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 1

爱与自由

LOVE
AND
FREEDOM

育儿简直就是世间最典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件。

无法估量的美德——“有孕育之恩而不占有,有抚养之情却不恃功”。

若说恩情,父母和子女是相互给予的,孕育抚养是恩,给一对夫妻带来做家长的喜悦也是恩。

…………

2022年

1月1日

星期六

农历十一月廿九

元旦

你让孩子天天过得快乐吗?

育儿简直就是世间最典型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件。

成人在孩子小时候给了他多少幸福,他将来就让你有多幸福;给了他多少快乐,他将来就会带给你多少快乐。

同样,在孩子幼小时你给他多少不快乐,他长大后就会还给你多少不痛快;你对他的心理有多么不在意,他就让你的心理面临多少崩溃—— 这些还报,不仅对等,甚至是几倍。

那些幸福的家长,大多曾经让自己的孩子很幸福;那些苦兮兮的家长,大多让孩子的童年过得苦兮兮。没有例外,不要拿外部某种条件来说事,孩子所需的物理层面的东西不多,孩子需要的极其简单。经济上的穷富和教育没什么太大关系,离婚不离婚也没关系。唯一要说的是,你让孩子天天过得快乐吗?

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可以把育儿的一切理论抛开, 终极的教育王道是:您是否给了孩子爱,是否让他自在、快乐。

2022年

1月2日

星期日

农历十一月三十

无法估量的美德——“有孕育之恩而不占有,有抚养之情却不恃功”

一棵树长得好不好,不在于是种在皇宫还是种在乡野,在于根须所触的土壤和枝叶承受的阳光是否给了足够的滋养。

如果家长和孩子都经常不快乐,尤其在一起时更是苦兮兮的,那您一定是做错了,做反了。 坏教育都很复杂,很累人,孩子将来更累。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有孕育之恩而不占有,有抚养之情却不恃功,给扶持之力却不宰制,这是无法估量的美德。

2022年

1月3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初一

恩情,父母和子女是相互给予的

若说恩情,父母和子女是相互给予的,孕育抚养是恩,给一对夫妻带来做家长的喜悦也是恩。

如果你能理解怀不上孕的人的心情,也就理解了孩子带来的恩情有多大。

爱孩子,孩子才会懂感恩。

孩子带着爱出生,而不是带着债出生。通过爱孩子而让孩子学会爱,才能获得孩子的爱,爱里自然有感恩;对孩子无爱却要孩子感恩,就是勒索和绑架。

2022年

1月4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初二

爱不是肆意汪洋的给予,而是有节制的陪伴

爱不是肆意汪洋的给予,而是有节制的陪伴。陪伴的关键在于让对方感到愉悦,并且有机会发展他的能力。只有这样的爱才是得体的、美妙的,才不会把被爱者搞得能力萎缩。浓厚的爱里要警惕统治式的爱。

如果你认为给孩子太多的爱,孩子就会变坏,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爱;如果你认为给孩子自由,他就会无法无天,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如果你认为给孩子信任,他就会弄虚作假,那是因为你自己内心没有诚信;如果你认为原谅孩子的错误,他就会小错变大错,那是因为你自己心无善念。世上没有邪恶的儿童,只有从小被邪恶对待、扭曲的成年人。

想教育出好孩子,如果你的起点是用狐疑的眼光盯着孩子,以管理者的心态想着怎么改造孩子,那么败局基本已定。如果你的起点是用信任的眼光看着孩子,以学习者的心态想着怎么完善自己,在亲子关系中不断调整自己,以谦卑心和爱心对一个幼小生命给出由衷的赞赏,你作为家长必然是合格的,孩子必然是正常的、健康的。

2022年

1月5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初三

小寒

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

“从一个孩子变为一个成年人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只需要时间就可以;从一个成年人回归为孩子则极为困难,需要智慧和勇气——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极致——生活的烦忧在消失,生命的喜乐在呈现。”

这是一个看似多么简单,却是我们穷尽毕生难以企及的境界。只能无限接近,每接近一步,生活就会美好很多倍。这正是《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说的 “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

