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诗歌,历史的血肉

读《水浒》,我一直不喜宋江,直到第三十九回浔阳楼题反诗,才对黑三郎有了一点好感。读《红楼》,不喜宝钗,直到她写出“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才看到宝姐姐被压抑的青春。

《三国演义》把曹操刻画成一个奸诈的大坏蛋,但只要读读曹孟德的诗,很难不路转粉。

原因不只是他们诗写得好,而是诗歌令这些人物血肉丰满。比如曹操,一个有血有肉的坏蛋,胜过一个面目模糊的好人。

读历史书就没这么幸运了。

历代官方著史,大多是某年某地,某人某事,如同一条条新闻短讯,人物情感和细节严重缺失。那些可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人,他们身上一定有故事,有传奇,有不得已,以及鸡毛蒜皮的生活。可惜史书里看不到。

大概从《诗经》开始,人们给诗歌定了调,叫“诗以言志”,诗歌就成了很个人化的表达。诗人们通常又沉沦下僚,于是,他们的诗歌,成了史书之外的东西。

由宋开始,直至明清,对唐诗的研究从未间断,其中不乏时代大作。但这些书要么是文学范畴,要么是美学范畴,少有从历史角度切入的。大概是认为,再大的诗人,在历史进程面前也是小人物,况且诗歌又不够严谨,全是主观体验。

读唐史的时候,有段时间我钻进府兵制、募兵制的学术海洋,差点淹死,脑中却捞不出一个大唐普通士兵的形象。这也难怪,在时代大制度下,在王朝兴衰的历史浪潮中,谁会在史书上记录一个普通士兵呢!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卢纶的《逢病军人》,一个大唐普通士兵的形象立刻鲜活起来: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与刚刚过去的盛唐诗相比,它不够飘逸,也不雄浑。可正是这种娓娓道来,反而增加了真实性。顺着诗人的目光,我们似乎来到大历史里那个微不足道的现场。

一个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拖着受伤的身体,衣衫褴褛,身无分文,来到一座城墙下。饥饿和伤病折磨着他,他蜷缩着身子,甚至躺在地上,哀号,呻吟。

但最艰难的时刻还不是现在,而是秋天过后即将到来的寒冬。诗人记录的是一个片段,我们却不难猜到后续的故事。这个士兵走到这里,离家还很遥远,他能活着走到家,几乎不可能了,就算不病死、饿死,也会受冻而死。

如果是史书,我们就看不到这个“病军人”,他只会化作冰冷的伤亡数字——某场战役,死伤多少万人。

这首诗给我的另一个惊喜,是对战前诗歌的回应。李白的《战城南》、杜甫的《兵车行》、“三吏三别”中的那些士兵,后来都怎么样了?

这首《逢病军人》,是他们最有可能的结局。

于是我总在想,史书和诗歌,哪个才是真实的?从严谨的角度看,是前者;但从人的角度看,诗歌更能给我真实感。

这本书算是《鲜衣怒马少年时》的第二部,大多数篇目严格尊重正史,极少的篇目则通篇虚构,这么写是想跳出“翻译+注解”的条条框框,诗仍是主菜,史是配料,力求有趣。

与第一本一样,本书一部分来自我的“少年怒马”公众号,修正校对后结集;一部分是首次发表,体例混杂,长短不一,随性而写。在一个长篇新作里,我企图用四万多字说清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并顺便回答杜甫和李白谁更伟大。

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对唐诗和诗人们产生新的理解。若你有那么一刻能梦回大唐,在长安或洛阳的某个小酒馆里,我已等候多时。 cxxkbL6/quGD+XbpBOTs0Qqh7yXrahLzAJ7V+vnO3AA1Ca9gMm4JsWC+vnCfCu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