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B  U  Z  H  A  O  J  I

不着急,慢慢来

要想真正地理解禅理,需要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不要刚刚学习了一段时间,就认为自己已经参悟了,其实离真正的领悟还有很长的路程。

弘一法师认为,无论参悟禅理,还是做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也就说,做事情要讲究时机,时机没有到来时,不要贸然采取行动。特别对于初学之人,他从来不讲很深的道理,而是从浅显的道理入手,传授他们学习佛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怎样去参悟佛理。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无论干什么事情,不要过分讲究速度,而忽略事物发展的过程。想解决问题,不能忽视时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有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家,想知道蛹如何羽化成蝴蝶。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儿不忍心,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它的身体臃肿,翅膀干瘦,根本飞不起来。

小孩儿以为几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会自动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拖着臃肿的身子与干瘪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展翅飞翔。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玄妙的,每一个生命的出生都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一定得在茧中痛苦地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茧成蝶。小孩儿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

公元一四零九年六月,明成祖朱棣命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精骑十万,讨伐谋叛的鞑靼主本雅失里。

大军出发前,明成祖朱棣考虑到丘福平素爱轻敌,特意告诫说:出兵要谨慎,到达鞑靼地区即使看不到敌人,也应该做好时时临敌的准备。他还进一步指出:不要丧失战机,也不要轻举妄动,不要被敌人的假象所欺骗。等到丘福率师北进后,朱棣又连下诏令,反复叫丘福要谨慎出战,不能轻信那些关于敌军很容易被打败的言论。

八月,丘福的军队来到了鞑靼地区。他自己亲率一千多骑兵先行,当行进到胪朐河一带时,与鞑靼军的散兵游勇遭遇。丘福挥师迎战,将他们打败,接着乘胜渡河,又俘虏了一名鞑靼小官。丘福向他询问鞑靼主本雅失里的去向,因为这个人是鞑靼人派出侦察明军情况的奸细,便编造说:本雅失里闻大军南来,便惶恐北逃,离这里不过三十里。丘福听了便信以为真,就决定率先头部队去攻杀。各位将领都不同意丘福的这一决定,建议等部队到齐了,把敌情侦察清楚了再出兵。但是,丘福却坚持己见,拒不采纳。他率部直袭敌营,连战两日,鞑靼军每战都假装败走。这就更加助长了丘福的轻敌思想。丘福一心想要生擒本雅失里,于是孤军猛追。这时,他的部将纷纷劝丘福不可轻敌冒进,并提出或战或守的具体措施。但是,丘福根本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并下令说:“不从命者斩!”随即率军攻在前面,诸将不得不跟着前进。

不久,鞑靼大军突然杀过来,将丘福所率领的先头部队重重包围了。丘福等军士拼命抵抗,无济于事,最后在突围时战死。丘福死后,明朝后续部队不战而还。

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

急功近利者,一定戴着功名利禄的近视眼镜——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了西瓜的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眼前,可以不顾未来;为获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砝码,其实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但凡急功近利者往往会错失成就事业的最佳时机,这一类人会把全部精力、全部时间甚至全部生命都用在短期行为中,耗费在虚浮浅薄中。也许一时会得到些小利,但得到的终归微不足道。这样的人活得太累,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切不可成为这样的人。

人生智慧

急功近利者,一定戴着功名利禄的近视眼镜,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了西瓜的甜。所以说,做事情要讲究时机,时机没有到来时,不要贸然采取行动。 T6kHDXeybu+60exWoMVNX0mYjeVEfu1XFKrZGtYsHEmJbsrsHOd6eD/OUbrVHb0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