2022年

1月6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初四

万物有灵且美

在小区里偶然听到一位女士说她家收养了一只流浪小奶猫,本来想给它一个安稳的家,可是小猫从来了她家后经常不用猫砂,几乎天天都在地上、沙发上,甚至是床上撒尿,以至于她发愁是不是应该再把它扔出去,但又有些不忍心。

我凑上去问,是不是你们因为这事打过它?她说是,每次只要不在猫砂盆里尿就打,可是一点都不长记性。我说,它不长记性就是因为第一次尿外面就被打了,然后总因为这事挨打,天性都被打得扭曲了。你改变一下方法,以后它尿外面不要打,不理就是了。每次发现它尿到猫砂盆里时,马上给它好吃的,并对它表示亲昵,这样慢慢就好了。她当时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又遇到了这位女士,她高兴地对我说:“你的办法真灵,不打反而效果更好,小猫现在已经学会用猫砂盆了,不再尿到外面了。”然后问我是不是也养猫,有经验。

2022年

1月7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初五

我女儿养了两只猫,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自己没养过猫,之所以有此判断并给出建议,是因为我知道万物有灵,小动物和小朋友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小猫、小狗、小马、小猪、小鸟……都有它内在的秩序,只要没有外部的破坏,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正常的能力,表现得体。

如果有变态,那是因为它们遭遇了连续不断的来自外部的攻击。我在这件事上的建议只是把我在教育学专业上的知识推广到了小猫身上。

人类是高智慧生物,天性优美,自我完善的能力绝不可能输给任何其他动物。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有某种根深蒂固的、反天性的毛病,那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企图摆脱环境压迫的求救方式——提醒养育者,你们需要改变一下对待我的方式方法了。

如果一个成年人心理扭曲变态,或罹患精神疾病,这个苦果虽然需要他自己吞下,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他本来可以正常的,他的不正常不是基因带来的,而是后天小环境使然。他的“丑恶”是对他从小到大所面对的恶劣生存环境的展示和控诉,是对养育者无言的谴责。

2022年

1月8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初六

卡尔·罗杰斯诞辰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真正的学习不是将无助的孩子牢牢地绑在凳子上,再将一些无趣的、枯燥的、毫无价值的、学过就忘的知识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

真正的学习是青少年受永无止境的好奇心的驱使,不断去吸收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和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真正在“学”的孩子会告诉你:“我正在从外界发现和汲取知识,并将它们变成自身的一部分。”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在通往科学殿堂的创造发明之路上,帮助学生成为探究者。

——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 (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代表著作:《论人的成长》《自由学习》等。

2022年

1月9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初七

不要让孩子的心封印在带有美丽绣花图案的皮囊里

讲个童话:孩子被不小心碰伤,一伙儿生意人在他的伤口上绣花,然后向世界展示:看!多么精美的图案、细密的针脚、无比费心费力,对孩子是真有爱,让人感动。然而没有人在意孩子被迫忍受的一针又一针的疼痛,痛到麻木……在一片感动声里,孩子的心被永远封印在那带有美丽绣花图案的皮囊里。

2022年

1月10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

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

弗洛姆说过:“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这句话适用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恋人关系等。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良好的关系,都没有太多的教条和琐碎的管制,都是在亲切的相处中为对方留下自主的空间,允许对方按自己的愿望去做事,接受他做得不够好而较少苛求。

弗洛姆说,“尊重意味着无利用。”一个人只有真正爱他的孩子,才能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潜意识中也绝不利用孩子。

2022年

1月11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初九

自由即信任

人“本自具足”。几乎所有的最高智慧都指向一个结论:每个人都天生完美,一无所缺。用教育学的解释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成人只需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无须横加干涉。所以,给予孩子自由,为他们留出足够的自主活动的空间,是如此重要——自由即信任。 你全然地信任,用信任的美好与强大之正面心态和孩子相处,他就会成为拥有自尊自信的人;你处处严防死守,事事教导,担心他变差变坏,以负面心态和孩子相处,不出意外的话,他一定会变差变坏。

人都具有自我协调的天性,只要不遭遇外在的过度要求和侵略,就能保有内在的和谐,以发展自我的生命力以及与社会协调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儿童要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以使他的自由意志得以成长。

自由意志是心灵的天平,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可以使一个生命在各种境遇中始终能够保持平衡。

2022年

1月12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初十

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我们多年来热衷于讲纪律、讲严格,所以“自由”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词。尤其在教育上,人们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

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终会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不去关注它,甚至可以不承认它,但绝不能缺少它。

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2022年

1月13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十一

如何战胜自卑?

