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禅让时代的通信

我国古代通信,起源很早。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这种木制品,形似后世的华表,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政府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在各条道路的路口都有设置。

这大约是我国文字记载的向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最早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上古时代原始形式的上书通信。

到舜的时候,设有专司通信的官。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给大家。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实际上是当时起上传下达作用的通信官吏。这时候,上下交流意见的有组织的通信活动走向正规,也就是确立了纳言制度。

到了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时,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那时候,朝廷对道路修整和交通管理比较重视。正因为道路的通畅,夏朝命令才下达得迅速有效,夏王朝声威大震。

这时,人们的通信活动也比以前复杂化了。流传下来的《夏书》说,每年春天,朝廷派出宣令官,手执木铎,在各交通要道,宣布政府的号令。

这是我国早期下达国家公文的方式。国家组织人们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报组织系统,所以,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车正”等官吏。牧正是专管畜牧的,庖正是管理膳食的,车正就是统管民间通信系统的官吏,负责天下“车旅”。 kWtPaFowGJuaIEL/5g4PE/RQEIF5TXwBC+w0rseFmcAi/lrBnKVatsutQS5+Vy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