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大学生的角色与环境变化

案例1 他们离我很远

小张去年以较高成绩被武汉某高校录取。初入大学的小张,开始还很兴奋,结果一周后,就和室友因作息时间不同、谈不来等问题闹了几次不愉快。次数多了,小张和室友的关系渐渐紧张。只要没课,小张就回到黄石家中,往返于两市之间,有时一周甚至能达到3次。小张的母亲称,开始只是认为孩子是初入大学不适应,时间长了就会好起来。可现在开学已近两个月了,小张仍不愿去学校。

案例2 我的学习怎么了

某高校数学系的袁某进大学后,一直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原来是上海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她,忽然感觉以往的学习方式完全没有用了。觉得无助的袁某有空就往家里跑,还哭哭啼啼了好几次,心急的母亲只好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在经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黑色六月”之后,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从此开始了大学生活……这个阶段并不漫长,却是人生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人生阶段。许多同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当大学生活初步安顿下来,寻常的大学生活正式展开,最初的惊喜与激情渐渐退去,如上面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大学新生不可避免的适应期开始了。每位新生都需要面临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经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摘自《大学生活健康心理学》,柳友荣、李群、王雪飞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一)大学生角色的转变

所谓“角色”,是人在社会行为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它客观地规定了一个人的活动范围、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以及行为方式等。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时时处于某个社会角色的位置上:在父母面前,扮演子女的角色;在老师面前,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同辈中,扮演同学或朋友的角色;走上工作岗位后,扮演职业角色。一旦某个人充当了相应的角色,就必须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即对该角色的性质、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义务、权利和责任有清醒认识。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作为儿女的角色,应该孝敬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赡养父母,做个好儿女;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作为一个公民的角色,应该认真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承担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做个好公民;作为大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就应该努力学习,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做个好学生。

大学阶段正处于步入社会就业前的准备时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既要学习、适应大学生这个角色,也要为走上社会的职业角色做准备,还要在已有社会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这些内容包括确定生活目标,掌握各种社会规范(如学生守则、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和角色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意识和角色认识能力,实现角色变迁等。因此,要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就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大学生这个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承担应有的职责和任务。

1.角色意识的转变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成为大学生,这是客观事实,但相当一部分新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角色意识还停留在中学生这一层次。这种角色意识的滞后性,妨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角色意识的转变关键是角色责任的转变,大学生的称号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更是一种神圣责任的象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为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角色位置的转变

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进入大学,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中学,学习成绩的好坏,一直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而在高手云集的大学新集体中,可能由于学习方法或是心理压力的问题,大学新生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许多人因此失眠、神经衰弱,甚至导致了抑郁症。另外,在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更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后者有越来越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在角色转变后的位置。

3.角色行为的转变

角色行为的转变是角色转变的关键。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且各高校还相应地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大学新生应认真学习,尽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大学生这一新的人生角色的要求。

(二)大学生环境的变化

进入大学之后,能否适应大学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便成为影响大学生能否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1.管理环境的变化与心理适应

刚从中学跨入大学的新生,普遍感到对大学的管理不适应。有一个新同学在问卷调查中这样写道:“我们似乎成了没人管的羔羊。辅导员一周也不到我们宿舍一次,教室里也难得与他相见;上课的教授如同屏幕上的明星一样,下课就不见了;同学们都是初来乍到,彼此谈不上管理和照看。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活吗?如果长此以往,我可真要受不了啦!”这些情况说明,已经跨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仍然渴望像中学一样有人管理,不了解、不适应大学管理的特点,于是就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青年期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一方面青年心理的恒常性较差,这就决定了青年心理的可塑性特征。青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特点,但是这些特点不稳定,容易产生变化。他们在认知上会出现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现象;在情绪上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在意志上常有决断性差、自制能力弱、行动力弱的特点。另一方面,青年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还不均衡。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情感的不均衡表现更为突出,容易冲动,在许多情况下,思想、行为带有一定的偏激,看问题不全面,处事比较莽撞。另外,性心理的冲突也是导致青年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青年人缺乏调节情绪的技巧和经验,这种情绪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支配他们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青年人的这些特点,他们客观上需要、主观上也渴望科学的管理。

然而,对大学生的管理不应等同于对一般青年人的管理,也不能等同于对中学生的管理。大学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更多的是做人和社会适应方法的指导,各种学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能、精通学业、丰富精神生活、提高道德情操等。辅导员应该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学生现实的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