现在,自卑感已成为社会通病,几乎所有的人都活在某种程度的自卑中。

自卑来源于“自我不如别人”或“自我不完美”的评判,而所有评判都来源于外部的标准和比较,它形成了一套集体无意识的判断逻辑,宛如真理。

尤其现在,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就陷入各种外部比较和评判中,从体重、身高的比较开始,到长大上没上名校,长得好不好,乃至收入、事业,再到自己孩子出生时的体重、身高…… 当比较和评判成为人们的底层思维方式,自卑也就如影随形地成为生命的底色。

一个从小被引导着向外寻找杰出和认可,在各种比较和竞争中停不下来的人,他的注意力总是放在外面,根本就没有机会关心自己、发现自己。 同时,他必然长期活在各种程度的心理落差和忐忑不安中。只要内在的比较和评判不停止,自卑感就不会消失,无论获得多少外人眼中的成就,自我无价值感都无法消除。

2022年

1月14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十二

人们总是想通过“更出色”“更成功”来化解自卑,这是个死胡同。淡化自卑只能通过更新底层思维来实现。

首要的是淡化比较心和评判心。 没有比较就没有落差,没有评判就没有自我攻击。

其次是要允许自己自卑,不接纳自卑其实也是比较和评判的后果。 自卑在被接纳和容许的瞬间就不再是自卑。把底线放到最低,即便自卑又不“成功”,那又怎样?生命无非是体验,自己这样的体验难道比别人更少、更差吗?

同时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这个事能带来什么社会名望或财富。其实如果真能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这件事大概率也能带来名誉和财富。

有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也是一直以来被比较和竞争洗脑的一个后果。这需要你放弃旧有的思维定式,不焦虑、不自我攻击,慢慢去忆起和发现自己热爱什么、想做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人不是出于报复性的自我放弃,真正出于爱自己的内在感受而做出选择, 绝不会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过上毫无前途和动力的生活。

2022年

1月15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三

知道自卑的来源就要重新认识自己。你不是一无是处,你本自具足,优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依着兴趣、善良去生活,要独立,多读书,慢慢走出自卑感。这是此生的功课,只要你愿意,就能很好地完成。

2022年

1月16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十四

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现实中有多少家长和教师承认这一点呢?太多的人把儿童当作潜在的罪犯看待,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点过失。这种不宽容只反映了成人的狭隘和自负,对儿童没有半点好处。

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他的行为其实和“自由”毫不相干。理性的缺失使他无力主宰自己,他的放纵和毫无章法,是自觉意识的丧失,是选择功能的失效。他一方面被欲望控制,另一方面又想去控制别人,他的行为正是长期压抑的后果。

这样的孩子,他内心软弱无力,由于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力,其实是恐惧地活着。如果大人不承认这一点,认为孩子的“不自觉”是为了一时的快乐,那真是太不理解孩子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了自由。

2022年

1月17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十五

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做事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心胸狭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负面思维太重了,会吸引负能量。内心自信的孩子自带正能量。家长不欺负孩子,孩子就不会受到欺负。给孩子爱和自由,这是最好的防护装备。

2022年

1月18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十六

“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当下有一个误导大家的词就是“溺爱”,词面意思使很多人误以为想把孩子教育好,就要爱得少一些,定规矩多一些、严厉一些、物质上苛刻一些。尤其家境条件较好的孩子出了事,人们几乎总是众口一词地说这孩子被“溺爱”坏了。

事实是古今中外,任何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家庭都有可能出混混儿,混混儿的产生和家境没有必然关系,只不过家境好的更引人注目。

家境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寒的孩子,他们成长得好与坏,不在于父母在物质上是否出手阔绰,而在于精神上是否充分给予。 儿童对外部的物质世界感觉懵懂,对自我情绪的感知却分外敏感。物质上多一些少一些不是问题,精神上的贫寒却会对儿童形成心理摧残。家长给孩子花钱多少和爱孩子多少,没有一点关系。

