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7月31日晚8时,巴黎街道两边的路灯开始亮起来。这时,香榭丽舍大街东端的一栋楼房里,灯火辉煌。这是法国总统府所在地巴黎爱丽舍宫,也是法国总统召开内阁会议地方。
爱丽舍宫面积1.1万平方米,地处热闹的市中心。它是一座用大理石块砌成的两层楼房。主楼左右对称的两翼是两座平台,中间环抱着宽阔的庭院。宫殿后面是一个绿草如茵、幽静秀丽的花园。
主楼入口处,法兰西蓝、白、红三色国旗迎风飘扬。门楣上有醒目的“RF”两个字母,是法兰西共和国国名的缩写。头戴红缨盔、身装蓝制服的共和国卫队守卫着大门。
爱丽舍宫外型朴素庄重, 宫内金碧辉煌。每间客厅的四壁都是用镀金细木装饰,墙上挂着著名油画和精制挂毯。宫内陈设有17、18世纪镀金雕刻家具2000件、名贵挂毯200幅、精制座钟130只以及大量珍贵艺术品和大吊灯,使这里宛若是一座博物馆。
爱丽舍宫的底层各客厅用作会议厅、会见厅和宴会厅, 厅内陈设仍保持18、19世纪的原样。二楼是总统的办公室和生活区。宫内的金厅代表着爱丽舍宫的内部格局,它的基调为金黄色。
爱丽舍宫还是法国总统秘密军事指挥部。一条秘密通道可达地下的“丘比特指挥室”。装有控制仪的双扇装甲门和3米厚的混凝土墙保护着指挥所。
爱丽舍宫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府,也是法国最高权力的象征。1873年后,正式成为法国总统府。此后的百余年,历届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几乎都在此工作和生活。
拿破仑一世杜伊勒里宫御座下的地毯和被称为法国“第一家具”的蜗型角柜,以及角柜上放置的镶有法国塞夫勒瓷器的方形座钟,似乎都能呈现昔日的法兰西帝国的皇家风气和浮华。
此时,就是会议厅里,一场严肃的内阁会议正在召开,除了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外,还有包括总理在内的几十名内阁成员。
“先生们女士们,现在外面的情况非常不妙,我想法国又到了一个需要选择的时候了。”普恩加莱的话沉重而又严肃。
“我国的人民将这个国家的管理交给了我们,那么我们这些人就必须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带领我们的人民走向强大的道路。如果有阻碍我们国家前进的东西存在,我们一定会除这而后快。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去执行。”
内阁官员们立即爆发出一阵掌声,普恩加莱总统的语气带有鼓动人心的兴奋。
“现在的国家局势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那个傲慢的德意志民族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俄国朋友,不能让德国佬为所欲为。我们要让世界知道,欧洲不是德国的欧洲,我们伟大的高卢人也有说话的权利。让伟大的高卢雄鸡的鸣叫响遍全世界。”
在法国,总统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比起同属共和制的美国和英国,法国总统的权力无疑要比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大许多。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出来,而总理则由总统提名,部长由总理提名总统批准。
对法国总统来说,只要选民支持他,他就可以具有无上的号召力。比如现在,普恩加莱一番严肃的话说出来,37名内阁成员每一个都坐正的身体满脸严肃,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1913年,普恩加莱参加总统竞选,他不仅得到国内右翼势力的支持,而且协约国好战分子也支持他当选。大选结果,普恩加莱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候选人,成为第三共和国第九任总统。
普恩加莱出生在法国默兹省的巴勒杜克城一个工程师家庭。童年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在10岁那年,普法战争爆发,普恩加莱的家乡沦为战场,遭到惨重的破坏,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兰西饱受屈辱,少年的普恩加莱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都深深的感受到这种悲壮的民族情感,这就不难理解当普恩加莱站在法国政治舞台上,他为什么极力鼓吹战争,倡导复仇。
