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如果你有个情绪化的父亲

案例1-1

小时候,我觉得爸爸和蔼可亲,但长大后渐渐发现并非如此。爸爸很情绪化,不高兴的时候,一定会把情绪“写”在脸上。就算对待客人,他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大家很尴尬。每当他表现得很情绪化时,我就会特别懂事地躲开他,免得惹他心烦。与他相处时,我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惹他不高兴。只有看到他开心,我才能放松一些,但还是会担心他下一刻又不开心了。

爸爸很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而他评判别人的标准往往是对方是否重视或尊重他。如果对方很尊重或重视他,他就会对对方评价很高,否则就对对方评价很低。我很在乎他对我的评价。如果我做的事不能让他满意,他一定会对我评价很低,这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觉得自己特别失败。我是好是坏都由他说了算。不管做什么,我都要做到让他满意才能安心,才能获得成就感,才能相信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其实我也是个总把情绪“写”在脸上的人,这让我十分困扰,感到自己的生活缺乏安全感。

我的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简直像个婴儿,我时时刻刻都要顾及他的心情,做什么都无法安心去做。我不想这么累,应该怎么办呢?

——一位40岁咨询者的自述

人为什么会情绪化

看到这个案例,我一方面觉得很有趣,另一方面也觉得很遗憾。有趣的是这位咨询者已经40岁了,还与自己的父亲保持着很深的心理联系;遗憾的是,他已经40岁了,面对父亲时依然像个孩子,想在严厉的父亲面前表现得乖巧听话。在与父亲的关系上,他表现得不够成熟。通过案例1-1,我们先来分析:人为什么会情绪化?其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

第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没有维持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即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必须借助环境或他人的力量。案例1-1中这位咨询者说他的父亲像个婴儿。的确,婴儿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也不需要控制情绪。婴儿与世界建立了关系,但他对世界一无所知,缺乏安全感,他要用情绪把对外界的诉求或不满表达出来。他希望有人(一般是妈妈)能看到他的情绪并回应他,满足他的诉求。案例1-1中这位父亲用负面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这方面确实很像婴儿。所谓情绪化,通常是指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悲伤、愤怒、抑郁、厌烦、冷漠等负面情绪。面对情绪化的人,我们往往会表现得小心翼翼,因为我们把对方投射成一个脆弱的、无力保护自己的婴儿。当对方出现情绪波动,尤其是强烈的负面情绪时,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安抚他、满足他。如果极力安抚并没有让他的情绪好转,我们就会深感无能为力。这位咨询者与父亲的情绪互相渗透,紧密关联,父亲的情绪直接影响他的情绪,让他十分困扰,内心充满无力感。

第二,无法产生情绪共振,即缺乏共情力。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摔了一跤,疼得大哭,妈妈会很心痛,并马上安抚孩子。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情绪上的积极回应,但妈妈其实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疼痛。妈妈之所以如此焦虑和心疼,是因为看到孩子在哭,所以迫切想要安抚孩子。等孩子不哭了,妈妈也就不焦虑、不心疼了。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情绪,孩子可能也在照顾妈妈的情绪,双方在情绪方面都在积极回应对方,这种回应就是情绪共振。如果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产生情绪共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就会表现得很情绪化。

第三,喜欢用情绪掌控别人,掌控环境。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情绪化表现,是因为有人会回应他的情绪。只要他像孩子一样任性地闹情绪,对方就会安抚他;只要他稍微表现出不高兴,对方马上就会对他的感受做出回应。虽然这种回应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并不是他需要的回应,但至少他能得到对方的关注,这会给他一种自己能掌控世界的错觉。

一个人如果经常感受到自己的负面情绪,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差。就像案例1-1中的这位朋友,他发现自己和父亲一样,也是一个经常把情绪“写”在脸上的人,为此感到沮丧、挫败。因自己的情绪过于外露或无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感到羞耻,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或否定性评价。一个人在否定自己或对自己感到失望,担心身边人因此离开时,就会表现得情绪化,希望以此挽留对方。这时候如果有人回应他,至少能让他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被忽略或被抛弃。于是,在需要别人的重视、关注时,这种人就会表现得情绪化,以期别人对他做出回应,与他互动。情绪外露就像开关,只要按下去,灯就会亮。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这种行为模式,当他对世界感到不满或对世界失去控制时,就会用情绪外露的方式寻求可控感。

与情绪化的人互动的模式

如果案例1-1中的这位朋友是位女士,她的诉求可能是想和父亲亲近一些,感受被爱;如果是位男士,他会渴望获得父亲的认同,进而超越父亲。在成长的过程中,女孩希望从父亲身上得到爱,从被爱中获得价值感;男孩则希望通过与父亲的互动获得父亲的认同,接受父亲的价值观,学习处世规则,最终超越父亲,成为一个独立的男人。如果案例中的这位朋友是男士,他已经40岁了,还在不断地寻求父亲的认同,根据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评判自己的价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认同感不够强烈,非常缺乏自主性。

其中还包含施虐和受虐的问题。有些人会故意发出受虐信号,故意让别人对自己不好,这就是受虐心理。比如,有的孩子会故意捣乱或破坏东西,让家长指责、打骂自己。如果一个人经常做出让人厌恶的举动,或者希望别人指责、厌恶自己,可能就有受虐倾向。案例1-1中的这位朋友做事时总是看父亲的脸色,只要父亲露出不快、愤怒或否定的神情,他就知道自己没能让父亲满意,因此觉得自己很差,开始自责,这也是一种受虐心理。