2022年

1月19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十七

事实上很多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无力在精神和情感层面满足孩子,就用过度的物质给予进行弥补和掩盖,把给孩子花钱多理解为爱得多,但这不过是庸俗思路,也是爱的假象,谁不知道提供物质享乐总是比提供精神享乐更容易一些,尤其是对于经济宽裕的家长来说。

如果一定要说过度花钱也是爱的一种,那么这种“溺爱”只是物质溺爱,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是家长的需要。

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即家长能给予的最优质的父母之爱。这种爱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质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处、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等这些构成。 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件坏事,但拥有内心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

“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2022年

1月20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十八

大寒

人生真正的价值是活出你本该有的样子

人生真正的价值是活出你本该有的样子,它应该是内心真正自在平衡的,而不是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知名度如何。越是后者丰沛的人,越要觉察和警惕,你是否动用了巨大的能量去追逐外部的评判,为适应外部的评判而过分消耗自己,以至于再“成功”也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不优秀不配活的念头往往容易出现在“优秀”的人身上,这个自我攻击才是你最不优秀的地方,是对自己最大的误判和亏欠。

消除二元对立是给自己拓宽道路,放弃评判才是优秀的升级。

2022年

1月21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十九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婚姻里的自由,是当我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时,我有想和他在一起的理由,并且有自在感和安全感;当我想要选择离开这个人时,我有心理和经济两方面的条件,离开也是安全的,不会因为心理或经济等原因而痛苦忍受。

那种把教育上的自由理解成放任孩子杀人放火、闯红灯、撞汽车、把婚姻上的自由理解成不着家、不做饭、外遇出轨、不管孩子,等等,实在是让人惊讶,这反映了一些人内心极度的不自由,恰是囚徒思维。

2022年

1月22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二十

一个心智正常的孩子,知道自由的边界在什么地方

文字经常会误导人,“爱”和“溺爱”表面看来有共同的要素,事实上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

在这个问题上,恶果早已有目共睹,原因却一直被错误归纳。

只有这样一种人才是自由的,这种人愿意使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获得自由。

就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走到悬崖边上会自动停止脚步一样,一个心智正常的孩子,也知道自由的边界在什么地方。他可能会由于缺少常识犯一些小过失,却会由此自动获取经验,自动校正自己的行为,使小过失成为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

2022年

1月23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廿一

无为不是不作为,它是一种境界

人们常谈“无为”,事实上能沾到这个边儿的人已经不多,能做到的更是凤毛麟角。无为不是一种技巧,更不是不作为,它是一种境界。凡事“有为”才简单,无为很难,就像武林中有招比较容易学到,无招胜有招的人则世不二出。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让家长和教师感觉自己“有所作为”的控制儿童的做法和宣讲大受欢迎,而释放儿童天性的言行总是不被理解和接受,因为后者需要接受者有不俗的水平。

当下从家庭到学校,都是做得太多而不是太少,这导致下一代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机会反而减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无为是最高的作为,它的内功练的是谦卑、智慧和慈爱,谁领悟了这份简单,谁将成为教育的赢家。

2022年

1月24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廿二

在洗脑式的低水平的控制之下,被控制的孩子长大后若还有反抗意识,说明控制者不够严密,还留有缝隙,生命的绿草还有可能从某个地方伸展出来。

如果年轻一代丝毫感觉不到被控制的痛苦,还成为控制的拥护者,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他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那他的生命真是一场悲剧,他来世上没有真正活过,不过是游荡着的僵尸。

2022年

1月25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廿三

小年

教育中最大且最隐蔽的问题:意识不到对孩子很苛刻

当下,“自由”和“尊重”是教育话语里的时髦词,但大家是怎么领悟的呢?

有个家长向我咨询。她说:“我是那种比较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的妈妈,可是孩子总不好好吃饭,我顿顿得追着喂,为这事总是生气上火,您说该怎么办呢?”

这位家长对孩子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吃饭的权利都不想给孩子,怎么谈得上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呢?

