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例言

一、本書的内容爲《九章》注釋之彙集,不涉及校勘。

二、本書原文依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白化文點校本),個别明顯爲誤字者徑加校改,但不出校記。

三、各家注釋所依據的版本如下:

王逸《楚辭章句》(洪興祖《楚辭補注》引),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白化文點校本;

郭璞《楚辭郭注義徵》,上海古籍出版社《胡小石論文集》一九八二年排印本;

李賀(《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唐佚名《文選集注》,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影印舊抄本;

蘇軾(《楚辭補注》引);

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白化文點校本;

朱熹《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一年蔣立甫點校本;

劉辰翁(《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王應麟(《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祝堯《古賦辯體》,《四庫全書》本;

吴訥《文章辨體》,國家圖書館影印明嘉靖三十四年徐洛刻本;

宋瑛(《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周用《楚詞注略》,國家圖書館影印清順治九年刻本;

桑悦(《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張之象(毛晉《屈子評》引);

汪瑗《楚辭集解》,廣陵書社影印明萬曆四十三年汪文英刊本;

王世貞(《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孫鑛(《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張鳳翼(《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馮覲(毛晉《屈子評》引);

陳繼儒(《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陳深(毛晉《屈子評》引);

焦竑(《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徐師曾《文體明辯》,廣陵書社影印明萬曆十九年茅坤活字本;

林兆珂《楚辭述注》,廣陵書社影印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

陳第《屈宋古音義》,中華書局二〇〇八年康瑞琮點校本;

鍾惺(《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張京元《删注楚辭》,國家圖書館影印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

陳仁錫(《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黄文焕《楚辭廳直》,廣陵書社影印明崇禎十六年原刻清順治十四年補刻本;

李成玉《楚詞箋注》,廣陵書社影印清康熙十一年武堂魏學渠刊本;

周拱辰《離騷草木史》,廣陵書社影印清嘉慶八年周氏家刻重刊本;

陸時雍《楚辭疏》,廣陵書社影印明末緝柳齋刊本;

金蟠(《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王萌《楚辭評注》,清康熙十六年刊本;

賀貽孫《騷筏》,廣陵書社影印清道光二十六年敕書樓刊本;

蔣之華(《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蔣之翹(《八十四家評楚辭》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聽雨齋刻本;

毛晉《屈子評》《屈子參疑》,國家圖書館影印明萬曆四十六年毛氏緑君亭刻本;

錢澄之《屈詁》,廣陵書社影印清康熙間斟雉堂本;

顧炎武《日知録》,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三年黄汝成《日知録集釋》本;

王夫之《楚辭通釋》,廣陵書社影印清同治四年湘鄉曾氏金陵節署刊本;

林雲銘《楚辭燈》,廣陵書社影印清康熙三十六年林氏挹奎樓刻本;

高秋月《楚辭約注》,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刻本;

佚名(《屈辭洗髓》引);

徐焕龍《屈辭洗髓》,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康熙三十七年無悶堂刻本;

賀寬《山嚮齋别集飲騷》,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康熙華天章刻本;

陳銀《楚辭發蒙》,(陳本禮《屈辭精義》引)

張詩《屈子貫》,廣陵書社影印清嘉慶三年疁城萬春堂刊本;

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廣陵書社影印清雍正五年武進蔣氏山帶閣刻本;

王邦采《屈子雜文箋略》,廣陵書社影印《廣雅書局叢書》(清光緒二十六年)本;

吴世尚《楚辭疏》,國家圖書館影印明緝柳齋刻本;

許清奇《楚辭訂注》,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二十年刻本;

屈復《楚辭新注》,廣陵書社影印陜西通志館排印《關中叢書》本;

江中時《屈騷心解》,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夏大霖《屈騷心印》,廣陵書社影印清乾隆三十九年一本堂刊本;

邱仰文《楚辭韻解》,廣陵書社影印清乾隆三十七年碩松堂刻本;

陳遠新《屈子説志》,國家圖書館影印大阪大學圖書館藏鈔本;

奚禄詒《楚辭詳解》,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九年知津堂刻本;

劉夢鵬《屈子章句》,廣陵書社影印清嘉慶五年黎青堂刊本;

丁元正《楚辭輯解》,國家圖書館影印一九五〇年《衡望堂叢書初稿》油印本;

