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汉画像神话内容的审美意义

中国古神话在汉画像中有丰富的表现,过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方法上,我们不能仅仅把汉画像作为证明文献的资料。实际上图像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我们要采用图像学的方法,把文本的与图像的表现进行互文性阐释。图像学的方法,不仅仅是图像志的排列,而是要把图像看成一个形象的世界,形象包括单独的图像,也包括图像与图像之间的关联,如某一个墓室图像之间的关联,也包括图像与其符号组成部分形成的形象世界。如西王母图像中的西王母肖像、玉胜、龙虎座、捣药兔、三足乌、九尾狐、蟾蜍、羽人、华盖、西王母旁的伏羲女娲、西王母前的鸡头人身、马头人身、牛头人身、人首蛇身神、玄圃、建木、九头怪等,每一个图像符号因素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更深一层西王母图像在整体图像中的位置也是图像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把西王母图像从整体图像的联系中独立出来,我们只有在更宏观的视野中才能探得西王母信仰的真谛。

从内容上来看,汉画像表现的神话世界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对人来讲,人活着是所有“人”问题的出发点,生命总表现为宇宙中的生命,具体说人是生存在天地之间。因此,对天地的认识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汉代人的头脑中还有对天地崇拜的神话观念,远古的神话还在起着社会的功能。人的生存受制自然,白昼的转换、四季的交替对人类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日月星辰的移动,风雨雷电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汉代人认识到了天的这种奉养属性,所以把天神的地位放得很高,他们把风雨雷电都形象化为人格的神灵。《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的奉养属性在于它的四序分明,生养万物,给人带来惠利,这样才能对人构成生活的价值。古神话讲,正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靠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一个象征符号的世界,在创造符号的过程中,再现宇宙的形态是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冲动与审美冲动。汉代人认为天又不是一个纯自然性的天,天文和人文又是相对应的,天还有道德的属性。《黄帝内经·素问》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古人观察到自然的和谐有序,认为人的礼仪也应与天的秩序异质同构。

《乐记》认为乐是天地和谐相生的,人的礼仪是与自然的秩序相联的。天人同构就产生美。宇宙是自然的,对宇宙的言说则是人文的。存在只能通过人来表现它自身。当人们把宇宙与天地当作“大道”来看待时,人对天地的看法就具有了审美的属性。早在先秦,庄子就极力歌颂天的大美:“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乎天地之谓也。”汉代人称赞天地时,也包含审美的意义。《淮南子》说:“见日月光,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乎?其为乐岂不大哉!”对天地之美的观照欣赏是人生一大享受。《易传》曰:“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对古人来讲,日月运行就是一种大美。张衡在《灵宪》中,极力赞美天的这种大美:“天以顺动,不失其中,则四序顺至,寒暑不减,致生有节,故品物用生。地以灵静,作合承天,清化致养,四时而后育,故品物用成。凡至大者莫如天,至厚者莫如地。”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中,对天的审美属性也作了大量的发挥:“仁之美在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天地之行美也”,在于“不阿党偏私,而美泛爱兼利”,是一种“中和”之美。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把这种天文地理之美作为人文之美的本原,极力赞颂这种大美。

在汉人的眼中,天地是完美无缺的典型代表,人们对它的崇拜就上升到一种类似宗教的地位,在图像中再造一个神话的宇宙模式,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就成了时代精神的表现。 iIBgQGJJrLQ8B1b0OX4BlqyuffSTQC6/mZbC75GJB93+tV4lHi7aAZQdFJTk4x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