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節爲傅奕本第三十九章,河上公注本題“法本第三十九”,唐玄宗注本題“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此節的主旨,在於宣揚其“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的哲學觀及處世之道(河上公注本題“法本”,可能即基於此)。
老子首先從哲學的高度審視了世界上的一切,從而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得‘一’成就”學説。他認爲天所以清、地所以寧、神所以靈、谷所以盈、萬物所以生、侯王所以爲君,都是“得一”的緣故,即依賴於極其原始微賤的混沌之氣。由此可見,世界上一切理想的美好的狀態,都是靠了原始微賤的東西才生成的;如果没有這些微賤的東西,所有理想的東西都將毁滅。然後,老子着重將這種哲學觀引入到社會政治領域,提出了“以賤爲本”的處世之道,勸導君主不要去追求榮譽,不要使自己如同寶玉那樣爲人看重,而應該像石頭那樣居於下賤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否則“將恐”垮臺。這種主張,當是針對春秋時諸侯稱霸的現實而發的,是爲了勸阻諸侯們對名譽的無止境追求。
昔之得一者 [1]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2] ,神得一以靈 [3] ,谷得一以盈 [4]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 [5] 。其致之 [6] ,一也 [7] 。天無以清 [8] ,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 [9] ;神無以靈,將恐歇 [10] ;谷無以盈,將恐竭 [11]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爲貞而貴高 [12] ,將恐蹷 [13] 。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 [14]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15] ,是其以賤爲本也,非歟?故致數譽無譽 [16] 。是故不欲碌碌若玉 [17] ,硌硌如石 [18] 。
右第三十九章,一百四十一言 [19] 。
[1] 一:老子使用的一個哲學概念。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十四章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由此可見,“一”是指“道”最初生成的不可憑感官感覺到的原始物質元素,相當於老子所説的“有”(參見第四節注[4]、第五十八節注[6][9])。因爲它是獨一無二、渾然一體的混沌之氣,所以稱爲“一”(參見第五十四節注[1]所引河上公注)。它實是“道”的物質外殼(參見第五十八節注[11]),是産生萬物的東西,所以下文説“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嚴遵曰:“一者,道之子,神明之母,太和之宗,天地之祖,於神爲無,於道爲有,於神爲大,於道爲小。故其爲物也,虚而實,無而有,圓而不 ,方而不矩,繩繩忽忽,無端無緒。”王弼亦曰:“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爲主也。”但蘇轍却説:“一,道也。”後代將“一”解爲“道”的人不少(參見高亨、陳鼓應、馮達甫之注),實不當,因爲第四十二章明明説“道生一”,可見“一”與“道”並不是同一個東西,如果“一”就是“道”,則所謂“道生一”就相當於説“道生道”,這顯然有違邏輯。《莊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列子·天瑞》:“太初者,氣之始也。”《潜夫論·本訓》:“上古之世,太素之時,元氣窈冥,未有形兆,萬精合并,混而爲一。”因此,應該把“一”解爲“混沌之氣”才比較合適。
[2] 河上公曰:“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一,故能安靜不動摇。”
[3] 河上公曰:“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爲。”
