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习总书记还曾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是的,泱泱中华五千载,悠悠国学民族魂。我们中华国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华夏儿女的遗传基因和精神支柱。
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以母语汉语为基础,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处世态度的,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是炎黄子孙的生命火炬,我们要永远世代相传和不断发扬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所以,更多从传统优秀国学经典中汲取丰富营养,丰盈的不只是灵魂,而是能够拥有神圣而崇高的家国情怀。
中华传统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非常广泛,内涵十分丰富,凝聚了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是经过多少代人实践检验过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华传统国学经典,蕴含了中华儿女内圣外王的个体修养和自强不息的群体精神,形成了重义轻利的处世态度以及孝亲敬长的人伦约定,包含着辨证理智的心智思维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历经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和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开放型现代文化。
作为国学经典,是广大读者必备的精神食粮。读者们阅读国学经典,能够秉承国学仁义精神,学会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学好问等优良品行,能够达到内外兼修与培养刚健人格。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号召下,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各级教育机构启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也增强了青少年学生阅读和学习国学的分量,许多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国学课程,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特别编辑了这套“唐诗宋词元曲精品”。本套作品唐诗精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的作品,宋词精选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作品,元曲精选了关汉卿、白朴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中华辉煌灿烂文化的明珠,具有巅峰般的艺术价值。
本套作品主要根据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学习吸收特点,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解读等,还配有精美图片等,能够培养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唐诗宋词元曲阅读兴趣和传统文化素养,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发展,能够激发并积极投身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之中。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 ② 春幡 ③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 ④ 未办,黄柑荐酒 ⑤ ,更传青韭堆盘 ⑥ ?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 ⑦ ,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⑧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
①立春日:春天开始的日子。②袅(niǎo)袅: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③春幡(fān):春旗,旧俗在立春日剪缯(zēng)绢制成的小幡,点缀在发髻上以示迎春之意。④浑:完全。⑤黄柑(gān)荐酒:黄柑酪(lào)制的腊酒。⑥青韭(jiǔ)堆盘:旧俗立春时,百姓做五辛盘,青韭属于辛菜,便以韭代指辛盘。⑦薰(xūn)梅染柳:这里多指装饰花柳。薰与染,都有装饰的意思。⑧连环:旧时一种游戏用具,九环相连,运用技巧可以将环全部拆开,但是解开十分困难。
【译读】
春天已经回来了,你看那美人的头上都悬挂着迎风张扬的小旗。可是这无缘无故的风雨,却不肯将这残余的寒冷收敛起来。回想当年相识的燕子,我想它今晚也一定会做梦飞到我的西园吧!我还没有置办迎接立春的黄柑酒与堆放青韭的五辛盘呢!
我笑东风从此刻起没有了空闲,忙着使梅香飘溢,将柳色染黄。如果有了空闲便又钻到镜子里来,将人们红润的脸色一一改变。凭空的愁绪总是不断,请问何人有能力把那玉连环解开呢?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然而早晨来的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赏析】
这是一首立春词,实际上是通过立春这一天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此时闲居于上饶,见到村民庆贺立春,联想到时光流逝之快,如今暮年将至,沦陷的北方却还没有收复,因此感到悲哀惆怅。
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使此词传情含蓄而深沉,留给读者审美再创造的余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