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与主要途径

一、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的反思

这么多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词,放眼望去,校园里一片蓬勃的文化景象,呈现出美好的前景。感谢4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有了一次重要的文化觉醒。学校本是文化存在的形态,担当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学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伟大的新时代,文化建设又迎来了春天,文化在校园里再一次冒出新的绿芽,将会长成一棵树,长成一片树林。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充满信心与希望。

文化建设之所以生气勃勃、一派繁荣,是因为文化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反思,正是反思,文化才能不断进步和繁荣。反思也应是文化建设必备的品格。循着文化的这一特性,本着文化品格培育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作一番反思。

毋庸置疑,学校文化建设的进展是显著的,成果也是丰富的,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对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存在不必惊诧,因为,尽管我们对文化、对文化建设可以说已是熟知,但熟知并非真知。正是对问题进行反思,文化建设才能走向真知,才能抵于文化建设的真义,臻于文化建设的境界。

反思之一,在学校文化建设宗旨上的偏差:重在学校特色的追求与彰显,而忽略了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助于克服学校、教育的同质化,所以,特色建设成了所有学校的必然追求。而所谓特色说到底是文化特色,抑或说文化是学校特色形成的根本原因,通过文化建设,彰显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应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必由之路。但是,有个问题必须厘清: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是形成特色,而是用文化育人。特色建设与文化育人并不矛盾,问题是,在理念上,更在实践中,不少学校只止于特色建设,而没有深层次的追问,即特色建设的根本目的仍在于育人,可以叫作特色育人。但是,学校特色建设中,一些学校只见特色项目、特色品牌,而往往不见人,没有学生的发展,育人的目的被所谓的特色遮蔽了。其实,此时的文化已经被边缘化了,文化建设的宗旨被偏离了,如果不加以纠正,还很有可能被异化。必须指出的是,这一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我们尤要警惕,予以克服。

反思之二,在文化建设的核心上:重在形式的丰富、热闹,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的价值观教育这一核心问题。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核心应是价值观教育。有人说,“价值观”就是“观价值”,这一表述看起来似乎有点玩文字游戏的味道。其实不然,“价值观”是看待事物的根本态度、观点和标准,而“观价值”则是对事物进行观察,让事物透射出价值,然后进一步考察、判断与选择,离开事物,离开“观”,便无价值观可言。也许是认识上的误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重形式,开发各种不同的活动、项目、工程,忙于汇报、展示,有时候汇报、展示又变成了表演,表面上热气腾腾、风生水起,可是并没“观价值”,没有深入到核心问题上去,造成了文化之“体”与文化之“魂”的分离和割裂,文化成了一种“面具”,丢了魂,少了根。黑格尔说,文化好比剥洋葱头,剥了一层皮就是剥了一层肉,皮即是肉,肉即是皮,体中有魂,魂附于体内。当下实践中存在的文化建设表面化问题,透露出来的是对文化认识和价值观教育肤浅化问题。

反思之三,在文化建设方式上:重“教”轻“化”,即常常用灌输的方式,而忽略了文化应有的方式。软实力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说:“传统的经济手段和军事资源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下的种种现象了。它们虽有助于理解强迫和收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却无法解释吸引和说服的威力所在。”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而软实力的方式重在“吸引”与“说服”。吸引人,说服人,恰是文化的魅力,也是文化的威力。中华文化中也道出文化的方式是“品”,是浸润、濡化、探究、体验,是“悟”,是以身体之,以心悟之。这样的方式,看起来风轻云淡,却春风化雨、沁人心脾、滋养心灵,是有威力的。文化之窗在这样的方式中不知不觉被打开,更加宽阔、更加美好、更加深刻的文化景象呈现在面前。遗憾的是,当下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革命传统文化的坚守,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扬,往往用灌输、简单训练的方式,记忆、背诵,甚至书面考试,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也扎扎实实,但因为偏离了文化应有的方式,而显得干瘪、单调、无味。用这样的方式推进文化建设怎么可能有效果?又怎么可能生长起文化智慧呢?

