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我想生活在一个
自己想要的世界里

『拿到投资对于我、对于蜜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身为国内估值最高的母婴电商平台蜜芽的创始人和CEO,我的身上,被贴满了标签,“北大学霸”“百亿估值”,甚至是“霸道女总裁”……而媒体最常用的,是“从全职妈妈到独角兽CEO”,当这两个元素被放在同一个标题里被人议论的时候,的确会显得戏剧冲突十足。但于我而言,这并不能概括我这些年来所经历的,仅仅是一个苍白的形象定位而已。它忽略了其中更为重要的艰苦的部分,还有那些我暗自庆幸,同时也常怀感恩之心对待的运气和时机的成分。那些标签也是我,但并非全部的、公允的我。

2002年,我前往北大就读新闻与传播专业,完成本科加研究生的六年学业之后,去了一家外企工作。在外人看来,那份工作光鲜亮丽、“高端大气”,我却非常不快乐。当时我们公司有个项目叫作“CDP”,即career develop program(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际上更像career delayed program(职业延迟程序)。天天做PPT、做汇报,一点成就感也没有,更严重的是,它开始给我一种深深的恐慌感。

当时因为刚毕业,我只能和别人合租房子住。即便如此,每天早晨醒来,我都会化一个精致的小妆,精心挑选衣服,踩着高跟鞋出门,然后去坐地铁。到了地铁口,在路边买一个煎饼馃子,狼吞虎咽地吃完,出了地铁,换上一副“精英”模样,昂首挺胸地走进长安俱乐部。在那里采访各个公司的CEO,拿捏着精致易碎的高脚杯在人群中social(社交)。每次出差,头等舱、五星级差旅,非标准五星级酒店不住,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便成了好几个航空公司、国际连锁酒店的金卡会员。

这种生活让我感觉不到真实,内心当中巨大的落差使我开始警惕。我感觉我在参与一些完全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就好像我的周围弥漫着彩色轻柔的漂亮泡沫,我看不清前路。更可怕的是,我居然觉得有点享受。忽然有一天,我心中的警铃大作,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我决心踩破这些虚幻的彩色泡沫,脚踏实地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当时正好赶上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结婚后我拥有了自己的女儿,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索性放弃了白领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很神奇的是,一旦脱离了那样的环境,加上有了孩子后,我忽然就感到没有从前的那种焦虑了,人生已经圆满,而我也正好可以开始实施我的创业梦。

很多人生了孩子当了妈妈后,会有一种天然的“焦虑感”,我也一样,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接触到一点不好的东西。初为人母的兴奋和责任感使然,我到处研究怎么才能给孩子买到最好的产品,所以我开始去研究市面上所有的母婴产品。我是个特别较真的人,有时候也会开启“学霸”模式,拿出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劲儿来。之前看到一款产品,说不含BPA ,非常安全。带着求证的态度,我直接在网上找到该品牌的美国官网邮箱,给对方发邮件问:“怎么能够证明你们的产品真的不含有任何有毒物?”好多产品资料我都会用电子表格整理、区分,我把我所有“较真”后的成果都分享给妈妈们。慢慢地,我的分享和买货心得开始在妈妈圈子里受到追捧,许多妈妈非常信任我的建议和推荐,于是我萌生了做母婴产品这个想法,家里的客厅成为了我创业初期的第一间“办公室”和库房。

在这期间,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来完成的,多亏了父母帮助我照顾孩子,我才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爸爸妈妈见到我搬货、发货的场景,觉得非常心酸和不解。他们不明白我一个当年高考全省前三名、北大毕业的研究生怎么就混成了个全职妈妈,还在家里搬箱子做苦力,根本就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啊。

然而我没有办法和我的父母解释,那个时候实际上我是非常快乐和充实的。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情,并因此内心无比充盈。慢慢地,我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好,两年之后已经卖到了3000万的销售额。那时候有人想要花钱收购我的淘宝店,因此,我不得不再次面临选择。

当时想想,我并没有尽全力去做这件事情,只是把它当成找寻自我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真的把它当成一个非常商业化的事情去做,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我陷入了迷茫和思考。

对于突然有人找到我,说想要收购我的淘宝店这件事,我当时感到很奇怪,卖个纸尿裤怎么还有人要买我的店呢?同时我也开始考虑,究竟是该卖掉我的店,还是把这家店做大做强,变成我的一份事业。

于是我通过北大校友会秘书处要到了青年导师徐小平的电话,左思右想之下给他发了一条精心编辑、充满了戏剧性的短信:“徐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北大的毕业生,但我现在在开淘宝店。我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000万,但我非常不快乐。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我是一位陷入心灵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在短信里,我尽可能地在说明我的情况之余,制造冲突感,好让徐老师能够对我的事情感兴趣。令我没想到的是,两分钟之后徐老师的电话就打过来了,约我去他的私人会所面谈。

那天下午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和徐小平老师谈了整整三个小时,徐老师基本上没有说话,只有我自己在那里不停地讲,讲我的经历、我的选择,我为什么离开外企选择“卖纸尿裤”这样一条连我父母都不理解的道路。

聊完徐老师说:“这样吧,公司你也别卖了,我投资给你,你把蜜芽做大。”

说实话,那个时候听完徐小平老师的话以后,我完全是蒙的状态,我怎么就把当初的一个小想法真正变成几千万的项目了呢?拿到投资对于我、对于蜜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后来徐老师告诉我,投资给我并不是因为我的产品做得有多好,而是他在我身上看到了一种母情、一种母爱。

徐老师给了我助力,也就是从那个下午开始,我正儿八经地做起了蜜芽,同时开启了艰苦的创业之路。目前蜜芽已经发展成为一家1000人的公司,市值估价突破百亿。现在想来,创业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里,但是等不及别人来创造,所以我就自己去做这个世界。也许因为我是个急性子,也许是骨子里那种敢想敢做的性格使然,无论如何,我感谢自己当初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创业是一份很孤独的工作,当你的思维里只有报表、项目时,其实你会很希望能有机会扎进人堆里,感受到生而为人的情感。而这件事情的矛盾点在于,我其实是披着铠甲在作战。我从来不看宫斗剧,因为商场里的斗争远远要比宫斗精彩,有些时候,它甚至是一部“谍战片”——自己的公司里隐藏着竞争对手的卧底。

铠甲不是别人给的。当你以赤诚肉身面对每一个人,经历这世间所有的艰辛和磨难,在遇见恶的时候,这恶重重地刺伤你,让你痛苦,但是痛过之后,你会发现,你已长出铠甲,从此所向披靡。同男性CEO一样,我也在以肉身搏斗,一路披荆斩棘,但外界关心的,永远是“全职妈妈创业”“女性CEO”这样的问题。

之前我参加了一个商会论坛,跟另外几位很著名的男性CEO在同一个平台上接受采访,前面记者问男性CEO的问题都是“你们是如何做用户增长的”“你们是怎样去做利润的”,到我这里就变成了“你怎样平衡工作与生活”。

一路走来,有些媒体用我的故事来激励全职妈妈群体,也有些人将我树立成女性独立创业的典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我历来的观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要远远大于性别之间的不同。未来有一天,人们会更关注事情本身,而不是性别。

无论外界给我们贴上怎样的标签,为我们的能力划定怎样的界限,重要的是,身为女性的我们,要遵从内心的选择,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成为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生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有句话叫“脚踩在淤泥里,但心要向光明”,愿你永葆初心,沉稳、坚定地走下去。 TEpkBB2gF7ijbvElnzrELspFuKNsR6MfW/Sr3YBdhtybWPsaqa+Me5aKh7phTz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