受虐心理的动因是希望自己仇恨的对象能爱自己。案例1-1中这位朋友对父亲心怀不满,因为父亲并非他理想中的父亲。年幼的孩子通常特别关注父母是否会满足自己。被满足就感到被爱,否则就会感到被嫌弃或被忽视,心生仇恨。仇恨能让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感受。而且心怀仇恨一定会产生攻击性,只是有些攻击会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看到对方就变得小心翼翼。如果一个人成年后仍和父亲保持这种关系,说明他的内心还是个孩子。当他在父亲面前小心翼翼时,会把父亲投射成坏人(这个坏人十分情绪化,根本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而且特别严厉、苛刻,不讲情面),因此彼此间的互动会非常尴尬,缺乏情感。

面对情绪化的父亲,该如何自处

如何与情绪化的父亲相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要承认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做到,让过去的一切成为过去。

如果童年时期没能得到父亲的认同,那么勇于接受这一事实。即使这会让我们失落、难过,也要接受这种感受。我们还要明白,童年已经成为过去,自己已不再是童年的自己,要认识到:我们现在已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就要努力活出新的自我。如果一个人成年后仍然走不出童年的阴影,就会经常被一种无能为力的感受包围,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抑郁状态,这是很不可取的。

第二,经常与父亲的情绪产生联动是一种纠缠,要摆脱这种纠缠。

这种纠缠的目的只是想改变父亲对自己的评价,进而把父亲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好父亲。案例1-1中这位朋友顺从父亲、顾及父亲的感受、支持父亲,全都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改变父亲,其最终目的是改变父亲对待他的方式。改变别人能给自己带来权力感,改变父亲其实是在与父亲争夺权力,好像改变了父亲,他自己就能成为权力的中心。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恋,试图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别人,也就是把自己头脑里的东西装进别人头脑里,这和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一样困难。这种做法的动机是利己,完全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需求。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委屈感了。在这种父子关系中,实际上存在某种竞争或对抗,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终止这种对抗,摆脱这种纠缠。

第三,明确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案例1-1中这位朋友已经40岁了,他的父亲很可能早已年逾花甲,既然父亲的特质至今都没有改变,可能以后也很难再改变。子女只能尊重和接受父亲身上的这些个性特质,并明确彼此之间的界限。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与至亲拉开距离会让人感到孤单,好像世界上再也没有与自己存在连接的人了。

20多岁时,我经常与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以完美父亲的标准要求父亲。在我的认识中,父亲就只有父亲这一个身份,这意味着我也一直在扮演想得到父亲认同的孩子这个角色。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重新观察父亲,发现他也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是他过去的经历塑造了他的个性特质。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开始尊重和接受他的这些个性特质。我告诉他,同时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和他是两个成年人,我接受他是这样一个人,也希望他能接受我。在承认了彼此是独立的个体后,我们之间的界限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过去,我很反感父亲的一些做法,比如当众吹牛等。之后再看到他这样做时,我会告诉自己这是他的事,与我无关。我们无法真正改造别人,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越多,越会适得其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位父亲,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应对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就选择接受。

既然无法改变父亲,我们只能自己做出选择:要么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要么按照父亲期望的方式生活。如果我们选择后者,就会把自己活成父亲的样子;如果我们选择前者,就需要一些叛逆精神,对抗父亲对自己的影响。

青春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开始觉醒,开始试着逐渐远离父母,与父母划清界限,试图做出自主选择,掌控自己的人生。所以父母总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叛逆、不听话。案例1-1中这位朋友显然没能在青春期完成与父亲的“分离”,所以40岁了还在与父亲“纠缠”。他要想真正地长大,就必须摆脱这种“纠缠”,获得情绪上的自由。这样才能把心智转向外面的世界,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拓展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联。

一个人之所以一直把自己局限在家庭中,可能是因为内心深处十分看重自己在家庭中的归属感,只注重与父母的关系,忽略了与家庭以外的人建立关联,没有学会如何面对外面的世界。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想结束与父母之间的纠缠,因为这种纠缠能为自己在生活中的挫败无力找到合理的解释或借口。就像案例1-1中这位朋友说的,他总是关注父亲的情绪,以至于什么事情都无法安心去做。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什么都没做好,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父亲的情绪”。他已习惯于以这个借口为自己的无能开脱,并没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摆脱父亲而变得独立。所以说,要想真正地长大,就要明确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界限,实现真正的“分离”,同时要承认自己的确对父亲的情绪无能为力,不必再对此耿耿于怀。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增强自己控制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总之,要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要走出原生家庭、走向自己的世界。至于情绪化的父亲,慢慢接受他,承认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承担作为子女对他的责任和义务。也许,我们此生都无法与这样的父亲有特别深入的情感互动,不妨把这当作一种人生遗憾,接受它,与父亲和解,也与自己和解。与父亲的关联并不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唯一的关联。积极向外界拓展空间,一旦与其他人建立了更多的亲近关系,我们就不会再因与父亲的关系耿耿于怀。 BIHoJFAh1xesOoN8SKryCIoN/AShLBv2rm0NNDHs3yT+JKyCFweKyrD5yyxBvT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