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韦勒克(Rene Wellek)与沃伦(Austin Warren)在《文学理论》( Theory of Literature )一书有专门一章讨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指出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则、范畴、标准等”,文学批评则是“研究具体作品”。他们注意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常常会包括所有“文学的理论”(literary theory),但亚里士多德是理论家,圣伯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则是批评家,而“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也可以包括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 [1] 《文学理论》于1949年问世,距今已有7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都有长足发展,但是韦勒克与沃伦楬橥的批评与理论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辨析两者的异同依然有参考价值。艾布拉姆斯(M.H.Abrams)的《文学术语汇编》(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出版于1957年,随后多次修订再版。他对“文学批评”这一术语基本定义为“涉及对文学作品进行界定、分类、分析、阐释、评价的研究”,并进一步将其分为理论性批评(theoretical criticism)和实用性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学文化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克拉格斯(Mary Klages)在《文学理论核心术语》( Key Terms in Literary Theory )中基于理论是“解释某一事物的假设或观念体系”的认识,指出理论是一种“元思维”,在进行概念化、体系化建构过程中,当代文论采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体现出“基本的跨学科性”。 [3] 各种理论或文论一度受到热捧,在批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许多人甚至认为文学研究如果没有理论,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研究。进入21世纪,“理论热”开始消退,在“理论之后”时代,文学批评“回归文本”的呼声逐渐响亮起来。

《牛津英语词典》为criticism提供的词源为from critic or Latin criticus +-ISM,而critic的词源为from Latin criticus ,from Greek kritikos ,from kritēs “a judge”,from krinein “judge,decide”。批评家是指对文学、艺术或音乐作品的优缺点进行“评判”(judge)的人。中文的“文学批评”也即文学评判之意。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进行评价论述,列举时人论文之作,都加以批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显示其卓越见识和独到眼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即以随笔体裁品评词句、论述词调源流及作家得失,融进新的观念和方法,提出著名的“境界说”。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阐释、评价具体作品,涉及认知判断、辨析鉴赏、是非观念、审美意识、艺术情趣等。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一些理论来指导无可非议,而批评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因此不断丰富,但如若完全脱离文学作品,纯粹进行抽象的理论演绎,便是偏离了批评的初心。

西方文学批评无论是狭义的作家作品批评还是系统的理论建构都十分丰富。关于文学批评的历史,韦勒克著八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 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1955-1992)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文学批评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1989-2008)均以欧洲文学批评传统为框架来溯源流、论发展、辨异同,体系庞大。相对而言,单独成书的英国文学批评史或美国文学批评史专著屈指可数,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格利克斯伯格(Charles I.Glicksberg)著《美国文学批评1900—1950》(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1900-1950, 1951)和苏顿(Walter Sutton)著《现代美国文学批评》( Modern American Criticism ,1963),80年代的里奇(Vincent B.Leitch)著《美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到1980年代》(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Thirties to the Eighties ,1988)。中国学者撰写的西方文学批评史多为西方文学理论或文艺理论史,如缪朗山著《西方文艺理论史纲》(1985)、马新国著《西方文论史》(1994)、曾繁仁等著《西方文学理论》(2015)等。英美文学批评史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殷企平等著《英国小说批评史》(2001)、王卫新等著《英国文学批评史》(2012)、乔国强等著《美国文学批评史》(2019)先后问世。

本书借鉴国内外文学批评史研究成果和写作实践,梳理英美文学批评的发展历史,分为英国卷和美国卷。郭绍虞先生指出:文学批评常与文学发生“相互连带”的关系,即“文学批评的转变,恒随文学上的演变为转移”,而文学上的演化,又会“因文学批评之影响而改变”。 英国文学批评伴随着英国文学的历史进程而发生、发展,批评与文学关系密切,许多批评家本身便是卓有成就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而专门的批评家也惯于对具体文本进行评论,洞幽烛微,阐发奥义。相对而言,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文学批评则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化趋势,各种“主义”,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有意无意地在构建各自的理论大厦,体系完备,层叠架构,逻辑缜密。当然,英国文学批评与美国文学批评的不同特点也并非各自的专属品,毕竟两国几乎同文同宗,文学批评发展时常发生交叉融汇,如英美“新批评”、英美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研究等便是典型的案例,而英国的“实用性批评”与美国的“理论性批评”又何尝不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补互融,相得益彰。

本书采用英美文学历史时期与批评流派相结合的主体框架,先依编年,后依方法,各设专章,以各时期、各流派具有代表性批评家的主要观点、经典著作为内容,力求建构一部文风严谨、资料翔实的批评史。罗根泽先生认为,编著历史者应保持一种客观超然的态度,文学批评史的目的是探述文学批评的真相,根植于求“真”,进而求“好”。 作为一部有价值的批评史著作,基于史料是最基本的前提。为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对第一手资料细致辨析、甄选,站在今天研究者的立场上与之保持批评距离,对批评家论著的价值与影响做出较为客观的评述。

“英美文学批评史”于2007年获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同年我申报的“英国文学批评史”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立项。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起步,“英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进展比较快,结题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正式出版。“英美文学批评史”课题完成后没有马上出版,这是因为没有出书的压力。这段宽松的时间使我得以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对书稿进行修改完善,及时更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本课题研究是一个集体项目,课题组成员基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承担相关章节的写作,特别是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史部分内容是依托南京大学英语系朱刚老师研究的多年积累。各章最后提供了撰稿人姓名,表明本书是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呈现出英美文学批评发展历史的全貌。由于撰稿人会有一些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我和姚成贺在统稿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调整及文字润饰,不少章节增补或重写了内容,从而使本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位撰稿老师在百忙中拨冗参与本课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编辑部董颖主任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王守仁
2020年12月于南京大学


[1] Rene Wellek and Austin Warren,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86),p.39.

[2] M.H.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49—53页。

[3] Mary Klages, Key Terms in Literary Theor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106—107页。 ghMEaBmh3lN6gdKmQRfrOpb/RnMA+FOtW1ZQMZrwHsLbSoq9ooW7wc+jPZ1qFW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