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比较心理的功能

“比较之心一旦燃起,就如家中遭遇窃贼,它偷走了你的快乐。”

——西奥多·罗斯福

什么是比较心理

“比较”一词在辞典中的定义是,“对两个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区别性做出考量或评估。”这听起来并没什么大不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们开始比较,并过分看重比较结果对我们的意义,当与他人的比较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像咬指甲的小动作,虽无伤大雅,但也对身体无益。换言之,你可能偶尔会因你的事业烦恼,或听说某个同事又享受了头等舱待遇而对人家指指点点。

更极端的情况是,一种心理郁结可能因此形成。我们在比较中进行的价值评判,会演变成一套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信念,而它支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操控着我们的生活——就像被困于迷雾中,视线受阻,找不到出路。

无论是偶尔的嫉妒之心使你落入些许尴尬,还是与他人的比较行为已经在你的生活中对你造成严重、经常性的困扰,这本书都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比较心理从哪里来

与人比较作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不是才出现,而是已经跨越了千年。想要拥有别人的东西,这种想法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十分危险,以至于在《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这样写道:

“你不可贪恋邻居的房屋;

不可贪恋邻居的妻子、仆俾、牛驴,和他所拥有的一切。”

当然并不是古代所有的例子都适用于今天——老实说,我觉得多看两眼邻居家的驴也没什么——但是至少可以判断出,把视线越过自家围栏打量邻居家的财物这种事自古有之。

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是最早探讨比较心理及其影响的先哲之一。他在《人性论》中,研究了人性的“恶”与“嫉妒”的问题。他这样写道:

“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人会获得一种快乐。

当不如自己的人有所提升,与自己的差异缩小,

原本只是快乐的程度降低,但因为对比之前获得的快乐,

而一下子成为真实的痛苦。”

最终,休谟得出结论,使我们烦恼的是我们与同类人进行比较这件事本身。当我们看到原本与我们处在同一水平的人可能由于社交圈、年龄或背景方面等原因不断进步,最终把我们甩在身后的时候,用休谟的原话来讲,是最“痛苦”的时刻。

有证据显示,与人比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地位的焦虑,已成为近几个世纪十分普遍的问题。“赶上隔壁琼斯家”(谚语,意为在社会地位及物质财富上不落后于人)进入了整个19世纪的群体语境;而这种普遍的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演变成家喻户晓的畅销卡通连环画。“不能输给别人”的想法于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那个假想的琼斯家的社会地位我要达到,他们拥有的东西我要得到,他们做的事情我也要去做。只有这样,我才算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所以,与人比较的心理确实由来已久,并且不是什么好现象。但是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对待自己呢?

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于1954年在学术界正式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他指出,人具有天生的、内在对自己进行评估的倾向。这种评估是通过把自己同其他人比较得来,也就是说,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义。

费斯汀格认为,我们会利用这种内在的比较趋向与能力,以他人作为衡量的标尺,来做出关于自身更准确的判断。比如,我的工作主要是销售,那么我会同那位销售纪录冠军——每月都能完成任务无一失利的同事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能力不如他,我会受到激励,付出更多努力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表现……或者相反,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超越他,从此一蹶不振。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与他人比较,获得对自己的表现、能力、观点、信念的了解。通过不同的比较,我们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根据费斯汀格的理论,社会比较分为两类:

上行社会比较 是将自己与我们认为比我们更优秀、更杰出的人比较。因为我们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改善人生现状,所以我们可能会关注比自己做得更好的人,以他们为目标,寻求策略,提升自己,从而获得跟他们一样的成就。

下行社会比较 是我们将自己与表现不如我们的人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会给我们带来安慰,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处境、潜能或生活中可能正在发生的事情都还不是那么糟。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还有人比我们更糟糕,我们不是最差的。

比较心理溯源:它自进化而来

追根溯源,比较心理总是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探索和理解自己在所处群体中的位置;它也说明原始人类身上有助于生存的特质会在进化过程中被遗传下来。

