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态决定成败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渴望成功,不希望失败。成功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

为什么会这样?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尤其是关键时候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心态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一念之差,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西点人常说:“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即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具体来讲,自我意识包括个人对如下问题的回答:“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个性?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我有什么价值?有无巨大的潜能?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识,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负面的信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对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负倾向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1.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始终与自我意识一致。

每个人把自己想像成什么人,就会按那种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难扭转这种行为。

自我意识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对机会或挑战,他就可能畏畏缩缩,这样,即使不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因为,在其自我意识里已经有了失败的自我意识。其实,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管是企业家,商人或是学生、教师,其工作绩效都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2.自我意识可以改变。

“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领导。”这句诗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是自己态度的主宰,所以也自然变成命运的主宰。

一个人难于改变某种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行为模式上而不是意识结构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或指导感到意义不大,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的是特定的外在环境或者特定的习惯和性格缺陷,而从来没有想到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要想有所成就,并全面地完善自己的意识,就必须有一个适当而又现实的自我意识伴随着自己;就必须能接受自己,并有健全的自尊心。必须信任自己,必须不断地强化和肯定自我价值,必须随心所欲地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必须有与现实相适应的自我,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可通过长期自我观察或借助心理咨询师的指导,逐步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且积极现实地对待这些长处和弱点。

那么心态是怎样影响人的呢?

比如说,你有一个信念,就是你能很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这时你会觉得在工作中很有信心,你能常常这样想,并在实践中想方设法去做好工作,自信就会更强。这就是你的行动加深了你的心态。又比如说,你欣赏一个人也是这样的,你喜欢他,就会与他主动沟通交流,然后你会不断发现这个人的优点,从而更喜欢他。这是情绪和行为相应的一种反应。同样,对于你自己,也是这样的,你很喜欢自己,或你很不喜欢自己。当一个人心态存在后,你的行为会加深它。所以有的时候孩子或女人,哭起来是越哭越伤心,这就是哭的行为促使她发泄情绪,两者的因和果就混在一块了。

所以,当你自己认为有能力成功时,你就具备成功的力。

8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脆弱胆小的男孩,脸上显露着一种惊惧的表情。他呼吸就像喘气一样,如果被喊起来背诵,他立即会双腿发抖,嘴唇颤动不已,回答得含糊且不连贯,然后颓废地坐下来。如果他有好看的面孔,也许就会好一点,但他却是暴牙。像他这样的小孩,自我感觉一定很敏锐,回避任何活动,不喜欢交朋友,成为一个只知自怜的人!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有些缺陷,但他却有一种积极、奋发、乐观、进取的心态,这种心态,激发了他的奋发精神。

他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奋斗,他不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便减低了勇气,他喘气的习惯变成一种坚定的嘶声。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动而克服他的惧怕。就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凭着这种心态,终于成为做出杰出成就的一代美国总统。

他不因自己的缺陷而气馁,他甚至加以利用,变其为资本而爬到成功的巅峰。在他的晚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严重的缺陷。美国人民都敬爱他,他成为美国第一个最得人心的总统。

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停止奋斗而自甘堕落,则是相当自然而平常的事!但是他却不这么做。他从来不落入自怜的罗网里,这种罗网害过许多比他的缺陷要轻得多的人。没有人能想像这位受到爱戴的总统,竟会有如此悲哀的童年。

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他的心态和他的努力奋斗。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态。正是他这种积极的心态激励他去努力奋斗,最后终于从不幸的环境中找到了成功的秘诀。他转变了自己的心态,把积极的那面朝上,终于把成功吸引过去。

态度会决定我们将来的机遇,这是行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

当自我意识在对自我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日臻完善而稳固的时候,你会有“良好”的感觉。并且会感到自信,会自由地作为“我自己”而存在,自发地表现自己并会适当地发挥作用。如果它成为逃避、否定的对象,个体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受到阻碍,内心便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机制而无法与人相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歌手兼作曲家尼尔·西达卡,他的音乐事业历经30年不衰,这源于他从小就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人生向积极的方向转弯。西达卡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恶劣的环境中长大,但他从来不是好勇斗狠的角色。他最早期的目标可谓实实在在:讨人喜欢,以便活着念完高中。西达卡最近谈起早年的经历时说:“我绝不是做街头混混的料。因此我只有讨人喜欢。我一直希望自己人缘好,因为我总是怕被卷入是非之中。”这本来是很憋闷的,但西达卡却找到了生活的突破口。

他回忆道:“林肯高中旁有家糖果店,里面有一部自动点唱机。当时是摇滚乐刚刚兴起的时候,所有那些耍狠的角色,那些穿着皮夹克的小子就霸在那里,一遍一遍地听猫王的歌曲。于是,我写了一首摇滚歌曲,而且把它唱出来,结果那些皮夹克小子把我当成了英雄,甚至还让我进到糖果店的那个区域去。”西达卡是不是在乎那些坏小子,并不十分重要——青少年本来就非常看重这种事——重点在于西达卡直觉地知道如何与这些人交往,以及如何达到他当时所看重的事。这就要有一种适应能力,既不是同流合污,又不能畏缩不前,而总是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力求使人生往好的方向发展。西达卡后来将他高中时代的爱好作为终生的事业,早年的成功经验给了他足够的自信,去追寻美好的未来。积极的心态使你更积极主动,为未来的各种变数事先制定计划。

马尔比·D·马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成功是运用积极心态的结果。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所制约。爱迪生试验失败几千次,从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创造,并且创造它并不难。

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 ffVfjzeAj+3P3Y4Yh75+bSXpPFTo605LRVu5x4067scTZIS9VbQ8fqBxkb9Iba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