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用好为突出主体而存在的陪体

何为一张照片的陪体

所谓“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有主体存在,才会有陪体。一般来说,陪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和主体相一致或加深主体表现,来支持和烘托主体;另一种是和主体相互矛盾或背离,拓宽画面的表现内涵,其目的依然是为了强化主体。简单来说,是否加入陪体以及如何加入陪体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增强主体的表现力。

摄影作品对于陪体的表现也有一定的要求,陪体必须是画面中的陪衬,用于渲染主体,并同主体一起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体。它是画面中同主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次要拍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陪体在画面中的表现力不能强于主体。当然,陪体也并不是必需的元素,某些特定的画面并不需要出现陪体。

例如,左侧这张照片,以游客作为陪体增加了画面的活泼感,并且将观者视线引向主体—落日,从而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

如何处理陪体

处理陪体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不能影响主体的表达。在不影响主体表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陪体,例如,加入前景或者一些周边的元素来对主体所处的环境进行表达。

正因为陪体不能干扰到主体,所以在拍摄时,要尽量选择一个相对简洁的背景进行拍摄。很多朋友拍出的照片不好看的原因就在于,背景选择得太过杂乱,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适合突出主体,例如,人头上长树这种常见的构图错误。

下面这张照片是想表现具有中式古典意境美的盆景,因此在拍摄盆景的同时,将古典灯饰也纳入画面成为陪体,配合绘画的背景,在构图上打破画面主体的单调感。

在拍摄时完全不加入陪体也能拍出好照片,这尤其适合刚接触摄影不久,还不知道如何处理陪体的朋友。对于初学者来说,当拍摄经验得到一定累积后,再尝试加入陪体也不晚。 K1q5l1yhk2TQvufbuN7jgLsjUkTHkQd1JgJ460O8dHbcZDTYqaqr0N+bpmnog+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