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 2

如果家长脾气不好,孩子将会怎样

LOVE
AND
FREEDOM

冲突里没有教育。

成年人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宽容、做榜样是上策。

有害的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孩子所有的过失都是成长的功课。

…………

2月1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冲突里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大声斥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

“用大声斥责(家庭中还有拳头)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打骂孩子会成为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了,不好改。

一位小学生的家长来找我咨询。她经常打孩子,她对我说,每次打完孩子都非常后悔,但自己脾气不好,一遇到孩子惹她生气,就控制不了。我说:“你可以非常诚实地在内心想一下:单位领导惹你生气时,你会骂他吗?你的兄弟姐妹或同事让你不高兴时,你会动手去打吗?”

2022年

2月2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初二

其实,人在做出一个行为时,往往瞬间就能把结果判断出来。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脾气,那是因为你心里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顿,既能解气,他又不会把你怎样。你在孩子面前是权威,是主人,你不用担心打人的后果,所以你就总是“忍不住”。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所体会到的东西,或好或坏,都会给孩子留下终生印象和一生的影响。我猜测上面这位家长在童年时代多半也遭受了不少家庭暴力。这种代际遗传,会终结在一个智慧的家长那里。如果我们意识到暴力教育的恶果,就应该从今天开始亲手把这个毒草拔掉。

冲突里没有教育,这句话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或教师能时时记住这句话,在处理每个问题之前想到这句话,那么80%的教育事故或教育伤害都可以避免。

2022年

2月3日

星期四

农历正月初三

施虐狂和受虐狂表现不同,但其心理根源相同

施虐狂和受虐狂表现不同,但其心理根源相同。具有施虐心理与受虐心理的人,往往都在童年遭遇了精神或肉体虐待,而人是从经历和榜样中习得一种社会心理和习惯的。

童年受虐者从自己的成长环境中学会以恨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并且心中积累了深深的恨意,成年后会把这种恨意进行投射,莫名地恨自己或恨他人。

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儿童健全心智的阉割,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阉割。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

2022年

2月4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初四

立春

成年人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成人的面貌总是反映着童年的遭遇。父母如果和孩子亲子关系不良,或对孩子管教太严厉、大道理讲得太多,会导致孩子有较深的自卑情结,产生受害者心理。

受害者心理的典型症状是多疑和易怒。

一是喜欢主动贴标签,动辄把自己归入受害者行列。别人随便一句玩笑话,他都会认为是在嘲笑他;有两个人在旁边说了句什么,他没听清,就怀疑他们在说他的坏话。

二是恨意浓厚,总以灰色眼光看世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他们可能表现为抱怨连天、爱抬杠、为人挑剔而苛刻、为一点小事就生气等问题;在小有风浪时,他们会成为事情的积极参与者和推波助澜者。

冷漠和严厉是教育中的病毒,蒙台梭利说:“成年人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成长,否则儿童既不可能发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良好的对待!”

2022年

2月5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初五

童年遭遇暴力对待的人,特别容易成为暴力教育的支持者

童年遭遇暴力对待的人,特别容易成为暴力教育的支持者。 人生初始经历的东西,会在生命中留下刻痕,形成一个人的判断模式,固化为他的一种思维底色。成年后,对人性的负面看法及简单粗暴的做法,便成为他一切思维和判断的出发点及归宿。因此, 不要打骂孩子,这非常重要。

是否赞成打孩子,是块试金石,可以试出来家长自己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也可试出一些“教育专家”是真懂教育,还是只是半瓶子醋。

2022年

2月6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初六

过于严格要求是教育中最大的错误

在儿童教育中,有一种极端错误的方式,就是家长或教育者用恶毒的言语评价做错事的儿童。这种评价不仅对纠正儿童的行为没有益处,反而使孩子更加胆怯懦弱,让情况变得更糟。

正如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所以,对于做错事的儿童,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以乐观的精神来激励他们。

自信且有勇气的儿童,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讲话也干脆利落,坚定而无所畏惧。而那些对自己的处境惴惴不安且内心自卑的儿童,在跟人说话时眼神闪躲,回答问题也是低声细语,显露出他们的自卑和怯懦。

其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想要追求卓越的冲动。人的本性无法容忍长期的低下和屈从、被蔑视和被侮辱,生活中充满不安全感和自卑感,这总会使人产生渴望攀登更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2022年