还有位妈妈,当她听到我讲的应该允许孩子犯错的观点时,欣慰又自信地说:“老师说得对,我就允许孩子犯错误。我的宝宝一岁八个月,他犯了错误,我会耐心地告诉他哪里错了。即使偶尔有小小的惩罚,也要让他知道是自己做错了,妈妈才会惩罚。我采用的办法一般是打手心或者让他在墙边站一会儿,他都不会哭。”

2022年

1月26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廿四

这位妈妈的话真让人心惊肉跳,才一岁八个月的孩子,居然就被她整到“知道自己错了”,且打手和罚站都不哭的地步,天知道这样下去,孩子以后会怎样!

对每个孩子来说,大人的认可就是爱,不认可就是恨。

教育中最大且最隐蔽的问题,是一些家长或教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很苛刻,导致其对孩子的错误管制随时都在发生,对儿童心智的成长形成无处不在的扰乱和侵害。

2022年

1月27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廿五

一个顺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

即便学校教出的是一个快乐的清洁工,也远比培养出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学者要强得多。

孩子们依其自由意志而生活,而非焦虑的父母或那些自以为是的教育家的意志。家长和老师的干预和指导最终造就的是一些机器人。

我认为,所谓成功是指一个人能够快乐地工作和积极地生活。

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而言,自由教育几乎是百验百应。而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比较充分的时间,才可能把他们从那种填鸭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只有当孩子们拥有完全的自由去管理他们的生活时,他们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一旦有了“上司”,他们就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孩子们需要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了之后他们才可以自然发展,向好的方面发展。

2022年

1月28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廿六

学校除了给孩子知识以外,更要给他们幸福。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必须遵守一个信条:你要站在孩子这一边。惩罚只会加强儿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过多的约束会逼得他变成一个更孤独的人,使他把思想更集中到自己身上,同时怀恨惩罚他的社会。

一个顺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被过于严格教育的孩子会以惹父母生气来表示他对权威的憎恨。过于严格的对待一个善良的孩子,可能会使他变成一个坏的和不诚实的人。

——摘自A.S.尼尔《夏山学校》,周德译


2022年

1月29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廿七

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

社会很少对刻板者和偏执狂给出太多偏爱,社会愿意容纳的,是人的宽容心和变通力。所以越是具有宽容心和变通力的人,越容易成为社会主流人群。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出路。”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接受的是严苛的家庭法则,自由意志早早萎缩,那么你能指望他用宽容和变通的方法来面对世界吗?

现在,家长们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也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奇怪的是,很多家长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会地位,没有让他们对儿童教育这件事有更好的领悟,反而抑制了他们体内的原始本能。面对孩子时,他们感觉迟钝,既缺少母爱的直觉,又缺少文明进化后的体贴和修养,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把“立规矩”当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2022年

1月30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廿八

童年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 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 物质贫乏在某种程度上能锤炼人的意志,精神压抑只能扭曲健全的心理。

每个儿童都会出于无知和调皮,在某一阶段某些事上“没规矩”,尤其男孩子,更愿意探索和挑战,更显得“不听话”,甚至具有破坏性。但一个单纯的儿童从来不会没有底线,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对人对事没有恶意,就不会有过度的挑衅,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能变得习惯良好,行为得体。

很多精英人物在童年时,也会上树掏鸟窝、到地里偷西瓜、打架,甚至三天不洗脸等等,所有这些“坏行为”都是有趣的童年记忆,却完全影响不到他们成年后的道德面貌和行为能力。

2022年

1月31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廿九

除夕

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规矩越少越好

生活有万千种细节,对于该给孩子立什么规矩,如何把握这个度,没有人能把所有的情境都罗列或归类,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悟的。

我的观点是, “守规矩”这件事在幼儿期几乎不需要强调,越年幼的孩子越不该给他定规矩,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规矩越少越好。

如果有什么要求,只要讲给孩子,并做出示范,同时想办法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就可以,没必要为了“规矩”的事,整天和孩子弄得不愉快。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不要担心他闯些小祸,不要害怕他做得不够到位,不要为他的无心之过而责备他。 2h2xVjXUigiwVsgBHCYCxASfqEJsq/f7X5dJ3vNCDTDxykDE+fiNKBY62L+8gZ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