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让我们把时针向前拨,从盛唐回到初唐。一个叫陈子昂的大神,正站在唐诗的十字路口: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独孤求败!

他拿出的作品,就是那首大家都很熟悉,但都不太理解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最容易被低估的诗。先不急着解释,来说一下,这首诗在唐诗江湖上的地位。

彼时,大唐刚刚过完五十周年华诞,大boss(老板)是女皇武则天。整个诗歌江湖,很崇尚浮华,出现了大量的“宫体诗”。这类诗可以简单理解成“赞歌”,写的都是“我大唐帝国多么牛”“皇帝陛下多么圣明”“山河多么壮丽”“人民多么幸福”等等。

这个时候,初唐四杰出现了。虽然这“四大天王”写出了很多好诗,但王勃死得太早;杨炯人微言轻;卢照邻自己还没有摆脱浮夸风;骆宾王更指望不上,早参加叛军去了。

唐诗的春风,一直没有吹来。

之后,历史又选择了一个人,就是陈子昂。当时,他做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幽州军团参谋。

他先是倡导文风改革:要摒弃齐梁诗歌的浮华,继承汉魏风骨,写文章要说人话。

然后又向武则天提议,不要任用不懂军事的武攸宜做大将军。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她没有同意。果然,武攸宜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猪队友,他大败而归,还牺牲了先锋官王孝杰。

没过多久,陈子昂就在政治斗争中被降职了。

这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他登上幽州台。远处,是已经被契丹攻陷的城池。他郁闷极了:唐诗改革,没人理我,杀敌卫国,也没人理我。比我寂寞的,还有谁?

这就是《登幽州台歌》的诞生。

这首诗也不需要解释,只需纠正一种误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是我既看不到古代的大神们,也看不到后来的大神们,他们也都看不到我。

这是跨越时间、空间,与天地时空的对话。

这该是怎样的寂寞!甚至连“幽州”这个地名,都让人觉得寂寞。

如果说张祜的寂寞是一座渡口,李白的寂寞是一座山,杜甫的寂寞是一江水,张继的寂寞是一阵钟声,那么,陈子昂的寂寞,就是一个小宇宙。

陈子昂四十出头就去世了,他没有看到唐诗的春天。

但在整个唐诗的长河里,他就是历史转折中的先驱。在他之后,唐诗才开始迎来万物生长的时代。李白、杜甫、王维们,才开始打磨出唐诗的性感光芒。

现在发现了吧,“想留不能留”才不是最寂寞。无敌,才是最寂寞的。 Piq7uTiL+kD8jxl0fIvih2CS6rp/AP8+U7N485iYw74l5B1utjAtZO1AZE+l5vc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