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節(第五十一章)

【提要述評】

此節爲傅奕本第五十一章,河上公注本題“養德第五十一”,唐玄宗注本題“道生之章第五十一”。此節帛書甲本分爲兩節,未必得當,今姑且依其分節分爲兩段。

本節的主旨在闡明“道”“德”生養萬物之“玄德”(河上公注本題“養德”,可能即基於此),它無疑豐富了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關於萬物生成問題的論述。

在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中,老子主要論述了道生成萬物的繁衍過程。而在這裏,老子除了闡明萬物形成的内因與外因,又進一步論述了“道”“德”生養萬物的德性,即所謂的“玄德”:“道”“德”雖生養萬物,但這不過是因循自然而已,所以它們並不以此爲自己的功德,因而它們並不去佔有、利用、支配萬物。這種默默施德而不求其報、“生之”“畜之”而不求佔有和使用的“玄德”,不但是一種因循自然“無爲而無以爲”的哲學原則,而且也是老子心目中一種理想的政治原則。河上公在注中説:“道之生於萬物,非但生而已,乃復長養成就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國治身,亦當如是也。”可謂深得老子之意。如果我們繼續從人文的角度去品味開掘此節,其意義也非同一般。“道”爲萬物之“母”。這種具備“玄德”的“道”,實是一位最無私最偉大的母親。她雖然“莫之爵”,也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尊敬。老子爲中華文化塑造了這麽一位品德高尚的母親形象,無疑值得稱道。“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不但應該作爲人君的政治原則,也應該成爲天下父母的座右銘。

【校定原文】

道生之 [1] ,德畜之 [2] ,物形之 [3] ,勢成之 [4]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5]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6]

道生之 [7] ,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 [8] ,盖之覆之 [9]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 [10] ,長而不宰 [11] ,是謂玄德 [12]

右第五十一章,七十二言 [13]

【注釋探賾】

[1] 道生之:河上公曰:“道生萬物。”覺按:下面三句的“之”與此句的“之”同,指萬物。 道:見第一節注[10]。

[2] 河上公曰:“德,一也。一生布氣而畜養。”覺按:此文的“德”是老子使用的一個哲學概念,相當於“一”。“一”是一種混沌之氣,是“道”的物質外殼(參見第二節注[1])。第三十九章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天地萬物依靠“一”的畜養才形成了各自的特性,所以説“德畜之”。

[3] 物:《老子》第十四章“復歸於無物”河上公注:“物,質也。”指具體可感的物質。 形:使……具有形體,體現。

[4] 勢:《淮南子·脩務訓》“各有其自然之勢”高誘注:“勢,力也。”指外界的各種作用力,如日曬夜露、風吹雨淋以及四季、地形與各種事物的影響。河上公曰:“一爲萬物作寒暑之勢以成之。”《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成玄英疏:“言天道運轉,覆育蒼生,照之以日月,潤之以雨露,鼓動陶鑄,曾無滯積,是以四序回轉,萬物生成也。”均可明此“勢”字之義。 成:成就,形成。“成”是萬物生成過程的最終階段。王弼曰:“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

[5] 蘇轍曰:“形雖由物,成雖由勢,而非道不生,非德不畜,是以尊道而貴德。”

[6] 爵:爵位。這裏用作動詞,表示封以爵位使之尊貴。此“爵”字河上公本、王弼本等作“命”,所以現在有人解爲“命令”“干涉”(參見馮達甫、陳鼓應注譯),實誤。他本即使作“命”,也應解爲“爵”,王弼注云“‘命’並作‘爵’”,即此意。《禮記·郊特牲》:“古者生無爵,死無謚。”鄭玄注:“周制,爵及命士,雖及之,猶不謚耳。”孔穎達疏:“按《典命》云:‘小國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士既有命,命即爵也。”《論語·先進》“賜不受命”皇侃疏引王弼云:“命,爵命也。”均其證。 莫之爵:即“莫爵之”。“之”指代“道”“德”。 恒自然也:傅奕本作“常目然”,據帛書本改補。 然:動詞,表示“使……成爲這個樣子”的意思。《廣雅·釋詁三》:“然,成也。”即其義。 自然:自成,自己使自己成爲這個樣子,指非别人所爲。參見第二十七節注[21]、第六十一節注[11]、第六十八節注[1]、第六十九節注[19]。唐玄宗曰:“言道德之尊貴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貴爾。”這是説,“道”“德”受尊重,並非由於人爲的因素,而是自然形成的。

[7] 傅奕本“道”上有“故”,據帛書本删。

[8] 亭之毒之:河上公本作“成之熟之”。“亭”“毒”爲借字,“成”“熟”爲本字。上古“亭”屬定母耕部,“成”屬禪母耕部;“毒”屬定母覺部,“熟”屬禪母覺部。定、禪二母均屬舌音,故“亭”與“成”、“毒”與“熟”音近而相通。

[9] 盖:河上公本作“養”。據上文“長之”“育之”義近而爲一類,“成之”“熟之”義近而爲一類,則此文當作“盖”。《小爾雅·廣詁》:“蓋,覆也。”“盖”“覆”都是庇護的意思。

[10] 河上公曰:“道所施爲,不恃望其報也。”覺按:“爲”表示助(參見第四十二節注[6])。此“爲”字即指上文的“長之育之”。 恃:依賴,憑藉。

[11] 長:使……成長,培育。 育:《爾雅·釋詁下》:“育,長也。”

[12] 玄德:深藏不露的德行。《尚書·舜典》“玄德升聞”孔安國傳:“玄,謂幽潛。”河上公曰:“道之所行,恩德玄暗,不可得見。”王弼曰:“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故謂之玄德也。”

[13] 七十二:此節補一字,删一字,故仍爲七十二字。

【韻脚韻部】

生、形、成,耕部。畜、育、毒、覆,覺部。有、恃、宰、德,之職對轉合韻(“德”屬職部,其餘屬之部)。

【義疏正解】

“道”産生萬物,“德”畜養萬物,各種物質使萬物具有了形體,各種作用力使萬物最終形成。因此,萬物無不尊重“道”而看重“德”。“道”被尊重,“德”被看重,其實並没有誰給它們封爵使之尊貴,而經常是自行形成的啊。

“道”産生萬物,“德”畜養萬物,使它們成長,使它們發育,使它們形成,使它們成熟,掩護它們,庇護它們,生出萬物而不去佔有它們,幫助萬物而不去憑藉它們,培育萬物而不去主宰它們,這叫作深藏不露的德行。 lgKBRwUak0DPZZNgjsQfn43XvBbF5ugoALcDlBwoMNXRg8FhfI8UIkAdLMq9av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