共的朋友。他们兄弟回到新开流村以后,一些朋友也从哈尔滨返回密山。他们经常来新开流村看望秦家兄弟。密山的朋友们每次来,秦家兄弟都用猎物和大白鱼盛情款待他们。密山的朋友们也带来一些生活必需品给秦家兄弟和新开流村的其他村民,秦家兄弟和村民们则给密山的朋友们猎物和大白鱼、小白鱼什么的。

关先生说这叫原始的物物交换。

逐渐地,密山的朋友们成为商人,专门为新开流人提供交换的商品,新开流人则为他们提供猎物和大白鱼。新开流村外的一些专门从事打鱼的人也和密山商人交换生活用品。一来二往,在新开流村一带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氛围。又有一些人不干别的活了,专门为新开流人和在大湖小湖打鱼的渔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这些人成为大湖边上的渔民和新开流人不可缺少的商人。

王天鹰他们的洋炮已经非常陈旧,王天鹰的洋炮枪管因为使用时间过长或者装药太多已经出现裂纹了,很容易炸膛。王旷野的猎枪也已经没有弹药了。因此,商人们经常要的猎物,王旷野、王天鹰他们满足不了。

有一天,秦家兄弟对这几个商人提出要换几支和自己手里一模一样的猎枪。商人们开始有些为难,而后又欣然同意。过了几天,他们带来了四支崭新的双管猎枪以及二百发子弹。

秦家兄弟把猎枪送给了王天鹰一支,并给了王家父子一百发子弹,也想送给关先生一支,可他说什么也不要,他说自己不想学习打枪。

之后,商人们要的猎物都可以得到满足了。

因为物物交换,新开流人家日益富裕起来。

关先生的到来使往日寂静的新开流村顷刻变得热闹起来。他不仅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也给新开流村带来了中原的消息,尤其是中原的文化。古老的新开流人家也有了文化气息。

关先生刚到这里就看出新开流村人没多少文化。他主动提出教孩子们学习文化。

奶奶一听说关先生要教孩子们学习写字、学习文化,立马让王旷野把她和王战魁曾经住过的老宅收拾出来,让给关先生居住。

当年,王原东的媳妇和佟长天的媳妇背着箩筐到荒原采蘑菇,遇到狼群,被狼群吃掉了。王战魁和佟武虎发誓为妈妈报仇,杀光野狼,二人毅然带着洋炮、猎刀,进入荒原寻找狼群。最后,他们两人力战狼群而殒命。他们杀死了十三只野狼。王战魁死后,王旷野担心妈妈睹物思人,就把妈妈,也就是王天鹰的奶奶接到了王旷野家,而奶奶的老宅一直空着。

关先生成为奶奶讲故事时最忠实的听众,他听奶奶讲故事和王天鹰一样痴迷。他是研究关东历史的,从奶奶的故事中,他得知了好多在历史书籍中看不到的东西。对关先生来说,奶奶的故事是他的财富,是历史的财富。

关先生教孩子识字、读书,只是想改变新开流村一些人两眼一抹黑的文盲状况,他绝不是为了赚钱才自告奋勇为村里孩子当教书先生的。但是,关先生除了满脑袋学问也没有别的生活本领,打猎、打鱼、种地都不会,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只会教书。他得吃饭才能活着,只有通过教书换来一些维持生活的用品。当然了,新开流人都是善良的,关先生即使不教书,他也能吃到饭,也能活着。

奶奶的老宅和新开流村其他人家的住宅一样,分东西两间。关先生搬进来之后,主动住在西屋;中间是厨房,用于烧火做饭;东屋是阳面,适合当教室。关先生每天上午教孩子们识字、写字,还有一些生活知识和历史知识,下午听奶奶讲故事。

开始,王天鹰不想去学习,在他的心里,谁也不如奶奶有知识,他就想向奶奶学习。奶奶极力劝王天鹰去学习:“奶奶葫芦大的字不认识一水瓢,除了讲故事,什么都不会。关先生博古通今,胜过奶奶十倍百倍。你好好向关先生学习,学会了写字,把奶奶讲过的故事都记下来,传下去!”

