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上面包车,问陪同采访的环江县政协主席谭勉:
“我们去哪儿?”
“茂兰。”
我疑惑地望着谭主席,茂兰是我们贵州荔波喀斯特风景区,年轻的时候我就去过,在贵州,人们习惯称呼它为“大小七孔”。如今,它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近些年来,开发旅游,它的峰丛、峰林、峰洼,它的流泉飞瀑,它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景致,渐为世人所知,游人蜂拥而至,可说是风生水起。莫非,从环江这里,也能坐车去游玩?
转念一想,似又不可能。这一次我们明明是到广西河池的环江县来采风,来深入生活,扎根到毛南族山乡,浩浩荡荡集中了42个人,加上媒体的记者,一大支队伍,不会越过省界到贵州茂兰那边去看风景吧。我讷讷地又问一句:
“你是说去茂兰?”
“没错。”谭主席肯定地回答我,“去茂兰,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你看,这就是那里出的水,茂兰神泉。”
说着,谭主席顺手递给我一瓶水。
我接过一看,只见瓶子上的草书写得龙飞凤舞:“木论神泉”。
◎朝各风光美如画-韦顺讲 摄
这水果然比一般的矿泉水更加晶莹剔透,拧开瓶盖喝一口,味儿确实清凉怡人。
谭主席显然没有注意到我的困惑,指着水道:“用这水泡我们这里的茶喝,那滋味儿你一辈子忘不了。”
我醒悟过来,指着瓶子上的“木论”两个字,问他:“你是说,我们今天是去‘木论’采风?”
“对,就是到茂兰去。”谭主席又一次道,“贵州那边称茂兰,我们这边的毛南族乡亲叫‘木论’。”
谭主席说得很慢,好不容易把茂兰和木论念出了一点差别来。
我乐了,笑着道:“谭主席,在我听来,茂兰就是木论,木论就是茂兰。”
“本来就是一回事,”谭主席承认道,“贵州的茂兰是世界遗产,我们的木论也是世界遗产。人家评定时就说了,这里保存着世界同一纬度上地貌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你去一看就明白了。”
谭主席是毛南族,自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近年来抓旅游,他开口闭口都是一连串的专家词汇。
深入木论喀斯特景区里转了几天,登临送目,饱览了青山巍巍、古树苍藤、烂漫山花的秀丽景色,数度去过茂兰的我,由衷地感觉到,茂兰和木论的山水深幽之境,茂兰和木论的群峰林立、青山四合之美,是浑然一体的,是分不出哪是环江哪是荔波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如环碧水绕古城,
层峦着烟染新春。
我今到此寻思恩①,
千秋青山无飞尘。
注:①思恩:环江的古称。
林深林密林叶浓,
峰洼峰谷连峰丛。
青苔覆在石阶上,
翠岭泛波似绿绒。
数度春秋上庐山,
不见瀑布挂前川。
走进环江牛角寨,
惊见银练竟通天。
【作者简介】叶辛,中国著名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高高的苗岭》《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所著电视剧本《风云际会宋耀如》荣获“金狮荣誉奖”。
◎牛角寨瀑布-欧海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