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区块链起源:比特币

说到区块链,就会提及比特币,因为比特币的诞生带来了区块链技术。那么,比特币到底是什么呢?历史上几次著名的资产泡沫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中,价格涨幅最大的就是比特币,其次是郁金香泡沫,第三是密西西比股市泡沫。

图1-1 历史上几次著名的资产泡沫示意图

17世纪,在荷兰的投机者的推动之下,郁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出现异乎寻常的价格飞涨,导致了一场巨大的资产泡沫。进入1637年2月,郁金香价格比1636年同期上涨了100多倍,但是1637年2月4日,郁金香价格暴跌,一周后跌幅超过90%,众多投机者血本无归。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刺破了历史上第一次巨大的投机泡沫,这就是有名的“郁金香泡沫”。

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1719年5月起,法国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上涨了13个月,从500里弗尔涨到1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20倍,但从1720年5月开始,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

与这两次泡沫相比,比特币的涨幅更大。2010年5月22日被称为“比特币披萨日”,比特币在这天第一次用于商品交易,程序员Hanyecz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总价为10美元的两个披萨。2018年2月,1个比特币的价格已接近20000美元。从这个角度看,在8年的时间里,比特币的价格上涨了2000万倍,涨幅远远大于“郁金香泡沫”和“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很多人都在问:比特币泡沫何时破灭?

虽然在2018年的暴跌中,1个比特币从历史最高的20000美元左右跌到了3000美元,但是在2019年的反弹中,又回到了10000美元。很多人不认可比特币,认为这是一个骗局,但我们看到,在各项政策的严厉打击下,比特币并没有消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比特币不太可能消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比特币的核心逻辑。

1.1.1 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假设我是一名学生,我的班主任是聪聪老师,为了激励同学,他会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小红花。这些小红花不仅是精神奖励,还有实际的价值,可以兑换班级书架上的动漫书或漂亮的文具等,此举很受学生欢迎。慢慢地,同学之间的一些交易也开始以小红花为媒介。例如,小明要借我的《灌篮高手》,就要给我支付小红花,我的小红花也可以兑换小丽的布娃娃。这样一来,小红花就成了我们班级的货币。

但是这个体系最终崩溃了,因为书籍和文具越来越多,但是小红花的制作速度跟不上。为了防止有人使用假冒的小红花,小红花的制作工艺很复杂,聪聪老师怎么忙碌也跟不上班级的需求。小红花数量有限,书籍和文具的价格不断下跌,于是同学们都将小红花保存在自己手里,不愿意拿出来换东西了。

在人类的农业文明时代,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最初的货币是贝壳,最终全世界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将贵金属作为货币,即黄金、白银或铜钱。贵金属在地球上的保有量非常有限,采用它作为货币,天然存在通货紧缩的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进行商品交换,无法继续发展生产力。

看到班上出现的情况,聪聪老师想了一个办法,不再使用实物形式的小红花,而采用记账的方法,因为记账的成本比制作小红花低多了,这样小红花的数量就能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通货紧缩的问题解决了。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红花账本,班长那里有小红花总账。当交易发生时,同学在班长的见证下,填写自己的账本,同时班长把这笔交易记录在小红花总账上。

例如,我租借小强同学的漫画,支付给他1朵小红花,我就在我的账本上记录“小红花-1”,小强在他的账本上记录“小红花+1”,然后我们将记录拿给班长看,班长就在小红花总账上记录这笔交易。如果有同学偷偷修改自己的账本,就会和班长的总账对不上,这就是“复式记账”。有了这个记账方法后,同学们又可以愉快地交易了。

但是好景不长,这个体系又崩溃了。因为某一天,有个同学发现班长的同桌总有用不完的小红花。这就像人类历史上的记账货币时代,这种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看到大家都不愿意用小红花记账,聪聪老师知道,其关键就在于班长的权力太大了,他只要改改账本,就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小红花。但是时代发展了,班级已经无法回归到实物小红花时代了,这个账还需要有人记,换谁来记账呢?聪聪老师想,可以发动全班同学,于是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不再设立总账,而是按以下规则记账。

(1)每笔交易全班同学都记账,不论这笔交易是否涉及自己。

(2)每天下午放学前,全班同学一起计算今天发生的交易。

(3)给每天最先完成计算的同学奖励2朵小红花。

(4)只有与绝大多数同学的记录一致的交易才被承认。

例如,我租借小丽同学的小说,支付给她1朵小红花,并把这笔交易记在我的账本上,然后告知其他同学。虽然这笔交易与他们无关,但是根据游戏规则,全班同学都要记账。

这样一来,有人要偷偷修改账本就很难了,班长也没有这个权力,他必须与全班同学的账本对账,只有绝大多数(超过半数)同学的账目一致(也许有个别同学记错账),这笔交易才能得到认可,同时还调动了同学们计算交易的积极性,因为最早完成计算的同学有奖励。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比特币的原理,其中诞生了区块链最基本的思想。数字货币时代由此开始。

