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先生真像》(清)焦秉贞绘

画像题字

遐稽古初,孔曰性近。《礼》亦有言,人生而静。善恶未生,是曰本性。心兮本虚,与物相印。习染既殊,是非斯定。余姚性学,千秋定论。良知之说,孟氏所崇。存理遏欲,未发为中。洗心藏密,患与民同。任情自发,有感遂通。湛然虚明,廓然大公。知行合一,性道事功。

焦秉贞

阳明燕居讲学侧坐像

据明末朱谋垔《画史会要》载,王阳明只认可自己的弟子南康蔡世新所绘燕居侧坐像。因阳明“骨法棱峭”,画者多正面描绘,颧鼻间最难肖似,而蔡世新画侧像,立得其真,受到王阳明喜欢。此画像未曾署绘者名字,也无题跋、印章等,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何谓燕居?燕者,闲也,燕居即闲居。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四句教”

想深入领悟“四句教”思想,可认真研读本书附录部分《大学问》一文。

红叶满林春正暮,

隔堤遥见片帆归。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此诗为王阳明赴谪途中所作。当时,刘瑾派刺客前来截杀,王阳明急中生智,做出投河自尽的假象,骗过了刺客,从而逃过一劫,并搭乘去往福建的商船。船行海上,不料突遇大风暴,商船差点倾覆。王阳明于船上创作了这首《泛海》,表达了潇洒淡然的心态。清末民初革命家章太炎先生评价王阳明时,给出了四个字:自尊无畏!

明嘉靖二十九年王畿重刻本《传习录》

该刻本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共八卷。上分三卷:依次由徐爱、陆澄、薛侃所录,并于各人所录语录末尾标识:右门人徐爱曰仁录、右门人陆澄录、右门人薛侃录。下分五卷:卷一首收《答徐成之书》两通,次收《答罗整庵少宰书》一通;卷二唯收《答人论学书》一通;卷三收《答周道通书》一通,《答陆原静书》二通;卷四收《答欧阳崇一书》一通,《答聂文蔚书》一通;卷五收《示弟立志说》《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

明嘉靖三十年衡湘书院刊本《传习录》

该刊本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全书分七卷。上分三卷与通行本同;下分四卷,收《答徐成之》二通、《答罗整庵少宰书》、《答人论学书》、《答周道通书》、《答陆原静书》二通、《示弟立志说》和《训蒙大意》,计九通。卷首载有南大吉原序、嘉靖三十年孙应奎序,卷末有蔡汝楠后叙。

郭朝宾刻本《王文成公全书》

郭朝宾刻本《王文成公全书》是王阳明全集的初刻本,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但是,该刻本存世极少,绝大多数学者很难见其真容,导致阳明文献源流的研究很薄弱,若干疑问长期得不到解决。

郭朝宾(1513 ~ 1585),字尚甫。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大同督饷及河南、陕西副使,浙江按察使、左右布政使,顺天府尹、右副都御使、浙江巡抚,户部侍郎等职。万历二年(1574)擢升工部尚书。其为人老成持重,判事准确果断。

明隆庆六年(1572)刊本《王文成公全书》

《王文成公全书》是王阳明的著述汇编,由其弟子钱德洪等编次,王畿增葺,总三十八卷。分别为:《传习录》(三卷)、《文录》(五卷)、《别录》(十卷)、《外集》(七卷)、《续编》(六卷)、《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此为明隆庆谢廷杰刊本,即后世所言明隆庆六年版。

和刻本《传习录栏外书》

[日]佐藤一斋

和刻本《传习录栏外书》以校勘精细详备、征引前贤评论丰富著称,是一部诠释《传习录》的经典之作,在日本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佐藤一斋(1772 ~ 1859),名坦,字大道,号惟一斋,又号爱日楼、老吾轩,日本著名学者、教育家,主要讲授朱子学,并接受阳明学思想,安积艮斋、渡边华山、佐久间象山等名人学者皆出自其门下。代表作《言志四录》。

《阳明先生集要》 民国商务印书馆影印版
(又称涵芬楼版)

凡研究阳明学的人都知道,崇祯施氏刻本《阳明先生集要》与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是阳明著作中两个极重要的版本。《阳明先生集要》初刻于漳州市平和县,由漳州知府施邦曜(1585 ~ 1644)在谢氏所编《王文成公全书》基础上,删减、点评、编辑而成。

《王阳明先生文钞》

《王阳明先生文钞》,二十卷,由清张问达辑录而成,汇聚了王阳明文章之精华、德业之精神,是一部重要文献。该版为清康熙致和堂刻本,现收录于《中国古籍总目》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均有藏本。

《王文成公文选》

《王文成公文选》共八卷,民国七年(1918)由上海新会学社刊刻,为铅印本。此是据国家图书馆藏品的仿制版。

中天阁

中天阁由钱德洪辟为讲堂。正德末年,王阳明回余姚扫墓,钱德洪等七十四人将其迎至中天阁,拜为师。嘉靖初,王阳明丁父忧,于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开坛讲学,时听讲者达三百余人。现存五开间两层楼的中天阁为清代建筑,正厅有一副明神宗御笔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

中天阁勉诸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承诸君之不鄙,每予来归,咸集于此,以问学为事,甚盛意也。然不能旬日之留,而旬日之间,又不过三四会。一别之后,辄复离群索居,不相见者动经年岁。然则岂惟十日之寒而已乎?若是而求萌蘖之畅茂条达,不可得矣。故予切望诸君,勿以予之去留为聚散。或五六日、八九日,虽有俗事相妨,亦须破冗一会于此。务在诱掖奖劝,砥砺切磋,使道德仁义之习日亲日近,则世利纷华之染亦日远日疏,所谓相观而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者也。相会之时,尤须虚心逊志,相亲相敬。大抵朋友之交以相下为益。或议论未合,要在从容涵育,相感以诚,不得动气求胜,长傲遂非。务在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其或矜己之长,攻人之短,粗心浮气,矫以沽名,讦以为直,扶胜心而行愤嫉,以圮族败群为志,则虽日讲时习于此,亦无益矣。诸君念之念之!

明王阳明先生之墓

明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应召西征,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历 1529 年 1 月 9 日),卒于归途中,享年 57 岁。临终前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先生之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书法圣地兰亭镇以南仙暇山庄内。2006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w9cxOfOlU/FCnW8Qoyw8DVqw1sjaYJPJCPVpHlVsk47iuvhi72Rj4NbJxTHkyh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