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环江归来爱看山

覃瑞强

环江是一条河,也称大环江,发源于云贵高原边缘的贵州荔波县境内,进入环江县域后,经由驯乐、上朝、川山、大安、思恩等乡镇,在山间迂回奔腾几十公里,与古宾河汇合后称环江。环江是一个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县因环江河而得名,却因山而出名。

这缘于那个夏天。2014年6月23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夏日,无风、闷热,却因为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让那一天显得不再普通。这一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隆重宣布,环江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一部分“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从这一天起,环江这个养在深闺无人知的美女仿佛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然而,受邀到环江采风时,我并没有多么兴奋,因为我知道此行多半是去参观喀斯特地貌,通俗地说就是去看山!而看山对生长在石山王国里的我来说,实在是太缺乏吸引力了。小时候每天睁开眼所看到的便是望不到尽头的山,它们或高耸入云,或陡峭险峻。不但放牛要爬山,砍柴要爬山,连种地也要爬山。山,留给我的多是狰狞的面孔和苦难的记忆,我一向不觉得它们有多么美。

南方三月,淫雨初开,空气湿漉漉的。近的山,远的山,皆被或薄或厚的白雾缭绕着,迷迷蒙蒙,若隐若现,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像是在一幅山水画中穿行。我发现,环江的山与家乡的山原来是不一样的。虽然同属喀斯特地貌,但家乡的山多为基座相连,峰峦密集,延绵不断。而环江的山却是从高原到低地斜坡地形上的锥状喀斯特地貌,几乎所有的峰丛、峰林都在同一海拔上,既成片生长,又独立成峰,形状各异,仪态不同。成片看,像一幅壮美的图画;单独看,却像一个个精美的盆景!似乎,老天爷对环江喀斯特特别地关照,赋予它更丰富的美,世界自然遗产的名头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这一发现一下子让我游兴陡增,整个身心都被环江的山俘虏了。

如果说远看环江的山是一幅幅画,那走进环江的山就是走进一个王国了。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植物的王国、动物的王国、负氧离子的王国。当地人说,这里是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522属91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短叶黄杉、香木莲、伞花木等21种;陆栖脊椎动物有26目70科26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豹、穿山甲、黑熊等。由于植物繁茂,又远离尘嚣,这里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两万多个,足以让人醉氧!身边的一位同行一面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面不停夸赞这里生态之好。我想,不仅是他,凡是长期在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的人来到这里,都会和他一样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之声的。

眼前是一条小道,一条普通的山间小道,它蜿蜒着伸向山里。它又是不一般的小道,而是汉代就有的千年古道,是黔、川入桂、粤出海交通要道,也是广西西北北上中原等地的要道。古道呈南北走向,贯穿整个原始森林,路面以石块铺砌而成,大部分保存完好,石块历经岁月的打磨,变得光亮平整。据说古道全长二十多公里,共有九道关,每关都是依山而建,两侧都是陡壁悬崖,地势险要,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贵州荔波人蒙赶揭竿反宋由此下环江,清太平军攻关入黔,清同治六年(1867年)潘新简率众儿下环江,南丹起事往返此古道。清提督冯子材遣其参、副将攻关,乃至冯亲征越关入荔剿潘新简农民义军。1917年8月17日,邓恩铭由此壮怀出乡关,追求革命真理。1922年滇军经此赴粤。1930年4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张云逸率军部及二纵队1500余人,越关挺进板寨。1944年11月25日,在此关隘打响了贵州抗日第一枪,亦是黔南事变抗日主战场。国民党军队在此关阻击倭寇,黎明关之战达几昼夜,鏖战惨烈,喋血山谷。1930年3月下旬,由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分别率领一、二纵队从右江革命根据地向黔桂边进发。红军将士千里跋涉,一路征战,历尽艰难险阻的红七军一、二纵队3000多人的队伍,终于在贵州荔波板寨胜利会师……天空飘着小雨,撑伞行走在古道上,仿佛穿行在时空的隧道当中,岁月的另一端,依稀传来古时的马铃声和旅人的脚步声,悠远而深邃,便产生一种今夕是何年的恍惚来,不禁感叹岁月之悠悠,人生之匆匆!环江的山,因了这条古道而多了一种历史感、沧桑感,也平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牛角寨瀑布景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了。除了雄峻的峰丛、茂密的森林,这里还有深幽的峡谷、潺潺的溪流。充沛的水量、多变的地势,使几公里范围内罕见地分布着十多级的瀑布群,而且各有形态,各具特色:直挂云天,飞流而下的,是通天瀑布;像两条白龙出水,嬉戏于林间的,是双龙瀑布;如七位仙女一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是七仙女瀑布……穿行在茂密的森林中,潺潺的流水声由远及近、从小变大,空气中弥漫着细细的水汽,一股清爽扑面而来,顿时心旷神怡!而最让我喜欢的,当属如银毯斜挂的孔雀瀑布,简直就是美妙的天然水滑梯,可以想象,如若是在炎热的夏天,顺着它悠然滑向清幽幽的潭中,将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山不在高,有水则灵。环江的山因为有了这个瀑布群而更加与众不同,也更富有灵性了。

我本是一个固执的人,观念不会轻易改变,但短短的环江之行,却颠覆了我对山的偏见,原来,山,也是可以这样多姿多彩、富有美感的!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于我而言却是:环江归来爱看山。

【作者简介】覃瑞强,《广西文学》主编、编审。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并在国家级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学期刊编辑工作,曾获广西出版行业首届“十佳中青年编辑”“壮族文学奖·编辑奖”等奖项。

◎朝各风光美如画-韦顺讲 摄 wEf+QbZVBr4wE60w/c/qy3gMa/w52Q3LHMUO14gpBCARvxHei6oce+ERD+jMtc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