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新石器时代 人们掌握了制陶技术开始,人们对陶瓷的研究就从未停歇。
东汉时期 ,陶匠为了改善陶的性能,开始尝试不同的配方和烧制方法。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白色的高岭土让陶匠如获至宝。加入高岭土的黏土,颜色更白,烧制出的白陶不但光滑洁白,强度和硬度也远超同时代的其他陶器,这就是最早的“瓷”。
唐代 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以北方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为代表。
宋代 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前面讲到的 五大名窑都兴盛于宋代 。随着宋瓷远销海外,宋瓷的使用也成为外国上流社会阶层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
明清时期,青花瓷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让青花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 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就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的典型代表作品。瓶身用青花绘制海水,巧妙地用留白刻画白龙,独具匠心。这个瓶子的造型源于中亚阿拉伯文化的玻璃扁壶,反映出了中外文化在瓷器上的交流与融合。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另一只明代“ 青花龙纹梅瓶” ,也体现了当时卓越的青花瓷烧造工艺。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南海一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青花龙纹梅瓶 湖北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