我们的祖先日日处在岌岌可危的生存环境中。他们结成群落猎食杀敌,这样才得以生存。如果你落单,你就暴露在危险中,就算不会死于大自然的严酷环境,也多半会成为一只剑齿虎的美餐。于是,我们要通过比较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加入,确保自己被群体接纳,并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重视。

我甚至可以想象冰川时代原始人部落的情景:

“卡罗,你家山洞墙壁的壁画真好看——难道你有练习画壁画吗?”(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加紧练习壁画,让我家的墙壁和卡罗家的一样好看。)

“长老,今天很荣幸为您搜集火种,希望今晚的营火还够暖。”(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勤加练习生营火的技能以保住这份工作。)

“明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去打猎——不,不!一点问题也没有!”(心里暗暗对自己说:自己射长矛的技术要练得更精湛,不然下次遇到剑齿虎的攻击可就没那么容易逃脱了。)

你这样说,这样做,是因为你需要让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喜欢你,重视你的存在。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我们评估自己的地位,建立和展现我们的价值观,保持我们在人生以及在群体部落中的地位。

随着我们社交技能的发展,比较也在为我们指路,我们一边前行,一边调整自己的步伐以适应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你也听说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对吗?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法则!通过与人比较,我们选择改变外貌、思想与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增强自己竞争、生存、繁衍的能力。由于有助于生存,比较也同其他特质一样被传承下来。

比较情结影响到谁

在你开始审视与疗愈比较心理之前,需要强调一点:不受比较心理负面影响的人在地球上是存在的,并且就在你我身边,这些人没有因与他人比较而产生自我怀疑和复杂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人生如梦中的疆野,展现出一切可能。

“哦,你订婚了?太棒了!总有一天我也会遇到生命中的爱人!”

“听说你拿到了生意所需要的全部投资?恭喜!我这边也正努力实现商业增长。”

“哇,你获得了那个奖项的提名?太棒了!我也要提升我的实力,总有一些奖等着我!”

讽刺的是,这些人也是我过去羡慕、比较的对象,我像研究稀有人种一样研究他们,为他们强大的自我所折服。值得庆幸的是,比起以前为比较心理所累的自己,现在的我已经能接近这些人的心态。

但是大多数人,包括正在阅读此书寻求帮助的你,与我有着相似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与人比较并不容易。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大量实践并提升自我意识,建立同样强大的自我,并做到游刃有余。这里的重点是,要获得强大的自我,你需要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看清使我们在比较的旋涡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的心理习惯与行为模式。

比较心理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因为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比较。如果你回想童年,你会看到它的影响力。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接收到的反馈和信号,让我们不太想做自己,甚至不太敢做自己。

“我死也不会穿那件衣服的!” ——也许你在聚会上听到朋友对某人的穿着进行批评,你对自己说:不要穿太有个性的衣服,普普通通随主流就好。

“扫兴的人谁喜欢!” ——当你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你的堂弟可能会取笑你。你对自己说:我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很可能会让别人不喜欢我,没有朋友。

“什么?你竟然喜欢那个人?真的假的!” ——游乐场上的玩伴会当着你的面大笑。你对自己说:我喜欢的人必须符合同龄人的评判标准,而不是我自己的。

如果发现上述场景在自己生活中有多常见也不要害怕——诚实地面对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继续。现在,请回忆以往在你生活中出现过的信号和场景,让你觉得做自己是不舒适的,然后写在这里:

回想你上学时在学校操场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场景,在你的同伴群体中是不是也有一套丛林法则?青春期正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拉帮结伙的时期,这时候谁想被贴上“怪胎”“不酷”或“失败者”的标签呢?融入群体,跟随主流,意味着别人对我的接纳,拥有集体归属感和安全感。而特立独行的代价,轻则造成社交尴尬,严重的则会遭受别人的霸凌,导致深远而痛苦的影响。不知从哪个时刻起,哪里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从小我们就把“怎样是对自己最好的”替换为“怎样会被他人接纳”。很多人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尽管这种担心是非理性且无用的,但还是会被深深地困扰着,对自我成长,对自己真正想要的、需要的以及喜欢的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做出妥协,比如不得不去自己不喜欢但朋友喜欢的餐厅吃饭,勉强做一份已经感觉不再享受其中的工作,或是继续一段自己不再珍视的友情。再自信的人,也有迷失自我、不知所措的时候。

