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让自己成为T型人才
——一技之长和博采众长

有一个生动的说法,即一个人要成为T型人才。T字母包括一横一竖,竖代表专业水平,横代表知识储备。也就是说,一个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像钉子一样能直击痛点、解决问题,又要有触类旁通的能力,眼界丰富,像桥梁一样能够跨界整合资源。

要想成为T型人才,你不妨在进大学时就开始准备。

1.先从一竖开始

网上有一个PPT设计大神,叫阿文。他的设计生涯就是从参加一次需要做PPT的创业比赛开始的,此后他就潜心研究、边学边做。

阿文刚刚做出来的PPT,其实也很土,但是他愿意做。随着做PPT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从网上学习各种技巧,慢慢地从PPT跨到了PS(图像处理软件)领域。做着做着,阿文掌握了很多设计软件技巧,各种小插件玩得很溜。慢慢地,阿文成了学校里的“设计达人”。他在微博上发PPT教程并@秋叶,我震惊了。我马上约他合作“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我懂个P”等网课,这些都已成为爆款课程。现在,阿文的设计作品是PPT领域的标杆。

在训练一项技能时,你可以先从一个点开始,让自己比普通人好一点点。这个小小的领先优势,可以让你充满自信,从而促使你投入更多、跑得更快。慢慢地,等你优势累积起来以后,别人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你。

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首要的是看他能否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美工就算没有文字功底,不懂任何运营策略,只要能够做出非常精美的设计方案,就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美工。

再剽悍的人生也是从一个点取得突破的。

2.抓住机会拓宽你的技能和知识

如果你特别爱写作,那么你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演讲?写作和演讲的底层逻辑都是表达,都是要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如果你特别擅长考试,那么你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方法论与更多的人分享?说不定你就会顺手成为知乎达人。

如果你学的是服装设计等与美学相关的内容,那么你是不是也可以学一学摄影和视频剪辑,让自己的审美知识和观念影响更多的人?

毕导是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博士,妥妥的专才。刚开始写公众号推文时,他就靠一篇《一个清华博士在供暖前给广大学子最中肯的建议》爆红,随后开始用科学知识写“好玩段子”,现在已经开设了自己的自媒体公司,拥有百万粉丝。

用现在的话说,你的一技之长在各种能力的加持下,就很容易使你“出圈”了。

3.积累思维框架,让自己真正成为T型人才

当在一个小点上获得突破时,你一定要复盘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并在不断的复盘中加强巩固。你可以在大脑里多储存几种框架,遇到事情时,便可以用不同的框架对比思考,这样更容易做出好的选择。

《5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就特别擅长分析别人的商业模式,把自己观察到的思考写成文章和书,还开设了得到课程。

品牌策划人华杉写了《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阐述自己对超级符号模式的思考和运用,尤其是他操盘的厨邦、西贝和孔雀城品牌,把操盘思路剖析得很透彻。

吴晓波观察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从《大败局》开始,一口气写了《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这些都是现象级的畅销书。

这几位都是分析归纳模式的高手,我推荐给大家了解。

大学生还很适合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助于你迅速形成拆解和重建的能力,对你以后进入职场很有帮助。

做T型人才并没有什么诀窍,无非是做专才时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框架,做通才时复盘自己的思维框架。

很多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是可以通用的。比如,一个好销售员绝不是只能在一个行业做销售,一个技术人员也不是只能设计一种产品,一个管理者也不是只能管理一类公司。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没有任何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要时刻准备破除自己的旧有观念。

如果有的思考框架大家都知道了,这就意味着这类武器都被大家掌握了。好比分析股票的一个软件,如果大家都在使用,这个软件的边际效应就会递减。

更不要因为某个框架在某些领域运用得很成功,你就形成了对它的依赖。卡斯帕罗夫在《棋与人生》中说:“当你依赖某种模式获得巨大成功时,它就成为你最大的弱点。你看不见,但你的对手看得见。”我们就是在不断证明自己、否定自己和突破自己当中获得螺旋式成长的。 lpjYExcAh62F5dN+AJkrgGLfS9wzhPV3j23hZ884NkIFbMbXy8mwWMOw75ciM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