[4] 河上公曰:“言谷得一,故能盈滿不枯竭也。”
[5] 侯王:傅奕本作“王侯”,據帛書乙本改。“侯王”即諸侯帝王,君主。 貞:通“正”。《廣雅·釋詁一》:“正,君也。”
[6] 其:指代上文的“天”“地”“神”“谷”“萬物”“侯王”。 致:通“至”,達到(參見第六十節注[1])。 之:指代上文的“清”“寧”“靈”“盈”“生”“貞”。
[7] 王弼曰:“各以其一,致此清、寧、靈、盈、生、貞。”
[8] 無以:没有……用來使……。它與上文“得一以”相對,“無”字下實承上省“一”字,“無以”等於説“無一以”。下同。
[9] 發:《淮南子·原道訓》“非謂其底滯而不發”高誘注:“發,動也。”此文與“寧”字相對,指震動。參見注[2]。自從劉師培將“發”讀爲“廢”,後人多從之,未必當。
[10] 歇:《爾雅·釋詁下》:“歇,竭也。”
[11] 竭:帛書本作“渴”,爲“竭”之古字。《説文·水部》“渴”字條段玉裁注:“渴、竭,古今字。古水竭字多用‘渴’。”
[12] 侯王:傅奕本作“王侯”,據帛書乙本改。 無以爲貞而貴高:他本有異文,易順鼎、劉師培等認爲當作“無以貞”,後人多從之,不當。此當以傅奕本爲是。其中“無以爲貞”承上文“得一以爲天下貞”而言,若無“爲”字,則文不成義;其中“貴高”啓下文之“貴”“高”,並非衍文,帛書乙本有“貴以高”三字,是其證。
[13] 蹷:《説文·足部》:“蹶,僵也。”即倒下、跌倒的意思。
[14] 蘇轍曰:“世之人不知萬物之所自生,莫不賤寡小而貴衆大,然王公之尊,而自稱孤、寡、不穀。古之達者,蓋已知之矣。”
[15] 侯王:傅奕本作“王侯”,據帛書乙本改。 孤、寡、不穀:是古代君主所用的謙稱。古代君主自稱“孤”,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秦伯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自稱“寡人”者,如《左傳·成公二年》載齊侯曰:“大夫之許,寡人之願也。”自稱“不穀”者,如《左傳·僖公四年》載齊侯曰:“豈不穀是爲?”至於這些詞的意思,現代一般人認爲“孤”“寡”是謙虚地説自己孤德、寡德,“不穀”是不善的意思(見陳鼓應注、王力《漢語史稿》中册第三章第三十五節)。但是,《老子》此文以“孤”“寡”“不穀”爲“賤”,顯然是指地位之低,而並非指德行之少,所以將它們理解爲少德、不善,實與老子之意牴牾而未得其義。且綜觀古代典籍中的“孤”“寡”二字,也無少德之意,而多表示單獨孤寒。如《左傳·文公十八年》:“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左傳·昭公十年》:“凡公子、公孫之無禄者,私分之邑;國之貧約孤寡者,私與之粟。”《左傳·昭公十四年》:“救災患,宥孤寡。”《左傳·哀公元年》:“在國,天有菑癘,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戰國策·齊策四》:“是其爲人,哀鰥寡,卹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孤”“寡”與“窮匱”“無禄”“困窮”等類似,是指孤兒寡婦這種“煢獨”“無告”的“窮民”。當然,“寡”並非只指寡婦,也可指寡夫。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齊崔杼生成及彊而寡。娶東郭姜,生明。”杜預注:“偏喪曰寡。寡,特也。”這“寡”便是指男人喪偶,所以《小爾雅·廣義》云:“凡無妻無夫通謂之寡。”總之,“孤”“寡”只表示孤獨,而並不表示少德。若要表示少德,絶不能單説“孤”或“寡”,而一定得有“德”字。如《左傳·宣公十一年》:“文王猶勤,況寡德乎?”總上所述,侯王自稱“孤”“寡”,當謙言自己如同孤獨無依的窮困之民,以求得對方的寬宥而撫恤照顧。《戰國策·齊策四》載顔斶之言云:“《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爲本;雖高,必以下爲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是其賤之本,非與?’夫孤、寡者,人之困賤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與?”河上公曰:“孤、寡,喻孤獨。”如此理解,方得其義,宜從之。後世成語以“孤家寡人”來喻指孤立無助之人,也可説明其原爲孤獨之意,而非少德之義。至於“穀”字,古代雖有“善”義,但其原義乃爲糧食之總稱。