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断去唱怀旧的调子

文学不光有批判,有理想,还有另一个完全相反的东西——怀旧性。文学特别喜欢怀旧,喜欢唱挽歌,喜欢对已经逝去的事物表达怀恋。其实,人的生命过程就是所有经验逐渐变成回忆的过程。我写《青春万岁》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受到人生中很多宝贵的体验是一去不复返的,除了写小说我没有办法留住它。所以文学有时会不顾民族急切的求新、求变、求现代化的努力,而去不断唱怀旧的调子。

比如著名小说家张炜的《一潭清水》,描写了瓜地里一个很调皮的孩子“瓜魔”,他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吃完几个西瓜,还和看瓜老人建立了一种感情。但后来包产到户,瓜魔再到瓜地里就不受欢迎了,最后被轰了出来。瓜魔还是个小孩,他完全不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之间吃瓜要给钱了。再如李杭育的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写葛川江边一个渔佬用手摇的破船捕鱼,眼看着一艘艘机械捕鱼船从身边经过。他已经几乎找不到鱼了,但他还是愿意待在那一叶扁舟上从事捕鱼的行当。

又比如墨西哥电影《白玫瑰》,靠近德克萨斯的一块土地上种满了白色的玫瑰,但因为那里有石油,美国资本家便强行占领,利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把原来的居民赶走,最后花园里到处都喷着黑色的石油,美好的田园牧歌从此逝去。这很像契诃夫的《樱桃园》,樱桃园里住着一些遗老,他们喜爱樱桃园虫鸣鸟叫的安静,后来一个商人买下了樱桃园,咔咔咔,樱桃树全被砍掉,只剩下无可奈何。

这几年卖得很火的《狼图腾》宣扬了牧猎时代的人的精神,认为农耕时代——更别说工业化时代了,人变得越来越无能,人在大自然面前丧失了勇于进取的狼性。这些怀旧篇章看似与现实生活唱反调,其实换个角度想,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补充。

文学还有一种煽情性,它不重视理智的计算与成败得失,反而常常歌唱失败的英雄。比如楚汉相争,成功的是汉高祖刘邦,失败的是做过许多暴戾蠢事的楚霸王项羽,但文学同情的天平从来都偏向项羽、虞姬、乌骓马,刘邦则被越写越坏——奸佞、小人、厚颜无耻。文学甚至歌颂一种病态的偏执,它喜欢乖戾的人事,而拒绝市场经济的精确计算原则。 DveQTWzUjvzQLFAXJ0apODBHDPECVgK1fduoi1iEbl6xZbvKvuJemVFRdDNP+o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