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程改革的文化自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国方案,表达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有文化自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信,说到底是文化自信。这不难理解,因为课程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本身就是文化;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大任。换一个角度看,课程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母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课程在中华民族文化大河的河床里孕育、发展、壮大,随着大河之水,吸引外来文化,汇合成一股洪流,流向世界,流向未来。只有在中华文化的照耀下,基础教育课程才会焕发民族文化的光彩与时代的色彩,也才能以它特有的姿态映照中华民族文化,因而,中华民族文化才会永远充满青春的活力。

今天,之所以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自信问题,是因为一个宏大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大问题”这个提法是对文化自信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所处地位的重大判断。面对这一“大问题”,还有不少人存在一些困惑:谁的自信?自信什么?怎么才能自信起来?有学生说:“我参观故宫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珍藏国宝,无非是展品;参观长城,巍峨雄伟,气势逼人,无非是旅游景点;参观国家图书馆,诸子百家,各种类书汗牛充栋,无非是藏书,放在书店就是文化商品,在课堂就是课本。凡此种种与文化自信有什么关系?”

是啊,别说大学生,中小学生更会有这样的困惑。于是,我们不禁要叩问:当他们每天手捧课本学习的时候,究竟在学什么?与课本相遇,就是与文化相遇,就是与中华民族文化亲近。但是,在相遇、亲近时,课程文化里生长起什么价值?当然有知识,有历史,有科学,也会有工具,它们都是一种价值形态,都蕴含着价值。不过,止于此,还远远不够,如何生长起精神价值,生长起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力量,尤其是生长起中国的文化自信,更为重要。基础教育课程要迈过工具价值走向精神价值,建立并增强文化自信,这才是深度的课程改革,才称得起课程文化。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这既说明文化自觉还有待于提升,也说明文化自信当进一步构建;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起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信,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理论基础作支撑吗?有人总有这样的疑虑:课改支撑理论在哪里?有,不过那都是国外的,是西方的。这实在是种误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宝库中,有那么多教育的瑰宝: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改革经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学、切问、近思、笃行、知行合一、温故而知新、择善从之……这些理论、思想至今都不落后,它们既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又是未来时;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已将它们融入中国基础教育课改之中。我们应当有这样的理论自信: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自己的理论。当然,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要研究、要做的事还很多。自信起来吧,坚定地走中国的课改之路,走中国特色文化之路,为世界课程提供“中国方案”,用中国智慧为人类教育作出一份贡献。

中国基础教育课改,走进新时代,当更自信。 0iPSToTnOagAgzZ5Gak+B3V5ZbBm8k5LnGkv8FxHcGvVoivJRo4j391Icd2bXv3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