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陕北温暖的土炕上,姥姥把摇篮里的孩子哄睡了,拿出剪子剪窗花,阳光透过窗花映照在孩子熟睡的脸庞上;

夜色中的村社戏台,一盏朦朦胧胧的油灯,几个皮影,一段唱腔,变幻出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影像世界;

村里,一群健壮的男人正在为一座房屋架大梁,这种靠着榫卯构件互相咬合来建房屋的技艺,在我国建筑工匠的手中传承了千年……

这些手工技艺、传统表演技巧、传统礼仪等,我们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它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蕴藏着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遗留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又一颗美丽的珍珠。尽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曾浸染在这些传统、习俗和技艺中,但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与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逐渐退出了社会舞台,被人们忽视甚至遗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改名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走入我们的孩子中间,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它们,亲近它们,体会它们的魅力与价值。

出于这样的初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部分专家共同打造了这套“小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图书。这套丛书按照传承度广、受众面大和影响力深等标准,精心挑选了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项目,通过对它们发展脉络的梳理、传承故事的讲述和文化内涵的阐释,向孩子展示非遗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价值,让孩子认知非遗,唤起孩子对非遗的热爱。

把历史、民俗、地理等知识融合在一起,用不同形式的精美实物图和手绘图穿插配合,诠释文字内容,以及边介绍边拓展边提问的互动问答设计……书中所有的这些构思设计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知晓古老习俗、技艺的发展和演变,体味匠心独运的巧妙,领悟古人的智慧、审美和创造力,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我们为此而努力着。

我们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lj1aY6T0PTjTXzQErk8phwxYn/QVAUWUSP9DyxtqnKEVL8n9nkYsi/j5Q8IOWG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