也许你投入数年的时间与精力接受训练,只为得到一份你父母明确认同的工作;也许你的恋情本已走到尽头而你却迟迟未提出分手,因为你担心单身太久,别人说你不正常,害怕朋友们在聚会上议论你单身的事;也许你发现自己竟然会去不喜欢的地方度假,只是因为社交媒体热门旅游标签关键词推荐了这个地方,你希望通过在这个网红景点打卡而收获朋友圈一波羡慕的点赞;也许你在某个地方居住完全是因为你觉得应该在这儿,虽然窗外的景色可能令你不快。

以上哪个情景与你产生共鸣?

被别人喜欢的需要是如何影响你的?

我的故事

我记得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比较心理的困扰,如果你在儿时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你并不孤单。

5岁时,当我看到刚出生的小弟,我在想他是不是比我可爱。上学后,我就把能不能拼对单词,游泳比赛能否夺冠作为我与同学比较的标尺,在心里把自己和同学们排名,这样较劲的心理持续了整个青少年时期,直至成人。而长大以后,那个想象中的“谁是第一名”的游戏并没有停止,总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证明我做得不错。

我的比较心理状态发展到顶峰是我参加完一次同学聚会,那时我快30岁了。那天原本很快乐,美酒佳肴,大家叙旧聊天,彼此交心畅谈人生故事到很晚。可能是聊小时候的事聊得太开心,在聚会的气氛之下我全然忘记了自己正在经历的、在当时的我看来不值一提的、庸碌无常的生活。其实,那一段时间我与男友(现在的老公)正处于人生的窘境中。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他的工作受挫,生意不景气,我们担心的糟糕的结果也变成了现实,我们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我感觉自己好像亲眼看见一场车祸,看着慢镜头下的一切一点点被摧毁瓦解。表面上我镇定自若,轻松自如地与人说笑,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心里那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会断掉。

那天晚上,我被一个个体面的同学们包围着,大家看起来都无忧无虑。我们在社交网站上互相加了好友,一夜间我的社交网络扩大了三倍。

对于当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心力交瘁、脆弱无助的我来说,这个举动如同火上浇油。手机上联系人名单扩充了,给我做比较的对象资源也丰富了,天天上网的习惯一发不可收拾。沉溺于其中的我就这样用手指划着屏幕,内心跌入谷底,在那里我完全忘记了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的人生什么才是重要的事;在那里只有不断地下坠,下坠……而我身体里潜伏的比较心理也开始强迫症般地爆发出来。

看到谁晒了一个健身照,我就会站在镜子前把自己身上每一块肌肉的线条、手脚臂膀,与照片中的人比较上一个小时。我将三个人的社交动态设为特别提醒,以便我随时跟踪他们的最新动态。我存储别人的信息,有时直接用手机截屏他们所发的状态,来提醒自己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成就。如果我的好奇心被进一步激发了,我还会旁敲侧击,和别人打听小道消息,来获得更多关于我在网上看到的某个人某件事的信息。比较心理已经把了解别人正在干什么变为我每天必做的事,然而我对此也无能为力。

改变发生在两年后的一个星期六下午。记得当时我仍在玩手机,一口气看了一个人长达三年的脸书相册,就在我对着他发的去马尔代夫的度假照片翻白眼的时候,我的手机由于过烫,突然屏幕死机。这也是对我自身状况的一个隐喻,我同人比较的心理,确实像手机一样已经发热过头完全失控。我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怎么会在自己和朋友的比较中,感觉如此自卑、迷失、无能为力、失去自我?我不只是和朋友比,说实话,是在和所有人比。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可以觉察我在比较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那么我是否也可以通过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从中跳脱出来,重拾自我呢?我至少要去尝试。

