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事业是否成功而言,世上无非两种人:一种是成功人士,另一种是非成功人士。如果我们肯花心思去研究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就会发现他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珍惜时间,做时间的掌控者。如何与时间赛跑,比别人更能将时间用在“刀刃”上?其中不少人选择早起,做一个晨型人。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乡,与周公相会时,他们已早早起床,投入工作或锻炼,开始了新一天的能量吸收与释放。
如若不信,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商业大亨、精英的起床时间表。
蒂姆·库克,苹果公司现任CEO,这位科技巨擘在业界以早起闻名。公司职员们每天都会在清晨收到他发来的邮件,且对此习以为常。库克每天早上3点45分起床,开始处理一天的重要邮件。5点钟准时进入健身房,然后第一个到达办公室,每日如此,且几乎不休年假。虽然库克未必能让苹果产品继续延续乔布斯时代的辉煌,但他确实身体力行,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具价值公司的CEO。
比尔·格罗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的老板。他投资债券领域超过30年,在全球债券市场上的影响力恐怕无人能及,曾形容债券投资就是一场游戏。这位债券天王也有着早起的习惯,他每天大概4点半起床,然后查看全球的市场行情和消息,6点钟便准时坐到了办公桌前。
布雷特·约马克,布鲁克林篮网队CEO,也是全美NBA界最年轻的CEO。他的起床时间同样令很多晚起者汗颜。3点半他就离开睡床,4点半便出现在了办公室,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发邮件或制订计划之类。即使在周末,他到达办公室的时间也是7点钟。
玛丽莎·梅耶尔,雅虎前任CEO,曾为谷歌最有权势的女人。这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铁娘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曾被媒体誉为“机器人”。她有过一天工作15个小时,同时负责20个项目的纪录。梅耶尔做事雷厉风行,同时也是早起奉行者,通常每天只睡4~6个小时。
李健熙,三星集团创始人,韩国首富。他要求公司职员每天6点半上班,而他本人要比员工早半个小时,也就是6点钟到达办公室。对于这一点,他的员工们认为,总裁自有总裁的道理。
看完这份时间表,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早起与成功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想要获得异于常人的成就,就要拿出倍于常人的时间。而这多出来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早起获得的。
我国除前面讲过的曾国藩外,还有许多名人也都有早起的传统。《颜氏家训》里便有“黎明即起”的句子,晋代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也是众所熟知的。到了清代,早起更是清皇室的规矩。作为清代最勤政爱民的大boss——康熙皇帝每天都是清晨4点起床,没错,就是4点。康熙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读圣训,即阅读记录前代帝王言论和教导的训言,然后再去上早朝,处理政务。康熙之后的雍正、乾隆……无一例外,都要早起。至于皇子皇孙们也没有睡懒觉的特权,大约5点钟就开始早读功课,而王公大臣们则三更半夜就得进东华门,打着灯笼去早朝。Boss早起,臣僚又岂能贪睡?
近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也是一位提倡早起的人,还曾专门为此撰文《早起》,其中曰:“(诸多)早起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这一桩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梁实秋一生留下了诸多散文著作,更以毕生精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译作。他曾笑言,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没有学问。如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考证的工作了。第二,必须不是天才。如是天才,他就去做写小说、诗和戏剧等创意工作了。第三,必须能活得相当久,否则就无法译完。很侥幸,他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前两条“有没有学问”“是不是天才”姑且不论,单就“活得久”这条,说明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梁实秋在他“活得久”的岁月里,还秉承了“起得早”这一习惯,从而完成这部皇皇译作。
国学大师季羡林是梁实秋的好友,在作息安排上,他们如出一辙。季羡林一生笔耕不辍,他涉猎的国学、佛学、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研究领域,人们至今难以望其项背。曾有人很不解地问季老:“您每天那么忙,又要讲课,又要作报告,又要做研究,哪来的时间写作啊?”季羡林回答:“我每天3点起床,写到7点,然后去校园散步,到了中午,就可以和大家聊聊天,做其他事情了。”也就是说,当北大学子们在校园早读、跑步的时候,季老已经完成了一天重要的写作工作。他每天的早餐极其简易,泡一杯茶,吃几片馒头,嚼几粒花生米就可以了。他的早起,坚持了几十年,对家人来说,并不是什么负担。
讲了这么多,起码说明一点,越成功的人,越习惯早起。那些喜欢趴在被窝睡懒觉的人,大抵与成功无缘。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做IT大佬、行业精英,也不一定要做政治人物、文化名人。但我们总要做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不能浪费生命出场的机会。想要活得精彩,想要活得与众不同,就不要把时间消磨在无聊的游戏与诸多无谓的应酬中。不如晚上早早休息,早上早早起床,生命才有效率。当你看到清晨初升的太阳,会感觉浑身充满力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早起,意味着尽早展开工作。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时光在每一天的早起中无形拉长,你的阅历、经历也必将随之丰富,随之饱满,收获当然也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