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早发白帝城》写于公元759年,是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层。

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回到故事的第一层,公元756年夏天。

这一年夏天,安史之乱已爆发半年,叛军接连攻下洛阳、长安,唐玄宗到成都避难,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庙号肃宗。

永王李璘率南方官兵顺长江而下,途径庐山,遇到在此隐居的李白,三次邀请,李白被其诚意打动,上船入伙。但是很快,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作为从犯,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罪臣生涯。

若以此来看,这不过是一个怀有不臣之心的王爷,起用一个文人壮大智囊团的老套故事。可如果深思,便会发现这个故事迷雾重重。

一个有五年工作经验的经理人都知道,规划大方案要有充分的筹备。李璘虽然不具备帝王智慧,但绝非“脑残”,既然有独立上市的心,为什么行事如此仓促草率?

最说不过去的是唐玄宗。

在他任命李璘为四道节度使、掌管大唐南方的时候,很多人是提出过异议的,比如高适,他们的观点来自历史经验:皇子们分镇各地,很容易重演“八王之乱”的悲剧,是给皇权埋雷。可唐玄宗依旧一意孤行,给了李璘仅次于唐肃宗的权力。

对于这个迷惑行为,历史上通常的解释是,唐玄宗年老昏聩,心中只有玉环的凝脂,没有李唐的江山。

这顶帽子一扣,似乎他所有愚蠢的决策,都可以轻松解释。

可事实真这么简单吗?

唐玄宗可以懒政、可以判断失误、可以搞音乐舞蹈,但绝不会蠢。

他当年为争夺皇位,斩韦后,杀姑姑,一通操作行云流水。那种天生的帝王手段,不比李世民、武则天弱多少。

况且,遇到事关皇权、王朝存亡的重大时刻,再无能的帝王,都会警觉起来。难道唐玄宗就嗅不出一丝危机的气息?

一定不是的。这其中,也必然有一个站得住的理由。

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像贴身太监一样站在玄宗身边,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eJlEfAKsdn5oSuksyt9TRATpVxJTcoeiLyEtvmNMMGqsvi7Ght+6HTH3Nf4/rN1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