普恩加莱上台后,加紧扩军备战,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议会两院通过了新的军事法案,将兵役制由两年改为三年,使现役人数达到77万,相当于德国兵力,1914年4月沙俄驻法军事代表团给总参谋长的报告中说:“目前法国军事实力以达到了极限。”
普恩加莱的扩军备战遭到了激进派和社会党的强烈不满,国内斗争激烈,普恩加莱唆使《费加罗报》借私生活等问题攻击激进派领袖凯约,结果导致凯约夫人枪杀该报主编事件。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发生,7月15日,普恩加莱和总理勒内·维维亚尼出访俄国,与沙皇政府进一步协商军事计划和政治合作,以确保两国同盟。
这样普恩加莱一步步把法国人民推向了战争,普恩加莱的堂兄亨利·庞加莱曾称他为“战争的普恩加莱”,这一绰号后来被大家接受并广为流传。
普恩加莱不惜一切代价,动员各方面力量,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当然,现在的法国还不是铁板一块,渴望和平解决争端,阻止战争的力量还是存在的,比如让•饶勒斯先生。不过,现在这个力量正在消失,只是总统还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就在饶勒斯遇刺后不久,一个脸色吓得发白的副官慌慌张张地向政府驻地跑去,他甚至来不及让守门人通报,就急匆匆闯进了法国内阁。这个时候,法国内阁正在开会,普恩加莱总统的演讲已经完成,大家正在进行讨论。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副官闯了进来。他不敢直接闯进去,而是悄悄地走到一个部长身边,向他耳语了几句。那个部长正在与别的内阁成员讨论得面红耳赤,听了副官的这几句话,不由得脸色都变白了,他赶快起身来到总理勒内•维维亚尼身边,报告了饶勒斯遇刺的消息。
饶勒斯遇刺殒命!这可是一桩可能酿成内乱的事故,总理也是大惊失色,迅速向普恩加莱总统报告。听到这个消息后,普恩加莱略微进行了一下沉思,然后淡淡地说:“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饶勒斯先生不幸遇刺!”
这个消息一传到所有内阁成员的耳朵里,所有的内阁成员的为之大惊失色。因为大家都非常清楚,大战已经迫在眉睫,此刻出现这样的事情,势必会引发内乱。这些见多识广的法国要员们甚至眼前浮现出一个场景:街垒,骚动,甚至暴动。
针对饶勒斯遇刺事件,内阁成员们立即进行了唇枪舌剑,有的部长甚至开始讨论是否要请出“另册”。所谓“另册”,乃是一份名册,上面开列的仅是政府掌握的煽动分子、无政府主义分子、和平主义分子,以及间谍嫌疑分子,这些人都得在动员那天加以逮捕。巴黎警察厅长和前总理克列孟梭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立即建议内务部长马尔维先生把这份“另册”付之实施。
然而,总理维维亚尼和另外几个同僚的想法却不相同。他们希望维持国家的团结,反对付诸行动。他们态度坚决,寸步不让。
怎么办?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总统普恩加莱。
普恩加莱总统却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慌张,他甚至连任何吃惊的表情都没有。他说:“现在的情况表明,我们的人民对于战争已经非常渴望,我们要向德国人夺回我们的土地,我们要报当年色当战役之仇。现在我感觉,我们离那一天越来越近了。这件事情会让我们年轻的勇士们更快地奔赴前线,一雪我们心中多少的耻辱和仇恨。”
最终,总统决定,只逮捕了若干有间谍嫌疑的外国人,而对于法国人,一个都不会被捕,因为总统相信,所有法国人都已经做好出征的准备,他们都在等着自己的命令,然后就会像雄鹰一样奔向前线,为自己的国家荣誉而奋斗。
不过,为了防范骚动,总理维维亚尼还是决定当天晚上军队进行严密戒备,以防出现可能的内部动乱。当然,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他们并不十分担心这件事情,因为当时的法国人可以说已经是同仇敌忾,对于德国人的仇恨,已经让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内部的斗争。
事实证明,果真如此,第二天早晨只见一片深切的忧伤和深沉的寂静。“另册”上开列的2501人中,最后有80%都志愿参军服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