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隐逸之心

晋代以降,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典范,山林乡野之居成为历代文人孜孜以求的居住方式,也成为他们不倦吟哦和描写的主题。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观念中,山林乡野之居既可以远离尘世纷扰,与大自然同生共息,又可以得到像李白说的“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的逍遥怡然之乐,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烦恼和挫折,既在精神上得到补偿,又在心灵上得到抚慰。当然,山林乡野之居并非一味地排除一切社会交往,但在这样偏僻的环境中,除了故友偶过相访外,与之交往的便只有山僧野老。这种交往单纯而平和,在“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淡然相处中,不复有世间的纷扰和相互倾轧。

对于山林乡野之居,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做了这样的区分: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显然,他是把人与自然山水的亲近关系,亦即远离尘世的程度,当作是上述区分的内在依据。然而,不管采用何种居住方式,只要能亲近自然,给自己多留一些自由的精神和生活空间,对于文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现实生活中,文人士大夫要想真正遁迹山林,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难以绕开的是自己内心的矛盾。在他们内心深处,仕进与隐逸,这两种矛盾的精神倾向始终交织在一起,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成为他们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针对这种纠结心理,唐代诗人白居易折中地提出了“中隐”理论,即“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这既可以避免事务缠身,又能躲避朝堂纷争,从而在山水登临、杯酒声色、过往唱酬中,充分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致。中隐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共鸣,并得到苏轼等后世文人的不断丰富和演绎。这种亦官亦隐、身仕而心隐的状态,让大多数文人在集权机制与独立人格的矛盾冲突中,在仕与隐的矛盾纠结中,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与解脱。 SnUWwk2OfIPnO/GP2W4FhorOztxIw2bhPYSYGpRzmgxuTormYkWP8CKQWn9cl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