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从文化局出来后,大家议论了半天。小汤说高南征可以。老张马上说,按照上次的经验教训,凡是参与告状的人是不可能接班的。这么一筛选,大家同时想到了小甘。从小甘敢于在茶几上写那几个字来看,高南征也觉得小甘能胜任,但他觉得还是应该对小甘考察一番。

小甘妻子的单位刚盖了新宿舍。

高南征他们去时,小甘正在布置新房。

新房设计很讲究,大家见了都羡慕不已。

小甘也很兴奋,他有个计划,先将这房子装修一遍,然后再搞一套原装的先锋音响和一台84厘米的画王彩电,往下还有全套不锈钢炊具、微波炉、洗衣干衣两用机、真皮沙发和红木家具。一算账,没有几十万不行。

高南征说:“你哪来这么多钱?”

小甘说:“现在铜版画、铜版字又流行又值钱。×他妈的,我要是当了馆长,就去买一台铜版印刷机,拿来私人用,一年时间就能将这些置齐了。”

高南征和小汤他们相互望了望,好一阵后,小汤才问:“一台铜版印刷机要多少钱?”

小甘说:“不低于八千元,不高于一万元。”

离开小甘家,一路上大家脸上都很严肃。

过年之前,文化馆再无人说起撤换胡汉生之事。

崔局长主动找过高南征和老张,两个人都躲避不见。

放年假那天,文化馆发了不少年货,胡汉生说这是公司和商场出钱买的。高南征用自行车运了两趟,才将这些东西弄回家。

初一那天,高南征和小娅照例去给段书记拜年。

段书记问到文化馆又要换馆长的事后,说了一通让人费解的话。他说搞干部终身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防止大面积腐败,而不搞终身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大家都趁在台上时拼命地往自己怀里捞,像蝗虫一样,一批接一批。

段书记说:“现在说的是实事求是,做的是事事求实。”

夫妻俩刚说了告辞的话,崔局长也来给段书记拜年了。

见了高南征,崔局长就问他文化馆馆长推荐人选想好了没有。

高南征支支吾吾地哼了几声,他也不清楚说的是些什么。

段书记却说了一番很明白的话。他说,这辈子当领导,文化方面的事情,他最遗憾的是当年明察不够,没有让高南征的老师当文化馆长。崔局长接着段书记的话说,假如当年段书记提拔的是高南征的老师——段书记没有让崔局长说完要说的话,就连连表示,自己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当年对崔局长的垂青。

高南征也想起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死得有些早的恩师。

回家后,他在书房里翻出早年的《清流》,那上面有一则故事新编,说的是有一个地方蚊虫特别恶,官府便将死囚绑在木桩上,让蚊虫咬死。在屡试不爽之后,却有一个人躲过此刑法。县太爷以为是天不收,不敢再施别的刑法而放了他。后来别人问时,他才说,蚊虫吸血时千万别动,它吸饱了血后就叮在那里不动,这样就挡住了别的想吸血的蚊虫,若是一动惊跑了饱蚊虫,让饿蚊虫补上来,一批接一批地吸下去,肯定会气血枯竭而亡。

还没看完,高南征忽然记起,将自己提携到现在位置上的恩师、《清流》前任主编,五十岁时积劳成疾,临终前曾对他提起过这则故事,还说,每逢有对人对事看不顺眼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个故事大声朗诵三遍。高南征不无后悔,自己有些成绩后,就对恩师的话不那么在意了,包括这么重要的遗嘱。假如这两年不是浑浑噩噩地与徐馆长和胡汉生他们闹,而是一心一意地搞自己的业务,不去想那些不务正业的心思,或许就没有什么破绽露出来,严华和徐馆长的女儿现在在哪里混饭吃,就只有鬼知道了。

这时,小孔来家里拜年。

小孔也将那故事新编看了,然后笑着说,细坳村的人也应该好好学一学这篇文章。

正在说话,徐馆长领女儿进来了。

徐馆长没说过年时的那些套话,而是唱了一首吉祥民歌。

小娅满脸堆笑,说徐馆长这么好的嗓子不当文化馆长太可惜。

徐馆长说他女儿的嗓子比他还强。

高南征问起宣传部那个超生的女科长的情况。

徐馆长说:“大初一说这些会不吉利。”

这时小孔要走,高南征将他送到门口。小孔回头开玩笑说,什么时候带着蚊虫的故事到细坳村再搞一次奔小康大讨论。说着话小孔滑了一下,高南征忙提醒他小心脚下。天上地下到处都是白雪。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油水都比平常多,随手泼在门外,让积雪的路面变得更滑了。

一九九五年元月二十一日于竹叶山 ADlnngHr4X7gJ40S1BBymxqmh7+TjTl2A2IeEzeuJNXw7i5Mf2ZXUuYepYIaWG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