由於古代以穀米爲俸禄,所以“穀”又引申指俸禄。如《論語·憲問》:“邦有道,穀。”何晏《集解》:“孔曰:穀,禄也。邦有道,當食禄。”這樣看來,“不穀”當與“不禄”之義相似,其不同之處恐怕只在於生者謙稱“不穀”而死者婉言“不禄”罷了,其本來的意義應該都是指不能享受俸禄。總之,“不穀”的含義應是指失去俸禄而窮困的人,而非指不善之人。上引《左傳·昭公十年》之例中以“無禄”對“孤寡”,也可佐證“不穀”之義爲“無禄”。誠然,即以情理而論,謙言自己孤獨無依、無禄窮困,才能博取對方的哀憐而得到照顧。如果説自己少德、不善,那就只會被人鄙棄,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侯王哪會如此愚蠢呢?所以老子將它們理解爲“賤”是對的,而如今通行的説法值得糾正。第六十六章曰:“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與此文同旨,也可佐證此文之意。
[16] 馬敍倫曰:“此文當作‘致譽無譽’。‘致’有誤作‘數’者,校者彼此旁注,後人傳寫誤入正文耳。”覺按:高亨也認爲“數”爲衍文。有人認爲《莊子·至樂》之“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是引用了《老子》的話,所以據《莊子》改爲“至譽無譽”來作解(見陳鼓應、馮達甫注譯)。這種説法現在似成定論,其實不當。《莊子》之語可能脱胎於《老子》,但已經經過改造,其文其義未必合乎《老子》原文,各本《老子》無“至樂無樂”一句,可證《莊子》所謂“故曰”未必是引用《老子》的話;而帛書甲、乙本均有“數”字,也可證“數”字並非衍文。 致:招致,引申爲求取的意思。高亨囿於《莊子·至樂》之文而把“致”讀爲“至”,不當。《淮南子·説山訓》:“求美則不得美,不求美則美矣。”高誘注:“心自求美名,則不得美名也;而自損,則有美名矣。故《老子》曰‘致數輿無輿’也。”可謂此句之確解。它與上一節“上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的義蘊是一脈相承的。
[17] 傅奕本無“是故”二字,據帛書甲、乙本補。 碌碌:通“琭琭”,形容玉器美麗的樣子,表示被人看重。《後漢書·馮衍傳·自論》:“馮子以爲夫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李賢等注:“玉貌碌碌,爲人所貴。”
[18] 硌硌(luòluò落落):傅奕本作“落落”,爲“硌硌”之借字,今據帛書乙本改。“硌硌”與“落落”“磊落”“磊硌”同義,形容石頭大而堅的樣子。《山海經·西山經·西次四經·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硌石”郭璞注:“硌,磊硌,大石貌也。”《晏子春秋·内篇問下·景公問廉政而長久晏子對以其行水也第四》:“堅哉石乎落落,視之則堅,循之則堅,内外皆堅。”當然,石頭雖然大而堅,但因爲多而易得,所以爲人所賤,這裏即用來表示被人看輕。《後漢書·馮衍傳·自論》“落落如石”李賢等注:“石形落落,爲人所賤。”但這並不意味着“落落”二字的本義是形容石貌之“惡”。高亨將“落落”解爲“石惡之貌”,後人從之,未當。 硌硌如石:指寧願如石而爲人所賤。范應元曰:“不德者乃有德也,是以王侯不欲琭琭若玉之貴,但落落若石之賤也。”
[19] 一百四十一:傅奕本作“一百三十九”,今增補二字,故改。
清、寧、靈、盈、生、貞,耕部。裂、發、歇、竭、滅、蹷,月部。也、歟、譽,魚部。碌、玉,屋部。硌、石,鐸部。
從前獲得混沌之氣的:天空獲得了混沌之氣因而清澈,大地獲得了混沌之氣因而安寧,神祇獲得了混沌之氣因而靈驗,溪谷獲得了混沌之氣因而充盈,萬物獲得了混沌之氣因而生成,諸侯帝王獲得了混沌之氣因而成爲天下的君長。他們達到理想的狀態,全靠了混沌之氣啊。天空如果没有混沌之氣來使自己清澈,恐怕就會碎裂;大地如果没有混沌之氣來使自己安寧,恐怕就會震動;神祇如果没有混沌之氣來使自己靈驗,恐怕就會衰竭;溪谷如果没有混沌之氣來使自己充盈,恐怕就會乾涸;萬物如果没有混沌之氣來使自己生成,恐怕就會滅絶;諸侯帝王如果没有混沌之氣來使自己成爲君主而尊貴高大,恐怕就會倒臺。所以尊貴者要拿卑賤者作爲自己立足的根本,位於高處的東西要拿低處的東西作爲自己的基礎。因此諸侯帝王自稱“孤”“寡”“不穀”,這是他們把卑賤的作爲自己的立足之本啊,不是麽?所以追求很多的榮譽就不會有榮譽。因此有德者不願美麗珍貴得像寶玉那樣,而寧願堅硬卑賤得像石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