王天鹰只好无奈地去听关先生讲课了。

村里的六岁到十八岁的小孩子、大孩子有二十二个,第一天上课都来了。武永祥、武福祥、武吉祥、索老大、索老二他们都是因为好奇,以为和关先生学习之后生活就能富裕起来;再就是想听关先生讲更多外面打仗的故事、古人打仗的故事。

开始,他们没有书,没有本,没有笔,甚至没有纸,只能用木棍在沙滩上、土地上写字。后来,王旷野和秦先出让商人给带来了本、笔和纸。

关先生的生活虽说不上富裕,却也衣食无忧。今天东家给关先生送点儿粮食,明天西家给关先生送点儿猎物。关先生总是对这些村民说:“不用送这么多,我有点儿就够吃。”他还把多余的东西送给一些生活困难的村民。关先生是全村最有学问、知道事情最多的人,加上他又是个平易近人、乐善好施的人,所以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过了半年多,村里的孩子们都不再听关先生讲课了。他们感觉整天坐在那儿听课、读书、写字、学说北京话没有意思,不教打猎、打鱼,哪怕种地的知识,关先生那些知识学了也没用,生活也不会富裕,没有满世界疯玩疯跑,玩老鹰捉小鸡,上房掏家雀,到水塘捞鱼摸蛤蟆有意思。

只有王天鹰和富家姑娘富白丫善始善终地听关先生讲课。其实,当武永祥、武福祥、武吉祥他们都不再听关先生讲课的时候,王天鹰也有点儿坚持不下去了,也感觉读书枯燥乏味。关先生讲的《古文观止》和《史记》,还没有奶奶讲的祖先冬捕、打猎、打毛子的故事吸引人。王天鹰一心想和王旷野去打猎、打鱼,但是奶奶非得让他坚持读书学习,学会写字。王天鹰孝敬老人,他是不想让奶奶失望才坚持读书的。还有一个让他继续读书的原因,就是如果他不再读书了,富白丫也无法继续读书了,谁也不好意思让关先生只当一个人的先生。

开始,因为听课的人多,两边的炕沿儿上都坐满了人,最后只剩下王天鹰和富白丫了,关先生就把小饭桌放在炕上。他盘腿坐在炕上讲课,王天鹰和富白丫就盘腿坐在他的对面听他讲课。

夏天,村里的孩子都不穿袜子,光脚穿着布鞋。有一天,盘腿坐在炕上聚精会神听关先生讲课的富白丫露出了雪白的小脚丫,王天鹰突然看到了,感觉富白丫的脚丫非常好看迷人。从那以后,他每天上课都要偷偷地看富白丫雪白的脚丫。后来,王天鹰总想摸一下她的脚丫,又怕富白丫告诉关先生,或者说他不正经。过了些日子,王天鹰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了,假装把手放在炕上,却放在富白丫的脚丫上,富白丫像躲避洋辣子一样快速把脚丫挪开了。

王天鹰竟然喜欢听关先生的课了,一天不上课,他都感觉缺少些什么似的。

富白丫家生活困难,王旷野和王天鹰都不让她家为关先生送粮食、蔬菜什么的,他们一家负责给关先生送吃的,还时常给她家送点粮食、猎物、大白鱼什么的。村里的女孩子都愿意玩嘎拉哈,特别是狍子嘎拉哈,小巧精致,是女孩子的最爱。富白丫的爹死后,家里没有男人,也没有猎手,王天鹰心想富白丫一定没有狍子嘎拉哈,于是,借着给她家送猎物的机会,偷偷地送给了她八只狍子嘎拉哈。

在听关先生讲课之前,富白丫一直深居简出,不敢见男人,甚至像王天鹰这样的小男人;现在因为上课不得不见男人了,也敢和男人说话了。王天鹰送给她嘎拉哈,她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富白丫喜欢的东西不多,嘎拉哈就算是一个了,尤其是狍子嘎拉哈。虽然没有当面对王天鹰表示感谢,但是她的心里很感激他。

王天鹰的心里在经受着一种说不出是幸福还是痛苦的折磨。他每天都能看到富白丫的脚丫,感觉幸福;他总想摸她的脚丫又不敢摸,感觉痛苦。第一次打野狼,王天鹰都没这么紧张过。有一次他想大大方方地摸一下富白丫的脚丫,却感到紧张和害怕。然而,青春期对异性懵懂的情感、真切的欣赏,会让一个胆小怕事的男孩子变得胆大妄为起来,何况王天鹰天生就是一个胆大包天的男孩子呢。王天鹰冒着被关先生一顿痛批,被富白丫一通臭骂的危险,用颤颤巍巍的手偷偷地摸了一下富白丫那只让他神魂颠倒的脚丫。出人意料的是,富白丫没有扇他耳光,只是被他的举动吓得战战兢兢、忐忑不安起来,生怕关先生看见而不愿意教她了,或者告诉她妈妈。