反思之四,在现代技术运用上:重技术的操作以及新技术的引进,而忽略运用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作用。信息、媒体、技能,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到来是必然的,况且已经到来,而且进来的速度还要加快、力度还要加大。新技术本身就是文化存在的一种形态和工具,彰显着文化的威力,同时,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无疑,文化建设必须运用新技术,用新技术来支撑。但是,技术是人创造的,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新技术的主人,文化建设不能只见技术而不见人,要让技术退到后面去,让人站到前头去,否则,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人的“退化”,人的“退化”肯定是文化的退步、衰落。必须看到,也必须承认,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还没有处理好技术与人的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是存在的。这一问题还表现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忽略理念,忽略形而上的道,过分注重形而下的器,有时还以接地气为理由,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一种技术化的过程,走进了纯技术、纯工具的胡同。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防范和改进,将会发展为一种倾向,影响、阻碍学校文化的深度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质、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文化育人的理念,更没有成为信念。反思告诉我们,一定要将文化育人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让文化在育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坚守并彰显文化育人应有的价值与魅力。唯此,文化才会有真正的进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有效得以落实。

二、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

反思是为了明晰、改进和提升文化育人的内涵和核心要义。文化育人的内涵丰厚、深刻。文化是关于意义解释的科学,因此,不妨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文化育人的内涵:用文化的力量推动人的发展,用文化的方式滋养人的心灵,让人在文化的进步中培植文化精神,形成文化人格,最终让人成为文化的创造者、积极的生活者。也许这样阐述性的概括还不够全面、准确,不过,相信概括的基本方向与旨意是对的。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可以梳理出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并以此厘清、把握文化育人的基本策略和路径。

1.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与任务:学以成人

文化育人是文化实质的具体落实和生动体现,抑或说,文化育人命题源自文化的实质。文化的实质就是两个字:人化,文化即人化。其基本含义有三:以文化人;以人化文;让文化成为人的精神家园,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无论哪层含义,文化都离不开人,离开人便无文化可言;人应当是文化的主语,当然也应是文化建设的主语。文化育人这一命题本身就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从文化的实质出发,讨论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有以下视角:

一是从哲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推动文化育人,其深层意蕴是学以成人。哲学是文化建设的高地,用一学者的话来描述,哲学是挂在国家文化客厅里的字画,凝练着文化育人的思想精髓和精神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使命与文化育人的主题在内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关于哲学的使命,不能不说到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世界哲学大会成立118年后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并且用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学以成人”作为大会的主题。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教授、哲学家杜维明的话来说,设立这一主题虽有一点“私心”,却具有“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言其“学以成人”这一主题,世界各国哲学家们是基本认同并共同追求的。学以成人,关涉到对学习目的的认知与把握。孔子早就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深蕴着对自己、对每一个人的核心关切,意思非常深刻。其中的“学以成人”之“成”,有两种解释:“作动词解释时,强调通过修养成就人;作形容词解释时,‘成人’即‘完人’。两个方面,均需要通过‘学’而成就”。 不言而喻,“学”是知识习得过程,这是文化过程,也是文化的方式。如此,哲学、文化,通过“学”指向了人、指向了成人,文化育人便获得哲学的解释,进一步折射出文化的本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与任务。

二是从道德的视角看。学以成人完全可以演绎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内涵也极为丰富。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色与底色是道德。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有德,中国人的精神结构是“伦理—道德”结构。习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则是对“太上有立德”的进一步阐释。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有“立德”的观念,而且还有“树人”的观念,并将“树人”作为文化的核心观念。“树”是学习的另一种阐释,“树人”是学以成人的形象化表达。其三,在中华文化里,“立德”与“树人”两个核心概念自然走到了一起,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起,就有了“立德树人”的概念,形成了“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这就是中华文化思想的深刻,中华民族初心的伟大。

三是从以上两个视角结合的角度看,在教育领域,便自然地形成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对此作了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还提出,要用文化“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既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理所当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综上所述,文化育人源自文化的实质,又从这一实质演绎为学以成人、立德树人,于是文化育人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与根本任务。文化育人命题的提出与讨论,直击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弊端,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战略意义。

2.文化育人的重大命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自然,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教育是文化育人的核心命题和重大任务。“价值是理想中的事实”,讨论价值就是听从理想的召唤,在事实面前竖起理想的旗帜,文化育人就是引导学生去追求理想与真理。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力度加大,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随之而来,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误导着学生。当前文化育人中的价值观教育应当着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笔者作了一些归纳,一是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梳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二是帮助学生处理好两个学做人的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么处理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或者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这两者的关系,坚守‘义以为上’的价值观”;“第二个基本问题是怎么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将“个人很短暂的生命融入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这个长河中不朽,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 三是提升幸福价值观,确信幸福是自己奋斗出来的,真正的幸福超越金钱;提升审美价值观,真正的美丽源自志向和思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才是真正的美丽,以此抵制“看脸时代”所带来的拼颜值等低俗审美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明晰地摆在我们面前,文化育人,就是要坚持用价值观育人,就是要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育人。从某个角度看,文化育人就是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图谱,落细、落小、落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照亮文化育人之路,让文化育人映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文化、文化育人的方式与境界:在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中,厚文养正,以美其身

