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桑中
(鄘风)

爰采唐矣 ?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 ?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 ?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讲评】

这是一首男女约会的情歌。根据诗中所写的约会之地——桑中、上宫、淇上,可知这是在男女盛会时所唱的歌子,并非幽会。因为桑林之中、淇水之上,是卫国男女聚会的地方。诗写男子应女子之约,而到桑中、上宫相会,会后又送他到淇水上,然后分手。歌声中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文化史拓展】
1.关于“桑中”

“桑中”,孙作云认为即“卫地桑林之社”,这大致是不错的。《吕氏春秋·顺民》篇云:“昔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以身祷于桑林。”《帝王世纪》:“汤祷于桑林之社。”由此可知,所谓桑林之社,就是因社的周围有许多桑树。所谓桑中、桑间,也就是桑林之中,桑林之间。商汤有桑林之社,殷有桑林之乐、桑林之舞,宋是商的后裔,卫是商之故地,宋、卫承商之流风,所以都有桑林之社。《墨子·明鬼》云:“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男女聚会的好地方。男女之所以在这里相聚,是因为这里有神社。社神乃是古代的土地神。《说文》说:“姐,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淮南子·说山》注云:“江淮谓母曰社”。看来社乃是代表母性的女神。对社神的崇拜实在带有生殖崇拜的意味。而原始时代的祭社活动,往往有男女聚会的内容。

《周礼·地官·媒氏》说:“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为什么男女之讼,还要听断于社神呢?自然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社神不仅主宰着大地的生养,也主宰着人间的婚配。根据人类学家对原始部落的考察获悉,祭社活动,往往伴随着性行为。他们认为这样能刺激作物生长,获得来日的丰收。社之前后要植之以树。宋卫之地,社之周围则多植以桑树,所以称桑林之社。于是桑林也就成了男女狂欢的地方。《楚辞》说大禹与涂山之女私通于台桑,所谓台桑,就是桑林之台。

祭社是古代民间最热闹的活动。《礼记·郊特牲》云:“唯为社,单出里。”这就是说唯有祭社活动,“里”中的男女老少才全都出动参加。这是男女青年恋爱的最好时机。《华阳国志》卷十云:“常以二月八日社”,《周礼·媒氏》云:“中春之月(二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所以在这个节日里,桑林中异常热闹。《左传·成公二年》所谓“桑中之喜”,就是指男女的艳遇。《桑中》就是在这样的节日里唱的情歌。

2.关于“上宫”

所谓“上宫”,当是建于淇水之上、源于远古女性公所的“女性学宫”。平时是贵族女子隔离受教之所,而在一定的季节,便成了行乐之地。就如辟雍既是游乐之地,也是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的地方一样。王先谦说“上宫盖孟姜所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易林·艮之解》说“上宫长女,不得来同”,司马相如《美人赋》说“上宫闲馆,有美人独处”,都披露了其与女性隔离之宫的联系。

今有一些研究者,见到诗中有孟姜、孟弋、孟庸之类的词语,于是便说这是“卫人讽刺贵族男女幽期密约的诗篇”,或以为是“揭露卫之统治阶级贵族男女淫乱之作”。殊不知孟姜、孟弋乃是诗人对自己情人的美称,犹如后人称西子、毛嫱。同时因诗歌演唱的需要,略易数字以叠章复唱,并非真有一男得三女之事。读诗绝不可胶柱鼓瑟。

3.关于“淇上”

“淇上”就是淇水之上。淇水边也是卫国男女聚会之所,因此在《诗经》“三卫”表达男女之情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如《淇奥》篇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终不可谖。”这是一位姑娘对一位贵族男子的赞美与思念。《竹竿》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有狐》说:“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这显然所表达的都是男女相思相怜之情。《氓》中遭到不幸婚姻的女子三次提到淇水,显然淇水是她伤心之处。

【文学链接】

这首诗对后世诗文的影响极大,“桑中”这个带有固定内涵和情境的词语,不断地出现在文学家的笔下。“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类此者举不胜举。直到清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以“桑中之游”指称男女私情,使小说叙事具有典雅蕴藉之风。 jgzXGLBI4KTL2FYUnjz/9WvtTFtH21nL8zBRuHHnuI9wfWxlwjvAVJ8MUFcWKD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