由于辅导员所负责学生人数众多,而且一部分辅导员是兼职,他们不可能像中学班主任那样每天跟着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也不易做到了如指掌。上课的教师除授课以外,还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上课踩着铃声来,下课夹着讲稿走,很少有人像中学教师那样每天给学生补课、辅导。在学习上,相当多的时间要求学生自己去看书学习,自己去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种相对松散型的管理,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新入校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面对与过去有着巨大差别的新环境,那些过去未曾远离过父母、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较差的新生,大多感到空虚、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反映由于宿舍人多,总是担心会出事,晚上失眠;有的不断请假回家探亲;还有个别学生总怀疑身体有病而经常去医院看医生,如此等等,表现各不相同。有人调查,大学新生中,由于心理上的不适应曾经产生退学念头甚至明确提出退学的达到三分之一左右;由于无聊,有的学生入学不久就谈情说爱,寻找刺激,以求心理的平衡,因此影响了学业,贻误了美好的青春年华。

适应管理环境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学生虽富于理想,喜欢憧憬未来,但其理想目标往往变幻不定,朦胧不清。高考的压力和就业的待定性,使大多数中学生只考虑近期目标,缺乏长远目标,眼睛只盯着高考。进了大学,高中时期的奋斗目标已变成了现实,新目标又未确立,不少大学生感到茫然、空虚,进入“动力真空带”或称“理想间歇期”,出现松劲情绪。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就没有持之以恒、永不消退的动力。

2.学习环境的变化与心理适应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中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元性、探索性和专业性。

自主性具体表现在学习计划的制订、自学时间的安排、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活动的自控上。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选择性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挑选性特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不仅具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学科方向、课程内容方面取舍或选择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重新选择所学的专业。

多元性是指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求知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大学生要想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能力,除了抓紧时间学习外,还必须依靠各类第二课堂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各类学术报告、知识讲座、专题讨论会、网络以及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各类社会服务等,都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探索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结论之外的新观点的寻求。大学阶段是“求学期”向“工作期”和“创造期”转变的过渡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逐渐从再现教学内容向汇集众家之长确立个人见解的方向转变。学生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有些还要参与科研等创新性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断言,大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探索性会越来越显著和重要。

专业性是指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每个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是国家教育部门或学校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大学生大多在选报志愿时就确定了自己的专业,虽然入校以后也有一定的重新选择余地,但无论最终选择的是什么专业,都必须以此专业为方向并通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该专业的合格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新生入校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对环境会逐渐达到一定程度的适应状态,而在学习方面达到适应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些。一般来说,能跨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记录上,很少尝试过失败的滋味,他们在心理上习惯于高高在上,在人际地位上“鹤立鸡群”。可是一旦升入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实力对比关系。再加上大学里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即由过去依赖型转为自学型,这里课程设置多,难度较大,要求也较严,如果稍有分心就可能掉队。于是同学们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等次,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不可能再像中学那样名列前茅了。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处于低位次的同学来说,目前现状与过去的心理习惯可能发生冲突,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危机感。如果这种冲突不能很快得到缓解,或者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就会挫伤自己的进取心、坚韧性和奋发向上的锐气,影响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成才。

3.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心理适应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地域、所学专业性质、兴趣的异同等。以地域为条件结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新生较早形成的群体关系,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同乡会。这种同乡会彼此关系比较密切,大部分同学在假期中互有来往和交流。

以地域因素形成的人际关系,虽然能联络老乡感情,易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能满足交友的需要,有助于交流信息,促进合作,互相帮助等,但是,它是以乡情为基础的,所以,在参与大群体的活动时,容易形成小宗派。在处理同乡与他人的关系时,也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大学校园内,适当引导“老乡会”的活动并加以必要的制约,对于维持正常的校园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和积极的。

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被称作业缘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班同学关系、同校同专业关系、同专业的校际关系。这几种关系中师生和同班同学关系居主导地位。师生关系有两种,一是学生与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由于大学专业教学的特点,后一种关系更为密切。班级作为大学生身心的重要归属形式,它决定了同班同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之间要么是业务合作的好伙伴,要么成为竞争对手,这些关系可能一直维持终身。

兴趣因素也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实际上,有着共同专业的同学大多有共同的专业兴趣,这里的兴趣主要是指向专业以外内容的业余兴趣,如对各种球类、牌、棋、摄影、武术等的兴趣,并以此组成相应的社团。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这种关系具有变动性大、随意性强的特点;同时,它还因为缺乏严格的规范而呈现比较松散的特点。

新入校的大学生面对以上种种人际关系,往往在开始时以一种兴奋、积极的态度去参加,期望着在这些人际关系中寻求友谊和成才的捷径。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并深入进去时,却发现许多与自己设想的有相悖之处。比如,本想寻找同乡亲情,却发现老乡们在为争得“一官半职”而弄得面红耳赤;本想与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探讨研究一些问题,却发现自己交了会费后这些组织没有实质性活动。在彷徨中,部分新生渐渐将自己置于独来独往的自我封闭的环境中,变得性格内向、谨小慎微、孤僻冷漠,有的变得性情烦躁,与外界时而发生冲突和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尽快找到能使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方法,以使自己尽快地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 wMHqf5HIqOZ6dS/06bfsnfRSgoeZmhOtNvltxr/ajJU+5yK6IhO5vXCsWoiKYN6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