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

帮袁世凯搭上奕劻的是轮船招商局的总办杨士琦(1862—1918)。

在此之前,主管总理衙门的奕劻恼恨袁世凯同领班军机大臣荣禄走得近,一度通过部下放出话来:“袁慰庭?他只认得荣仲华,瞧不起咱们的!”

的确,袁世凯曾对心腹说:“满员中只有一个荣禄,然而暮气已深。剩下的全是尸位素餐的饭桶。”

1903年,荣禄病危,袁世凯打听到继任者是奕劻。为了扭转不良印象,他祭出首席智囊杨士琦。

此人为袁世凯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心计之深不下于徐世昌。如果徐是荀彧,杨便是贾诩。

举人出身的杨士琦早年给李鸿章(1823—1901)当幕僚,曾随幕主跟洋人周旋,签订《辛丑条约》。

彼时,李鸿章已精力不支,懒得与同为议和大臣的奕劻废话。洋人有什么动议,他都派杨士琦前去通知。

善于逢迎的杨士琦就此和奕劻混熟,为后来的牵线搭桥埋下了伏笔。

即使对奕劻来说纳贿比纳个凉还稀松平常,杨士琦奉上的十万两银票也是天文数字。

内心狂喜的他假惺惺地推让道:“袁慰庭太费事了,我怎么能收他的。”

杨士琦淡定道:“袁宫保知道王爷不日必入军机。在军机处办事,每天都得进宫,而老佛爷身边的太监一定会向王爷道喜讨赏,费用很是不小。这点微薄心意不过作为王爷到任时的零用,以后还有特别报效。”

滴水不漏的说辞让奕劻心安理得地收下了巨款。

袁世凯果然说一不二,不但包办了庆府的婚丧嫁娶、子孙满月,还定期馈赠巨额的“生活费”。

回报也很丰厚。作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借奕劻之手缔造了一个“天下督抚半出于北洋”的晚清政局。

透过窗户,望着进进出出的官员、商人和文士,袁世凯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所有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合到一起,将袁府变成了一座舞台。

一年前的舞台是奕劻的七十大寿。他一面宣布禁止收礼,一面暗备账册,将之分为“福、禄、寿、喜”四个级别,按礼金多寡分别入账。一些财力不济的官员送的寿屏和小红包则打入别册,压根入不了奕劻的法眼。

但对一不缺钱、二不贪财的袁世凯来说,收礼的目的只是衡量对方与自己心理距离的远近,以调整人事安排。

人生不能没有剧本,否则便会活在别人的剧本里。

到场拜寿之人,十之六七都是袁世凯本子里的角色。不用人物小传,他也了如指掌。剩下的则是群众演员,或曰“历史的过客”。

奕劻虽未到场,也是个重要配角。别看杨士琦日日奔走于满族权贵之门,送钱送脸,谄媚恭维,背地里却把这帮寄生虫蔑称为“童”——某贝勒为“童昏”,某亲王为“童顽”……

谁控制着谁,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而奕劻,就是袁世凯最大的傀儡。他操纵着这只投币式木偶,拖垮了清廷。

外间忽然一阵骚动,放眼望去,却是张之洞(1837—1909)的贺联到了:

朝有王章威九译(泛指西方列强),寿如旦召佐重光。

上联称赞袁世凯是外交能手,下联则用辅佐周成王的贤相周公、召公比喻赞襄清廷的自己和袁世凯。

时人以“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形容这对泰山北斗,殊不知有什么都不如有兵。

在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的改革进程里,张袁二人一南一北,不分伯仲,但前者无意培植私人势力,后者则伺机坐大。

讽刺的是,由于张之洞看重军人的文化素质,新军第八镇中识文断字的书生兵云集——“启智”的直接后果便是将湖北变成了亡清的导火索。

风烛残年的慈禧最后一次重要的人事布局便是将两大“柱石”调京任军机大臣,借机褫夺兵权。

袁世凯还好说,直督任上经营多年,京城亲信遍布,又兼着一个外务部(外交部)尚书,不练兵大不了去搞外交。只身入京的张之洞却可谓龙离大海,虎落平阳。

张大人进京后住在远离紫禁城的先哲祠,上朝多有不便。袁世凯听说后,立刻将锡拉胡同的宅子腾出来给他住。

张之洞固然免去了奔波之苦,但付出的代价是被袁世凯监视。

一次,某外省官员来京面谒袁世凯,袁随口问道:“可曾见过张中堂?”

来人如实道:“未见公,不敢往。”

袁世凯点头道:“嗯,昨天看门簿时的确没有你的名字。”

两虎相争,慈禧的目的已然达到。

其实,以袁世凯的度量,张之洞但凡放下一点清高的架子,两人也绝不会闹僵,毕竟后者的资历与学历是袁世凯望尘莫及的。

可能张之洞对买卖文凭(袁世凯的功名是捐的)的社会风气实在是深恶痛绝,偏要倚老卖老,在袁世凯刚当上直隶总督,途经江宁(南京)时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作为署理两江总督,在为袁饯行时,张之洞居然喝着喝着假寐了,旁人也不敢叫,袁世凯等不及便先走了。

谁知张大人酒“醒”之后,急命属下去追,请他回来。

袁世凯本想作罢,却耐不住众人苦劝,只好折了回来,陪张之洞演完“把酒言欢”的送别戏。

还有一次,张之洞路过保定,会晤袁世凯。

席间,袁的亲信、直隶布政使(直隶省省长)杨士骧作陪。

听说杨士骧乃翰林出身,张之洞眼前一亮,与之热聊起来,所谈皆是翰林院的旧事,把袁世凯晾在一边,旁若无人。

袁世凯枯坐在侧,一句话都插不上。

事后,张之洞对人道:“不意袁慰庭作总督,藩司(布政使)仍有杨莲府(杨士骧)!”

袁世凯听说后,打趣道:“你既受香帅知遇,何不请其奏调湖北(张之洞时任湖广总督)?”

杨士骧笑道:“纵使香帅有此意,我也不愿伺候这种上司!” pZZDXxbxYiI5pqpqnXRMx3qVfFgapg0VMJTOpOuDPMJ0ExmlfKhSulNuMSbMM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