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1 流行病学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主要可预防危险因素。在经过对 90 个国家968 419 名成年人的 135 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后,2010 年全球年龄标准化高血压患病率[定义为收缩压≥ 140 mmHg,舒张压≥ 90 mmHg,和(或)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为 31.1%(95%CI = 30.0%~ 32.2%)(图 2.1)。总体来说,男性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患病率(31.9%)略高于女性(30.1%),中低收入国家的患病率(31.5%)高于高收入国家(28.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最低的地区是南亚(26.4%),最高的是东欧和中亚(39.0%)。女性高血压患者中,高收入国家的患病率最低(25.3%),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高(36.3%)。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差异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受到高血压危险因素患病率差异的影响,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

图 2.1 2010 年世界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

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rospective urban and rural epidemiological study,PURE研究)旨在比较世界不同地区农村和城市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共纳入 2003—2009 年从 17 个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收入国家的 628 个城乡社区招募的 153 996 名 35 ~ 70 岁成年人(其中包含 142 042 名参与者的基线血压数据),发现 40.8%(95%CI = 40.5%~ 41.0%)的参与者患有高血压,男性(41.4%)患病率高于女性(37.7%);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而在低收入国家则相反。

据估计,2000—2010 年全球年龄标化的 20 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增加 5.2%。与2015 年全球疾病负担分析一致。其分析发现,收缩压升高(>140 mmHg)的患病率从 1990年的 17.3%上升到 2015 年的 20.5%。全球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无性别差异(男性为 5.5%,女性为 5.0%),但却存在经济发展间的差异。2000—2010 年,中低收入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急剧上升,从 2000 年的 23.8%上升到 2010 年的 31.5%;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在 10 年内从 31.1%下降到 28.5%。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如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育活动)可能解释中低收入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原因。据估计,到2025 年高血压患者人数将增加 15%~ 20%,接近 15 亿。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 27.9%(标化率 23.2%),与 1958—1959 年、1979—1980 年、1991 年、2002 年、2012年和 2015 年进行的 6 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表 2.1)。

表 2.1 我国 6 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

注:①指患病粗率;②指综合调整患病率。

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青年高血压也值得注意。据 2012—2015 年全国调查,18 ~ 24 岁、25 ~ 34 岁、35 ~ 44 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4.0%、6.1%、15.0%。一项对我国 10 525 名 40 岁以上的非高血压患者于 1991—2000 年进行的平均 8.2 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累计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 28.9%和 26.9%,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同时,北方高南方低的现象仍存在,但目前差异正在转变,呈现出大中型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特点,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9%、34.5%和 29.1%。农村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2012—2015 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患病率(粗率 28.8%,标化率 23.4%)首次超越城市地区(粗率 26.9%,标化率 23.1%)。不同民族间比较,藏族、满族和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而回族、苗族、壮族、布依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低于汉族人群。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2015年调查显示,中国 18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51.6%、45.8%和 16.8%,较 1991 年和 2002 年明显增高(表 2.2)。2004—2009 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率低于 2002 年,这可能与选取人群的方法等有关。不同人口学特征比较,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血压治疗率显著高于农村;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居民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高;不同民族比较,少数民族居民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汉族。

表 2.2 我国 4 次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调查结果

2017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临床指南工作组将成人高血压重新定义为收缩压≥ 130 mmHg和(或)舒张压≥ 80 mmHg。这一变化基于一些大规模的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即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甚至低至收缩压 115 mmHg的水平。另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如SPRINT研究也表明,与标准降压治疗(目标收缩压≤ 140 mmHg)相比,强化降压治疗(目标收缩压<120 mmHg)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当新定义应用于美国人群时,高血压患病率从 32.0%上升到 45.4%。中国人群的增长幅度更大,从 23.2%上升到 46.4%(表 2.3)。如果新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将远远大于以前的报告。全面实施新的指导方针将需要更多的成年人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在美国每年可预防约 61 万例心血管病事件和 33.4万例死亡。

表 2.3 中国和美国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注:①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和(或)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

②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30 mmHg,和(或)舒张压≥ 80 mmHg,和(或)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 9BHsdoegKMf/a+F3h2L7sJoGFL0P9TdGVUaRiYT3dBU9TEhXxPM5qaUWXKmUri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