2月7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初七

阿德勒诞辰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否则我们无从判断孩子的能力与潜力。如果我们恐吓他们,甚至夺走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们就只能毫无生机地、死气沉沉地生活下去;但如果我们鼓励他们,使他们获得勇气,那么他们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充满生机与希望地去生活。

——阿德勒

阿德勒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代表著作:《自卑与超越》《儿童教育心理学》。

2022年

2月8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初八

一切戾气飞扬之人,都是伤人并自伤之人

生活中总能看到一些恨意十足的人。虐待孩子的家长,家暴妻子的丈夫,欺负弱小的强势者,嫉妒狂,网络谩骂者,自残者……

这些人的行为,和物质生活没有太大关系,而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一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取决于这个社会中人们童年的幸福感。 所谓未来,是由当下决定的。

很多问题不是一眼能看明白的,选择却必须在当下。要判断一件事情的正负,可依其中的戾气轻重来感知。 在家庭生活中,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生活事务上,一切戾气飞扬之人,都是伤人并自伤之人;一切戾气深重之地,都是险恶及邪恶之地。

2022年

2月9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初九

如何改变坏脾气?

关键的一步是立即行动,即从今天、从这件事开始,不发脾气。脾气这个东西,不发就不发了,你不纵容它,它就不会张牙舞爪。

反之,如果不加以约束,脾气可能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这不仅在心理学上能观察到,生物学上也能证明,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

克制脾气可以从每一个想要发火的事件中开始练习,哪怕觉得自己在“演戏”,也要演下去,情绪没到位的情况下,努力让行动先到位。

任意表露情绪的行为,都可以强化情绪。相反,尽可能地抑制情绪,则会削弱情绪。 情绪有互动性,投射出去的会反弹回来,每一次反弹都是强化。好情绪会向好的方向强化,坏情绪则会向坏的方向强化。

从这一次想发脾气时开始不发脾气,不要发完了才后悔,再发誓下不为例。

2022年

2月10日

星期四

农历正月初十

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轻度后果,孩子逆反;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爱抱怨、爱抬杠、挑剔苛刻;重度后果,可能会发展为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精神病人格等。

没有打骂,孩子才会变好;家长转变一点点,孩子进步一大截。

要克制脾气,不要为自己发脾气找理由。脾气与脾气的对峙就像拔河赛,对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坚持为前提的。

家长心中没怒气,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孩子也会变得可爱。

2022年

2月11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十一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宽容、做榜样是上策

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大事小事都要告诉孩子如何做,以道理压人,或强迫孩子接受一个“道理”,这都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

凡事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宽容、做榜样是上策。

2022年

2月12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十二

孩子说谎不能打——对孩子不道德的行为永远教不会他道德

之前在微信上看见一位小有名气的妈妈说,她抽了上小学的儿子俩嘴巴,原因是孩子说谎,而且不是第一次。妈妈觉得她可以容忍孩子成绩不佳,绝不允许孩子品行不佳。前面已警告过孩子不许说谎,既然孩子不改,这耳光就必须要打出去。

这位妈妈意在培养一个道德良好的人,采用的却是极不道德的方式。且不说孩子说谎可能就是她严厉的“道德要求”所致,她已经扮演了一个不怎么道德的人; 即使孩子是因为别的原因说谎,也应该想办法搞清楚他说谎的动机和原因,用一种真正有教养的方式去处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对孩子不道德的行为永远教不会他道德,只能扭曲他的道德观。

2022年

2月13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十三

几乎所有人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方面都是一致的,而方法上却大相径庭。

有太多的家长或老师表现出行为与目标的分裂,如:

一边赞美着创造力,一边刻意培养着谨小慎微的人;

一边欣赏着宽容,一边对孩子苛求挑剔;

一边呼吁着要尊重孩子,一边执行着棍棒或羞辱教育;

…………

2022年

2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十四

情人节

什么样的“规矩”把孩子坑得最惨?

如果你认为家庭应该有必须执行的规矩,尤其是要求孩子必须执行的规矩,请问是什么?

那些规矩无非是父母的嗜好、担忧、偏见或面子,没有一样是孩子需要的。 现在儿童成长的困扰不是没人去教他如何做,而是有太多的教导和指令,以至于孩子晕头转向,心智紊乱,毛病百出。

“在家不讲规矩,出入社会让你哭。”这句话貌似合理,所以跟风者不少,让太多的人掉进坑里,被坑得最惨的当然是孩子,既要忍受当下被控制的痛苦,还要承担未来没出息的后果。

有些孩子被规矩整得胆小怕事,同样可悲。

“你如果不约束孩子会被别人说这家孩子没有教养,没有规矩。”意思是“别人”的重要程度,超过了你和你的孩子,所以为了“别人”要做点欺负自己的事?