文化育人有其固有的、特有的方式。文化方式是打开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文化方式形成人的文化行为模式,文化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可以有这样的判断:文化育人的效果,以及文化育人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方式有关。

文化育人方式的讨论应该再一次回到中华文化传统中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德育与美育是相通、相融的。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等学者对这方面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教育,要以德育为中心;美育是德育的助手、津梁,而道德则是美育的基石;从伦理观来看,善就是一种美,从美学观来看,美就是一种善;德,让美有了方向,美,则是对道德的象征;孔子的育人之道“始于美,终于美”。德育与美育的融合,为文化育人铺展开了一条新的道路,获得一种新方式,那就是以美修德,以美其身,达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让学以成人、立德树人过程成为审美过程,让学生在文化的滋养下有审美的体验和愉悦的享受,因而过一种美好的生活。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育人落实在学生美好的生活中,既达成目的,又走向崇高境界。

文化育人方式讨论回到中华文化传统,有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情感教育方式。李泽厚在美学研究中提出“情本体”的命题。他说,“所谓‘本体’……而只是‘本根’‘根本’‘最后实在’的意思。所谓‘情本体’,是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根本”。 他把情感提升到“最终实在、根本”的高度,足见,情感对于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为什么?李泽厚从“道德”与“情感”的关系进行阐释,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道始于情”。 他的阐释是:“中国讲的是理性融入感情,人之所以爱人……是一种理性化了的自然情感。” 因而这是一种“情理结构”。 他的核心观点还在于“情本体”是“中国传统作为乐感文化的核心”。 论及这些,无非是说明一个问题,文化育人,学以成人,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庄重,具有神圣感,但在方式方法上要向儿童靠近,让儿童对文化育人感兴趣,很喜欢,乐意参与其中,文化触摸到儿童情感脉搏的跳动。在审美视野下,让情感伴随文化育人过程,这实质上是厚文养正、以美其身的过程,审美、情感很温暖,很生动,很有趣,但文化很厚重、方向很正确,在这样的过程中既有方式,更有境界。

三、文化育人的关键与主要途径

文化育人的关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不同的理解与把握,但是从实质看,文化育人的关键仍在于人,在于教师,因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文化育人,说到底是人、是教师用文化去育人,创造文化去育人;进而可以认作,是教师带领学生在文化的继承与创造中育人;再进而,文化育人是学生自主地用文化培育自己,塑造自己。文化育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文化引领,教与学的结合、统一,才是完整的教育、完整的育人过程。

教师作为文化育人的关键,究竟怎么发挥作用呢?最近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有段讲话特别好,对我启发特别大。13年前退休的她,从事了一辈子音乐创作的她,常听到周围不少人讲,现在的孩子都没歌唱了,有些歌还在污染孩子们的耳朵。她的心被刺痛了,决定将流行歌创作弃置一旁,全身心为孩子们写歌,只为孩子们能听着美好的歌声长大。写什么样的歌呢?什么样的歌才是美好的?她想到了“启蒙”二字,并且说,这样的启蒙必须源自文化本体。后来,她把目光投向那些千百年来久诵不衰、意蕴丰富的中华文化经典作品,为古诗词谱曲,她把这些歌曲称为“新学堂歌”。12年时间,共创作了50首。她说了这么一段话:在中国,要走的老人总要在最后一刻把儿女叫到跟前,嘱咐一些事。于我而言,这最后的事要讲给全中国的人听,我多希望大家多想想孩子的事,而别只在“六一”这一天。她说的这段话真让人感动。如今,“新学堂歌”在学校里唱响,这50多首“新学堂歌”,好似又一首《歌声与微笑》,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采蘑菇的小姑娘”,还有那“烛光里的妈妈”。启蒙课是文化的,是美好的,文化育人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艺术教育方面。有人称谷建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摆渡者”。我十分赞同。

文化育人,于教师,就应该像谷建芬老师那样,做个文化的“摆渡者”。摆渡,就是用另一种方式传承;摆渡,就是要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向时代转化,让传统文化闪耀现代与未来的色彩;向儿童转化,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成为儿童人格的一部分;向实践转化,让传统文化落实在课程教学中、管理中。摆渡,是文化育人的途径、方式,为文化育人搭起一座桥梁;摆渡,是在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智慧。摆渡者,说到底是文化育人者,是文化育人的智者。

文化育人离不开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这些前文已有所论述。总之,文化育人不只是一种理念,也不只是一种要求,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的一种行动。从文化来源于农田的耕种来看,当文化育人落实在行动中,那便叫真正的文化。 OE1mHAc9/sU4SHSY9SmpX0+aw19pUEzqpdkMvdR5qKH8pnOcwGOnBUZ87J2RPe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