(1)这个场景中,账本上的小红花相当于一种数字货币(如比特币)。

(2)全班同学组成的网络相当于一个P2P网络,每个同学都相当于一个节点。

(3)同学手里的账本相当于区块,这些账本按照时间顺序连起来就是链,同学与账本共同组成的系统相当于区块链。

(4)不存在一个保存在班长那里的小红花总账,这相当于去中心化。

(5)最先完成计算的同学会得到奖励,这个计算相当于“挖矿”。

(6)有个同学用计算器,算得比别人快,计算器相当于“矿机”。

(7)同学的账本上不写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代码表示,这相当于匿名。

那么,怎么认定小红花的所有权呢?可以通过公钥和私钥机制实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账本的密码(私钥),然后去聪聪老师那里领取一个对应的公钥,这个公钥就是同学们存放账本的柜子的钥匙,想要转账小红花的时候,用私钥解密就可以了。因此,在区块链中,私钥极为重要,一旦丢失,你拥有的比特币就没有了。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得知,区块链不仅是技术,还是一整套游戏规则,其关键是调动了所有人参与的积极性,放弃了中心化的记账模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区块链就是“发动群众来记账”。

1.1.2 通货膨胀的由来

货币的发展历史如图1-2所示,从原始社会的以物易物,到农业社会的实物货币,到工业社会的信用货币,再到信息社会的数字货币,这一进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图1-2 货币的发展历史

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信用货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货币只在一些很小的范围内使用。信用货币采用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发行机制,优点是效率高、使用方便,但是会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即通货膨胀。前面的小故事已经说明了其根源在于以记账方式产生新的货币太容易了。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货币的生产效率超过了商品的生产效率。

例如,市场上第一年有10件衣服,发行了10元货币,那么1件衣服对应1元货币;如果第二年发行了20元货币,衣服还是10件,那么1件衣服就对应2元货币了,这就是通货膨胀最基本的解释。

当然,实际的经济生活要复杂得多。对于通货膨胀的起因,众多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理论是“货币数量论”。这个理论的基本逻辑是:货币流通量乘以货币流通的速度,等于社会中商品的总量乘以平均物价。该理论由经济学家费雪提出,被称为费雪公式,费雪公式为

MV = QP

式中, M 是货币流通量; V 是货币流通速度; Q 是社会中商品的总量; P 是平均物价。

我们稍微做一个移项,得到 P = MV / Q ,可以看到,社会的平均物价与社会中商品的总量呈反比。换句话说,商品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越小;货币流通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概率越大。

商品总量的增加难度较大,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物价 P 的上涨都可以归因于 M 的增长,通俗地说,就是钞票印得太多了,而商品的增长跟不上。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就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

假设A国和B国之间有1000万元的债务,是通过A元结算的,也就是说A国还债的时候,需要还给B国1000万A元。可是A国拿不出1000万A元,怎么办呢?要么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凑1000万A元;要么印1000万A元的钞票给B国。

A国政府自然愿意选择第二种方式,即印钱还债。印1000万A元的成本,大概就是几A元。换句话说,A国花了几A元钱,就从B国掠夺了1000万A元的财富。

1.1.3 比特币的诞生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了信用货币缺陷的关键,因为缺乏传统的“黄金锚”,所以一些国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量化宽松来向市场投放货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很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找到解决方法。

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写过一本有名的书《货币的非国家化》,书中提到了数字货币的思想。很多人基于他的思想,构建了不同类型的数字货币,但这些学术上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2008年10月31号,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人发表了一篇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货币非国家化的思想第一次获得了技术上的支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不仅不需要银行这种中介机构,而且不需要中央银行来提供交易媒介。

中本聪亲自开发了比特币系统,并召集了一批认可他的理念的极客打造了比特币社区。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比特币,并开始尝试用比特币支付现实中的商品和服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比特币披萨”。

2010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员兼比特币早期矿工Laszlo Hanyecz在BitTalk论坛上发出了交易请求,愿意用挖矿所得的10000个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那时,距离比特币问世还不到两年,在普通人眼中它几乎一文不值,直到请求发出4天之后的5月22号,Hanyecz才宣布他成功用比特币与一个叫Jercos的用户换了两个披萨。

大概当时谁也没有想到,8年之后,1个比特币的价格最高达到了20000美元,而当年的这两个披萨相当于价值2亿美元,Hanyecz就这样错过了成为亿万富豪的机会。有人曾经问Hanyecz,是否后悔与2亿美元失之交臂,他回答道:“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认为我的这个行为是伟大的,这是我参与比特币发展的一种方式。如果我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食物,那么它就跟其他的货币一样,我们就可以靠比特币来生活。”

可以说比特币的出现让支付交易跨越了地理上的障碍,使交易双方无须像使用现金交易时在固定的场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无须像网上购物,在付款的过程中借助第三方服务商,这是对传统银行支付体系的一次彻底的颠覆。

5月22日被称为“比特币披萨日”,用来纪念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颠覆了传统世界,进而一步一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0年12月13日,中本聪突然在网络上消失,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所谓“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虽然中本聪消失了,但是他创造的比特币和背后的区块链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区块链思想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趋成熟。

本节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起源,比特币这种新的货币体系是一群极客为了解决信用货币滥发问题而发明的,并希望比特币可以像美元那样成为实际使用的商品交换媒介。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最初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因比特币而诞生的区块链技术却越发体现出它的伟大,其中的思想和技术架构必将对未来人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区块链核心架构到底是什么呢? J70lo3mreBQrmanP8LLBVvI2mPhcLZAwt/UIMDVFbh/gZoZFBlJDRdwlBLl1vs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