为了走出这个亟待攻克的个人困境,首先,我找了些入门的资料,比如听演讲或翻阅书店里心理自助书籍。接着,我报名了一些心理学在线课程,订阅了相关领域的博客文章,继续深入学习。之后,我接受了更加正规的训练。当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做事动机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包括了解我恐惧的是什么,在不受人影响的情况下我想要的又是什么。之后我发现像魔爪般钳制我的比较心理,才一点点慢慢松动减弱,我才得以重获快乐。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有意识地去放下那些在与人比较过程中我紧抓不放的东西,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内心更深处,倾听真实自我的声音。

比较心理是否会愈演愈烈

几个世纪以来,比较心理帮助人类知晓生存游戏的法则,告诉人们怎样满足法则的要求才可以被群体接纳,甚至超越其他成员。随着人类的进化,最原始的比较习惯,在我们所处的群体或更广阔的世界中的阶级、地位或重要性上面,所投射的价值判断也在发展。如今的数字时代意味着我们每天睁开眼睛,一打开手机就好像置身于拉斯维加斯赌城大世界,琳琅满目的商品已经在你眼前摆好供你比较:那里全天开放,缤纷炫目,一切皆可下注,即使你的胜率很低,你也总能找到新的比较对象。对于大多数人,现实生活与那里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你在那里得到的不是鼓励,而是赤裸裸地将自己的真实人生,与那里壮观、无所禁忌、华美世界里的人们的生活进行比较。

网络社交媒体对于助长比较心理的影响不可忽视:

●2014年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经常浏览Ins(社交媒体)会增加对他人的嫉妒感(有调查显示嫉妒水平可以预测抑郁症状)。

●2018年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学术研究论文公布,经常浏览他人在社交网络上呈现的美好生活,会使人误认为别人的人生更快乐、更成功。

●2018年佛罗利达健康疗养中心(一家药物及酒精依赖治疗康复机构)在研究中强调,有51%的18—24岁的女性,为使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完美形象而倍感压力。所有年龄段中有60%的女性表示,除非她们确定这张照片是她们觉得好看的,否则不会晒到网上。

在人群中“不输于人”,并且过一种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从未如此普遍且具有杀伤力。对于大部分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我们,往往是精心打造与修饰自己的美好形象呈现给他人。

所以,对此篇标题中的问题,我给出清楚明晰的回答“是的”,比较心理确实愈演愈烈。事实上,我想再深入一点,是社交媒体与科技发展的强大联盟使我们处在比较心理扩散的阴霾中。它们二者的组合正侵害并根深蒂固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如何做决定,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网上的所见所闻,总是影响着我们能否合理关注和正确理解别人的生活。

比如,最近是否发生过:

●你的手指是否在“屏蔽此人”的按钮上停留,只因你看到以前的同事,现在的生活优越到你无法接受的程度?

●是不是在家庭聚会上躲避你堂兄,因为他总是和爱人甜蜜地秀恩爱,而感情不顺的你在对比之下会显得有些凄惨?

●当你发觉自己在网上发的文章阅读量远远不及你关注的那些博主时,你是否想放弃不再发文,并对自己说:“这有什么意义呢?”

●你是否在为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担忧:“这条路真的通往成功吗?”“如果我和别人做的不一样,他们还会喜欢我吗?”