王天鹰不想让富白丫担惊受怕而影响学习,就不再摸她的脚丫了。当然了,他再想摸也摸不着了。第二天,富白丫就为自己做了一双白色的布袜子,把自己白玉一样的脚丫和小腿遮挡得严严实实,连洋辣子都钻不进去。

王天鹰的求知欲很强,问的问题也多,就像当年听奶奶讲故事一样如饥似渴。当一个人对知识的追求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那么他必将是一个学有所成的人。

王天鹰问关先生:“我奶奶的故事里讲到,满族人的祖先是肃慎人。肃慎人是怎么样变成满族人的呢?”他的问题让富白丫感觉深奥。

关先生却感觉浅显,而且兴致昂然:“肃慎人是满族人最早的祖先,但是,从肃慎发展到满族,中间经历了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然后才是满族。满族就是由女真人逐渐演化,在明朝末期形成的民族。公元十七世纪初期,女真人努尔哈赤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各部先后编成八旗。公元一六四四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又席卷大江南北,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帝国。这就是肃慎人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满族人的发展过程。一个地方的民族是有承继性、连续性和名称的多样性的,那些名称只是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叫法。但是,也绝不是当初的肃慎一代一代顺其自然地发展下来,最后起名满族的。这需要一个漫长和复杂的历史嬗递过程,经过不断迁徙、分化、融合又重新组合,才形成满族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王天鹰也感觉关先生讲得太深奥,他一时记不住。但是他知道,这就是历史,历史总是深奥、复杂的。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王天鹰问关先生:“听我奶奶讲,过去,大湖整个儿都是咱们的,咱们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祖先经常到大湖中间打鱼,中间和南边水深、鱼大;还划船到过大湖南边的岸上,甚至我们王家的祖先王国柱兄弟他们想看看大湖到底有多大,绕着大湖走过一圈。现在,大湖的大半怎么就成毛子的了?”

关先生为王天鹰和富白丫详细讲解了《中俄北京条约》,通俗易懂地讲解了俄国人是如何以武力和阴谋强占中国的东北领土,包括大兴凯湖的大部分的。

王天鹰非常气愤。

王天鹰回到家,把关先生讲的《中俄北京条约》,把毛子强占大湖的事实讲给了奶奶。奶奶也听说了什么条约,但是,她第一次听说毛子是以卑鄙手段强占的大湖,她气愤至极,大声喊道:“这毛子也太欺负人了!大湖被他们强行占了去,在江东六十多少屯、海什么泡还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清朝政府的军队都哪儿去了?和毛子真刀真枪地干,把他们赶出去呀!”

关先生来新开流村,除了带来一些书,其他东西几乎一无所有。他带来的书有《史记》《古文观止》《说文解字》《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唐诗宋词精编》。

关先生讲:“古人云‘耕读传家’,就是种粮食,养全家,强社稷;读诗书,明礼仪,晓天下。”

王天鹰除了一天不落地听关先生讲课,还阅读了关先生的全部书,他学会给奶奶讲故事了,还经常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讲《三国演义》。他最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里面除了有历史,还有智慧。

富白丫也和王天鹰一样,阅读了关先生的所有书。她最喜欢的书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精编》,能背诵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王勃的《滕王阁序》,韩愈的《师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二十多篇文章和一百多首诗词。

王天鹰、富白丫除了和关先生学会了读书、写字,还学会了说北京话,北京话逐渐代替了他们过去说的山东话。新开流村的村民也受关先生和王天鹰、富白丫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陆续说起了北京话。

王天鹰的拳脚功夫练成了,加上他自己肌肉发达,力大无穷,出拳极重,一拳就可以打断野狼的肋骨,一腿就能扫断野狼的腿骨。 4vB6npapvuhT7XDQZEUL67F0G1H4jmveLSQGKGBhrIGAHOYHtvBg7y1uGAotAs8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