2022年

2月15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在意“别人”原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自己先把自己看轻了,谁会高看你呢?爱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为自己活吧,不要为面子活着。

即使孩子犯了错也只是就事论事,绝不牵扯其他,当然更不可能打骂。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似乎分外懂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操心费力。

2022年

2月16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十六

孩子的内伤是这样形成的

很多家长是自己想怎么打孩子就怎么打,到了外面却不允许别的小朋友推自己孩子一把。如果孩子和家长说了自己遭到的不公平对待,反而又遭到父母一通打骂或批评,那孩子只能隐瞒下去,这样的内伤会非常深。

在和孩子相处中,放不下“惩罚”念头的人,真正的原因是其潜意识放不下莫名的恨意。

这就是为什么从小经历了打骂教育的人,往往正是棍棒教育的坚定支持者,那些对孩子超级严厉的父母,几乎全有一个严重受虐的童年。

经常严厉对待孩子的老师或家长,他们自以为在“教育”孩子,其实只是在发泄自己在童年积淀的恨意。

为什么有的人小时候被打过,所以也会打孩子,而有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小时候被打过,所以坚决不打孩子呢?

这个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条:1.悟性和智慧;2.是否有同理心;3.自我批判的勇气;4.学习和鉴别能力。

2022年

2月17日

星期四

农历正月十七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

蒙台梭利说过,“每个儿童首先都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的要求,更是错上加错。

家长或教师是否给了孩子“犯错误权”,有一个试金石,即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你心里真正的想法是认为孩子有过失,并为此生气,还是发自内心给孩子一个宽容的微笑,知道他又从这个过失中获得了经验,并且为此感到欣慰。

理解了自由的价值,就会承认没有一个孩子的过失是不可饶恕的,每个过失都是他获得经验的一次好机会,错误的经历同样有正面教育的价值。

2022年

2月18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十八

不要把孩子看成你的下属,更不要用脾气回敬孩子

不要把孩子看成你的下属,不要持有“我的想法就是对的,不同意我的就是错的”“我是为你好,不按我的想法做就是错的”这样单边主义的思维模式。

不要害怕孩子跟自己发脾气,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心里有了不痛快,不跟你发脾气跟谁发呢。家长面对孩子发脾气,能解决的帮他解决,不能解决的一笑了之,不在意。

这既让孩子宣泄了内心的积郁,又给孩子做了个宽容大度的榜样,所以不会惯坏孩子,只能让他脾气变得越来越好。

2022年

2月19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十九

雨水

不要对孩子发火,孩子就是小时候的你

总有家长说,明知对孩子发火不对,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问我脾气上来时怎么办。建议试一下这招,会有效。

每次有打孩子的冲动时,马上想象孩子就是小时候的你,那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这个小小的人儿呢?孩子确实就是小时候的你,把自己没过好的童年重新过一次吧,好好爱这个幼小的自己吧。

不加约束的脾气,不会因为尽情地释放而消解掉,只会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容易发脾气。不对孩子发脾气,不对身边的人发脾气,保护的不仅是他人,更是自己。

2022年

2月20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二十

有害的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

在他们的经验和认知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示负责和爱的方式,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不过,这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往往讲道理对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2022年

2月21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廿一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三种办法恰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且运用最纯熟的教育方法。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无效教育区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君子之学”是从耳朵进来,进入心中,传遍全身,影响到行为;而“小人之学”则是从耳朵进来,从嘴巴出去,只走了四寸长,所以难以影响到整个人。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三种方法就是无效教育的“小人之学”。

2022年

2月22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廿二

不让最近的人伤害最亲的人

经常有人向我求助说,您的教育理念我认同,但老公(或老婆)做得很糟糕,总是乱管孩子甚至打骂,让看您的书也不看,我管不住他(她),没办法,请老师支招怎么办。

配偶是离你最近的人,孩子是你最亲的人,不让最近的人伤害最亲的人,除了你自己,谁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一定要我支招,有以下方法:

1.想办法给对方灌输好的教育理念,比如他(她)不肯读一本书,就天天给他(她)分享一段话,一点点渗透,包括给他(她)讲各种教育故事。相信枕边风是世上最强的风。

2.给对方画杠杠,哪些言行是绝不允许的。 比如我曾对先生说过,绝不允许他打骂孩子一次,一次都不行!他直接被吓住,因此从未动过女儿一指头。对方如果胆敢越过杠杠,让他(她)吃不了兜着走。当然自己也绝不越过杠杠。