在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建立一个“个人品牌”,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如果你说在社交媒体发布动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同,你在网上发布一张精心P过的自拍或是在热门网红地打卡,然后一群人给你点赞、评论或转发,这背后你的自尊得到极大的满足。你的自恋被一点点喂养、膨胀。然后等到下一次,重复类似的模式。

我人生中曾出现下面这些行为,如今仍为我敲响警钟:

●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一定要把所有的菜先拍下来,凉了也不在意,只为晒个照片到网上告诉大家,我在一间很赞很难定到位子的餐厅吃饭。

●飞机就要起飞了,我光顾着定位打卡,完全听不到登机口催促登机的广播。

●在网上定时查看前同事或前任的微博,监视他们的生活,看看他们是不是过得比自己好。

你的感觉没说谎

比较心理让我们崩溃,我们总是试图否认自己的感觉,认为是自己想太多了——仅仅是一条朋友圈,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身边的人给出看似有用的建议:“别再看了!”“人家发生什么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也觉得这样不好,但道理听了那么多,却依旧忍不住地去看,去想,最后只是徒增烦恼罢了。多少次我听到人们在道出自己的比较心态前,支吾地说:“我知道这真的很傻,但是……”“这听起来一定是很愚蠢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完全就是个傻瓜,但是……”“这应该完全只是我的想象吧,但是……”

不要否认自己的感觉,你并不是在无中生有,瞎编乱造。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觉,觉察你的感受,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要以为完全否认它们的存在,屏蔽它们就可以摆脱这些困扰,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你的情绪、感受、想法都是真实发生、合理存在的;在这里,你拥有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去倾听,去探索这些感觉。在这本书中,我们会提供多种方法,让你放松下来,最终让这些负面感受自我消解。

从哪里开始

如上文提到的,在社交媒体和科技发展的社会中,与人比较的心理倾向只增不减,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与日俱增,但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去改善这种状况。目前为止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按照社会规则的成功标准去努力,就好像在嶙峋的山地间独自艰难前行,处处碰壁,因为我们已经过于依赖别人怎么想。

总会有一些人看起来比我们更优秀,我们总是无法停止比较;无论我们怎么做,变成什么样,或是拥有什么,也感觉远远不够。

化解比较心理的药方就在这里:

●理解你自己,思考如何把周遭社交媒体的噪音关小,再关小;同时,去爱,去接受你自己(少一点“别人”怎么样)。

●打开你所有的感官,你此刻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建立与自己最真切的联系;你生命中的选择、目标是什么,你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是什么(多一点“你自己”怎么样)。

●直面你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于这些体验所做出的忠于自己的反应,过一种更坚定、更有意义的生活。

比较心理就是那个夺走我们自信与自尊的凶手,从我们指尖一溜烟钻进我们的脑袋,占据我们的心智。那么如何开始执行上述方案,最终制服这个偷走我们快乐的元凶呢?这本书就是为此而诞生。本书力求正面解决这一问题,停止与人比较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对我们造成的困扰,令我们不再任其摆布,不再在社交媒体的无尽深渊里无休止地坠落,不再每天盯着某个人的朋友圈羡慕嫉妒恨。

我们能够治愈有害的比较心理倾向,而不是一味地自我贬损,自我折磨,让我们的生活笼罩在它的阴影下。这本书将会帮助你学习从比较心理情结、挫败感、嫉妒等情绪中走出来,找到你内在的平静,变得更专注自信,活得更真实自在,做自己的主人。

那么,以下是我对你发出的正式邀请(希望你在结束本书的自我治愈旅程时所达到的目标):

●了解内心深处的自己,放手,停止去做那些违背你的价值取向、动机的,你不是真正想做的事情。

●找到自己个人的生活准则,获得妙不可言的自由。

●把时间花在与你喜欢的人一起做你真正喜欢的事情上,这可以补充你的能量,使你感到充实。

●解锁你的精神禁锢,取而代之的是,知道自己在这里要做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做有意识、自主的决策。

●层层消除你脑中、心中、直觉里积习已久,包裹你真正信念的比较外壳。

●无论你之前有过怎样的经历,或是现在处于何种状况,把扭转自己的比较心理困境当作一个专题研究来进行。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HWSYSGhYWWGR27h7m0OTnVT1uqzN/paO4xuYWww+W7BfU6kSYZB5COavEcx1a/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