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从有了战争,武器历来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不论是冷兵器时代对付“拐子马”的“钩镰枪”,还是“二战”中日军为偷袭珍珠港改造的浅水鱼雷,包括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军为克服沙堤障碍进口的高压水龙,都为夺取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未来战争对抗强敌、以劣胜优要力避与敌在其占优势的领域作狭路相逢之争,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仅要积极探索、创新非对称制胜战法,也要积极研发、改造非对称制胜装备。
所谓非对称制胜装备,“就是能够支撑我主观能动作用发挥,支持我‘奇胜’战法运用,支起我以劣对优、克敌制胜战局的武器装备”。这类装备不一定需要超前的概念、领先的技术、复杂的系统,也不一定局限于枪对枪、炮对炮或你攻我防的一一对应,出其不意的批亢捣虚往往能“四两拨千斤”。英阿马岛战争,阿军用价值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英军造价高达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2011年,伊朗用GPS干扰器成功俘获美RQ-170无人机。这些都是凭借非对称制胜装备表演的精彩活剧。
打什么仗造什么枪,发展非对称制胜装备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选准方向,突出重点,“你造你的,我造我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首先要透彻把握对手的优势、弱点。信息化战争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就是电子技术无所不在的渗透和网络技术纵横一体的支撑。强敌最大的优势是其复杂系统表现出的整体涌现性,“打要害、破体系”是我夺敌所恃、破彼之强的基本着眼点。俄罗斯专家认为:破坏性进攻的耗费,一般不到建设性投入的5%。例如,纳米技术解决了计算机微型化问题,袖珍兵器可以大显神威。微型机器人既可悄然潜入敌空军基地,破坏其飞行管制与雷达导航系统,也可顺着光缆涵管找到敌数字化指挥控制节点,视情发动破网断链的软、硬攻击。又如,目前西方某大国各种装备和武器平台上的GPS接收机数量不下10万台,美军前参谋长联会议主席表示:“如果没有GPS系统的支持,美国甚至连一场战斗都无法取胜,更谈不上打赢一场战争。”积极研发GPS干扰器材或许也会令强敌头疼不已。相对而言,此类装备投入较少,费效比却很高。
重视顶层设计不等于闭门造车,搞“拍脑袋决策”。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是武器装备的直接操作者,是军队感应的神经和信息的接口。苏沃洛夫说四个上等兵就是一个将军;毛泽东称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古今中外,很多技术革新、武器发明都是那些在战场上浴血苦战的士兵们发挥首创精神的结晶。抗日战争时期,令鬼子心惊胆战、步步狐疑、进退维谷的地雷战就是群众智慧的集中体现。所以研发非对称制胜装备过程中,重视“基层设计”的反馈呼应,调动广大官兵的参与热情,集智攻关,充分论证,完善细节,才能令顶层设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国防报 2014.8.27 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