2022年

2月23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廿三

3.前两条如果都做不到,对方完全不接受,说明他(她)既不爱孩子也不尊重配偶,这样的人留他(她)何用,离婚,自己带孩子。

4.如果前三条都做不到,就接受现实,调整自己,好好对待孩子,且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包括孩子的各种问题,不痛苦、不指责。

5.如果前面四条都做不到……那任何人都帮不了你了。

2022年

2月24日

星期四

农历正月廿四

孩子所有的过失都是成长的功课

不要害怕孩子犯错,所有的过失都是成长的功课。没有糟糕的错误,只有糟糕的对待错误的方式。

圆圆三岁上幼儿园时,班里有几个孩子是全托,晚上也住在幼儿园,家长一周来接一次。她可能对小朋友晚上住在幼儿园的生活有所好奇,就跟我说她也想全托。我不赞成把孩子全托,再忙再累也没打算让她住宿,就对圆圆说全托不好,还是每天回家吧。但圆圆当时很想去,她后来又跟我说了一次,我就同意了。

给她买了寄宿需要的全套用品,如洗脸盆、床单、被罩等。交了两个月的全托管理费,圆圆很兴奋地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三天后的周末我去接她时,圆圆看起来也开心,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到了周日下午时,她突然对我说:“妈妈,你把幼儿园的洗脸盆拿回来吧。”

2022年

2月25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廿五

我问为什么,她说,放在幼儿园不好。我问为什么不好,她有些羞涩地钻进我怀里,一边给手中的布娃娃梳头发一边撒娇地说:“妈妈去幼儿园把洗脸盆拿回来,床单、牙刷、牙膏都拿回来。”

我笑了,明白了这个小家伙的鬼主意,于是赶快给她台阶下,问她:“宝宝是不是晚上不想住幼儿园了?”圆圆看我把窗户纸捅破了,又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不想让孩子难堪,就说:“好,不想住就不住了,妈妈明天去跟老师说一下,把东西拿回来。”圆圆一下高兴得跳了起来。

给她置办寄宿用的一套东西,再加上两个月的全托费,这对我们当时的收入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她只过了三天寄宿生活,就打退堂鼓了,这笔钱等于白花了。但我绝不会说“我当初不让你寄宿,你偏不听”之类的话,更不会因为花了钱就坚持要孩子再寄宿两个月。

待圆圆长大后,有一次回忆起这件事,她说这事她还记得很清楚,当时之所以想寄宿,是听班里一位寄宿的小朋友说晚上老师给每个人发饼干,她只是很想得到那个饼干——这就是一个孩子决策的理由,而成年人又有什么理由笑话她幼稚呢?

2022年

2月26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廿六

在圆圆的成长过程中,她有过很多次这样的“决策失误”,这些“失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会增加一些我们的经济负担,但我们从不指责她,更不会惩罚她,最多就是简单和她分析一下那件事,有时连简单的分析也免了。我们相信,对孩子来说 每个“失误”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导,她只要感觉到了不对,就一定会从中收获经验和教训,没有哪一次错误是白犯的, 即使是相同的错误,每一次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

圆圆从小就显得非常懂事,很有主见。很多熟悉我女儿的亲友都说,圆圆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成熟大气甚至超过了父母。这当然与她的天性有一定关系,但我相信,正是父母一直以来给了她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她的天性很少受到压抑,内在的心理秩序不曾被打乱,各种潜能才得以蓬勃有序地生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22年

2月27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廿七

鲁道夫· 斯坦纳诞辰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

真正影响孩子的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父母、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耐心唤醒儿童的观念及感受,唤醒那些必定会发芽、成长的灵魂。

——鲁道夫· 斯坦纳

鲁道夫· 斯坦纳 (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

奥地利社会哲学家、教育家,华德福教育创始人。代表著作:《童年的王国》《自由的哲学》。

2022年

2月28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廿八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这句话很误导人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这句话很误导人。

教育和“惩罚”水火不容,如果你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就不要琢磨怎么去惩罚他。

一件事没做好,事情本身已给孩子带来不快,这已是惩罚,家长不需要再“落井下石”。恰是家长的每一次的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进步。 21quHhawv1yMpeFVEd4Qg7ZqXQDVGpYkZocukO6yyiny9ilxbshzJBzAPDRX03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