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题: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盛行,出现“娶妻贵、娶妻难、娶不起”的现象,引人深思。请结合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立意鲜明,思想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字数1000左右。
【给定材料】
记者近日在冀鲁豫部分农村地区调研,许多农民反映,当地结婚费用居高不下。动辄几十万元的天价花费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民直呼“娶不起”,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
春节前刚给儿子完婚的河北省馆陶县孙庄村的孙明(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订婚下礼三万三;结婚彩礼十二万;家里没新房,被女方要去二十万房子钱;买汽车八万;再加上家具家电、婚礼摆席、谢媒人钱,近五十万没了。”
记者调查发现,“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现象在这些地方普遍存在,很多农民直呼“娶不起”。
村民反映,女方的结婚条件一般是:离县城近的要在县城买一套房,远的要在村里盖一套楼房;盖平房则不仅要盖主房、厢房,还要盖门房;彩礼普遍超过10万元,有的还要求买辆家用轿车。
河北邱县、大名县部分农村还有彩礼要有“三斤”或者“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说法。前者是指百元人民币三斤(约十四五万元);后者则是“一万张紫色五元钞票,一千张红色百元钞票和一堆绿色五十元钞票”(二十万元左右)。
“天价”婚娶已成为许多农民的沉重负担,是部分农村家庭负债、致贫的主要原因。多地群众反映,父子辛苦数年打工积攒的钱仅够盖(买)房子,其他花费只能靠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借高利贷结婚的个案。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表示,“天价”婚娶直接导致农村一批中老年人赤贫化。 “有车有楼,家里还有两头老黄牛” 是流传在冀豫一些村庄的一个说法,意思是除了“车”和“楼”这两样结婚必备品外,男方的父母若是身体健康,能像“黄牛”一样干活就锦上添花了。在河南南部一些县乡,“打工挣钱给儿子娶媳妇”成为很多农村中老年人主要的生活目标。
村民们认为,“娶妻贵”首先源于“娶妻难”。弟弟刚相完一次亲的河北省馆陶县西苏村的殷超向记者抱怨说,现在相亲需要“排号”,“这次见的女孩条件一般,但是人家两天见了27个男的,我弟弟排21号。”
专家认为,一些农村青年“娶妻难”的原因,一是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导致一些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衡,二是近年来农村青年大量进城,相比男青年,女青年留城较为容易,更加剧了农村适婚青年性别结构失衡。
除“娶妻难”外,攀比心理也是导致农村结婚费用飞涨的重要原因。吴忠民表示,随着城乡交流加速,农村青年结婚花费有向城市青年看齐的倾向。对农村婚嫁情况比较了解的大名县大学生村官张方说:“一些农村富裕家庭结婚大操大办也引发其他村民竞相攀比,很多人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天价”婚娶现象也暴露出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短板。“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农村风气问题。”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说,深层次上讲,则是由农村治理缺陷导致的农民行为缺乏引导和约束。
专家认为,鉴于这一现象对农民生活乃至农村风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各地应主动应对,加强引导。
首先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谭克俭表示,下一步,随着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实,农村地区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会得以缓解。各地在农村地区尤其要加强宣传,倡导正确的生育观,严禁选择性生育。
【范文】
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当前,农村地区天价彩礼盛行,不管家庭是否承受得起,都要大操大办,彩礼更是水涨船高,出现“举债结婚,娶妻贵、娶妻难、娶不起”的现象。
究其原因,农村适婚青年男女比例失衡,攀比心理作祟、奢靡之风作怪,媒婆推波助澜。还有农民松散,基层组织涣散,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农村社会风气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彩礼不断加码,大喜事静悄悄地变成烦心事。
农村天价彩礼盛行使圣洁的婚姻变了味。不但加重了村民负担,加剧了家庭矛盾;让社会风气变坏,甚至滋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天价彩礼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里,首次点名农村“天价彩礼”这一不良习俗。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
任务已明,关键是要找准抓手,狠抓落实。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一要抓关键少数带动多数群众。发挥在乡党员、干部、教师、复员退役军人等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不收彩礼或者象征性收取少量财物。自觉抵制奢靡之风,自觉抵制盲目攀比,自觉做到婚事新办、婚事俭办。同时,纪委监察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党员干部收取婚嫁彩礼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定加以规范。起到抓点带面,抓一个带一片的效果。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新婚俗。
二要发挥红白喜事理事会的作用。每个村都要制定村规民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把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等选入红白理事会,发挥他们熟悉民情的优势,走村串户宣传倡导婚事新办、婚事俭办。积极倡导和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反对利用婚姻敛财,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推进社会风气好转。要积极推广人性化的颁证服务,用庄严神圣的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的婚礼仪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三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基层政府推行“移风易俗文明户”奖牌。充分利用农村秧歌队、广场舞等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编排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歌舞、快板、顺口溜、小品等节目,宣传婚嫁新风尚,传播现代文明新观念,营造文明健康新婚俗的社会风气。
总之,彩礼作为礼节和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保留,但千万不能过度。对于这一已经存在上千年历史的婚俗,要推进改革,祛除陋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顶层设计,基层落细落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作者:张金海,化龙池教育,版权所有。1103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