于光華《重訂文選集評》,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四十三年啓秀堂重刊本;

戴震《屈原賦注》,中華書局一九九九年褚斌傑、吴賢哲點校本;

汪梧鳳《屈原賦音義》,廣陵書社影印清乾隆二十五年汪梧鳳刻本;

姚鼐《諸家評點古文辭類纂》,國家圖書館影印民國五年都門印書局鉛印本;

陳本禮《屈辭精義》,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嘉慶十七年裛露軒刊本;

桂馥《札璞》,清光緒十四年長洲蔣氏刊本;

胡文英《屈騷指掌》,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牟庭《楚辭述芳》,國家圖書館影印清乾隆六十年雪泥書屋鈔本;

王念孫《讀書雜誌》,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二至道光十一年刻本;

王引之(王念孫《讀書雜誌》引);

曾國藩(《諸家評點古文辭類纂》引);

方績《屈子正音》,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六年罔聞舊齋重刊本;

方東樹(方績《屈子正音》引);

張雲璈《選學膠言》,國家圖書館影印民國十七年上海文瑞樓書局、北平直隸書局影印本;

朱亦棟《群書札記》,國家圖書館影印清道光二年刻本;

朱珔《文選集釋》,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元年涇川朱氏梅村家塾刻本;

胡濬源《楚辭新注求確》,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五年務本堂刻本;

梁章鉅《文選旁證》,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八年刻本;

姜皋(梁章鉅《文選旁證》引);

顔錫名《屈騷求志》,國家圖書館影印清稿本;

俞樾《讀楚辭》《楚辭人名考》,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二十八年刻《春在堂全書》本;

鄭知同《楚辭考辨》,貴州人民出版社二〇〇四年《鄭知同楚辭考辯手稿校注》本;

王闓運《楚詞釋》,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二十七年《湘綺樓全書》刻本;

吴汝綸(《諸家評點古文辭類纂》引);

孫詒讓《札迻》,中華書局二〇〇九年排印本;

馬其昶《屈賦微》,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三十二年合肥李國松刻《集虚草堂叢書》本;

武延緒《楚辭札記》,國家圖書館影印清光緒二十九年刻朱印本;

梁啓超《楚辭解題及其讀法》,廣陵書社影印民國三十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

聞一多《九章解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排印本;

游國恩《游國恩楚辭論著集》,中華書局二〇〇八年排印本;

于省吾《澤螺居楚辭新證》,中華書局二〇〇三年排印本;

姜亮夫《重訂屈原賦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排印本;

饒宗頤《楚辭地理考》,台灣九思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七八年排印本;

蔣天樞《楚辭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排印本;

湯炳正《楚辭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排印本;

趙逵夫《屈原與他的時代》,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六排印本;

趙逵夫《楚辭》,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二〇一九年排印本;

潘嘯龍《楚辭》,黄山書社一九九七年排印本;

周建忠《楚辭講演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二〇〇七年排印本;

四、本書所集之注,時間上自東漢王逸、下迄二〇〇〇年左右。清前注釋盡量羅列,民國以後選擇在楚辭學界影響較大者。入選標準爲對《九章》作注釋之著作及評點,個别注釋爲摘録學術著作;

五、全書原文及所輯各家注説均以繁體横排排印,通假字一律不改;各家注釋中明顯爲誤字者,則參考其他版本予以校正,不出校記;《九章》個别字句版本有異者,在此句後保留異文,以小一號字體標示;

六、所輯録的注釋,除王逸《楚辭章句》全文引用外,其他各家的説法,凡有重複的,原則上只取最早的一家,但後人若對前人的意見有所補充申説,或説得更準確,則酌情選入;

七、對所輯録的注釋,凡需要的地方作適當删減,而被删減部分,則不特别予以注明;

八、爲了查檢方便,本書把《九章》各篇篇題由篇末提至篇首,相關注釋與説明也作相應調整;

九、有些舊注原爲雙行夾注,本書一律改爲單行注;

十、編者在每則條目之下加有按語,除表明編者的理解外,也擇要對舊注加以評論,但不作一一表態,許多舊説存而不論,以便讀者鑒别。 wdEyCguB37RUhq+Yq8m5YuGEpi3CcdpJf+XHv4xmasxGbeIRKZpe7uVSDGFw66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