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半个蚕茧的谜团

半个茧壳

从自然界的蚕丝到人们穿在身上的漂亮衣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那么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蚕和蚕丝的呢?

1926年春天,一支清华大学的考古队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的西阴村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后来证明这里属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 仰韶 (sháo) 文化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主持了这次的考古工作,他在考古报告中记录了一项重要发现,那就是半个茧壳。

仰韶文化

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仰韶村而得名。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在发掘出的众多文物中,半个茧壳并不起眼,它长约1.36厘米,宽约1.04厘米,非常小。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茧壳一端虽然已经腐烂了,但剩下的部分仍然闪着丝绸般的光泽,这半个茧壳的割口又齐又直,应该是用锋利的工具切开的。所以,考古学家断言,这一定是人为的。

要知道,这个遗址距今可是有约7000年的历史啊!队员们十分惊喜,马上请教了著名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作为严谨的科学家,刘教授抱着怀疑的态度,像大侦探一样仔细端详着这半个茧壳,开始认真地分析起来。

他找来当地的蚕茧进行比较,推定这是蚕茧。后来人们使用科技手段鉴定,证明了他的推定,也鉴定出这半个蚕茧真的是5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这就确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的国家。在此之前,我们虽然也是这样推测的,但是一直找不到直接的证据。

答2 问题你答对了吗?

那么,这半个茧壳是后来被别人埋下去的吗?不是!因为茧壳被埋藏在近坑底的位置,它上面的土层没有任何人为掩盖的痕迹。最重要的一点是,锋利的割口一定是人工所为,说明这个蚕茧肯定不是哪只野生的蚕留下来的。可惜的是,在后面的发掘中并没有再发现过类似的蚕茧。

位于黄河流域的夏县,丝织业历史悠久。李济先生也从人类学的角度琢磨这半个茧壳的来历。这半个茧壳到底是谁留下的呢?这个谜团恐怕已无人能解。几经辗(zhǎn)转,这半个茧壳现在被收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里。

蚕,这种神奇的动物,是谁最早发现了它的独特之处的,又是谁教会了人们养蚕织锦呢?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还是看看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吧。

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东北高地上,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庙底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类型文化和商代二里岗文化共存的遗址。 hkVjYA4oT0u5a2AUlQejFB57kB1xomfV1/8ioHtUIbC5z106plm5fZeu748VAF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